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保证临床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首先要保证实验室接受的标本质量合格1。送检标本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基于两个基本原则。⑴.必须满足检测结果正确性的各项要求。⑵.检测结果必须能真实、客观地反映患者当前病情。标本的质量受标本的采集方法、运输和处理环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验室检测最好能在标本采集后立即进行。如果标本采集、保存和处理方法不当,即使最完美的检测结果也是无效的,不能供临床医生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应尽可能避免一切干扰因素。所以“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标本进行检验,不如不进行这项检验”应该成为牢记的座右铭2。

  • 标签: 血液标本 采集 保存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方法抽取分析2012年4月——2013年4月间我站采集的存在误差的63例血液检验标本,分析误差产生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结果血液检验标本存在误差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23例(36.51%)献血者自身因素,10例(19.05%)标本采集原因,23例(36.51%)送检因素,5例(7.94%)检验理因素。结论为保证血液检验标本质量,标本采集人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重视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尽量减少误差产生。

  • 标签: 血液检验标本 误差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中标本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方法搜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血液检验科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47份,对其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47份血液标本中,19份误差原因是采集因素,占40.43%;8份误差原因是患者因素,占17.02%;7份误差原因是送检因素,占14.89%;13份误差原因是检验因素,占27.66%。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集因素、患者因素、送检因素和检验因素是导致标本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必须规范各项工作,提高标本质量。

  • 标签: 血液检验 标本 误差 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常规检验前的影响因素,保证尿液分析的准确性。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住院的尿液标本16522例接收时的不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患者113例,门诊患者70例,其中标本污染、标本量少是影响尿液分析前的主要原因。结论尿液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尿液检验的极为重要环节和关键,是确保尿液检验的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所以需要医院要加强管理,相关医务人员也要提高认识。

  • 标签: 尿液 检验前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在采供血机构对血液标本的留取、运送、接收,保存和处理等过程进行监控,建立和实施血液标本留取程序,保证标本应来源于相对应的血液。[1]标本质量符合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标本信息具有可追溯性。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

  • 标签: 检测标本 质量 追溯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菌检验标本合格率的提高方法。方法从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我科共接收2036例各类细菌检验标本。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1018例)和对照组(1018例),其中对照组标本采用传统的标本采集法,观察组则采用我院制定的规范标本采集法,对两组的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创伤组织标本上合格率,血液标本合格率,生殖道分泌物标本合格率,痰液标本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优良率上占比,合格率上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规范的标本采集法在采集、运送、保存以及处理方法均有所改进,可以大大的提高标本检验质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标签: 细菌检验 合格率 标本采集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中不合格的标本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某医院中2013年6月-2014年3月的患者进行临床血液检验,对相关的数据进行计算和探究。结果在55例不合格的患者临床血液常规检验的标本中可以看出,出现不合格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检验时间不恰当、采集标本的水量不够或者是标本有凝块等是比较常见的原因。其中由于采集标本的时间不科学而出现的不合格的症状占据23.6%,另外,采集标本数量不够和溶血问题分别占据38.1%和9%。结论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每一个环节来进行,进而保证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常规 标本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血液检验标准误差的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检验科有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80例,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结果80例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中,采集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因素有抽血时间过长5例,血液量误差7例;患者自身因素有未提前禁食16例,处于月经期6例;检验过程存在的因素有标本处理不当5例,抗凝管使用错误3例,未及时检验6例,而送检过程存在的因素有标本剧烈震荡3例,时间过长24例,标本和申请单不符5例。结论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临床只有从多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同时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对血液检验标本的认识,才能有效预防血液检验中存在的误差,提高检验质量。

  • 标签: 血液检验 标本误差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名健康体检人员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e)、尿酸(UA)、尿素氮(BUN)、血清葡萄糖等(GLU),并对溶血现象发生前后数据做对比分析。结果溶血后TBIL、DBIL、γ-GT、ALT、AST、UA与溶血前相比,含量变化较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e、BUN、GLU前后变化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具有明显的影响和干扰,因此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应积极规避各种影响因素,尽量降低其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提升可靠性和准确性。

  • 标签: 生化检验 标本溶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方法从血液标本采集时间、采血体位、标本溶血、送检时间进行探讨。结果生化检验结果影响因素有标本采集时间、采血体位、标本溶血、送检时间等。结论严格执行采血标准操作流程以降低采血误差,能够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标本采集 生化检测结果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于2013年6~12月期间来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人员的血液标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上述人员的正常血清和溶血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总胆固醇(CHOL)、肌酐(Cr)、甘油三脂(TG)、葡糖糖(GLU)、尿素氮(BUN)及血尿酸(UA)等生化指标进行测定,比较溶血前后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结果正常血清中ALT、ALP、AST、LDH、CHOL和K+等生化指标的测定值均低于溶血血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TG、GLU、BUN及UA等5项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可对多项生化检验指标产生影响,必须要提高检验工作人员及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做好采血、分离、检验和保存工作,尽量避免溶血发生,以保证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生化检验 溶血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保证检验质量首先是分析前质量管理。标本的采集具有较隐蔽、影响因素复杂、不受检验人员控制等特点,是临床检验系统质量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提高各级人员专业水平和质量管理意识,建立标准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检验与临床、护理的沟通,实施实验室全面系统质量管理,是高质量、高速度完成检验工作的有力保证。

  • 标签: 血液检验 分析前阶段 标本采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验不合格标本的产生原因分析及提出改进的探讨。方法对2010年-2012年度度检验不合格标本行分析统计,并针对检验不合格的标本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后,对2013年度不合格标本再进行统计。结果2013年的检验不合格标本均明显比2010-2012年度年的有所减少,其2013年的血液、尿液、粪便、体液不合格发生率分别为0.46%、0.82%、0.85%、1.1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99%、2.65%、2.38%、2.7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2010年度的检验不合格标本做相关原因分析和提出改进措施,于2013年度的标本不合格率大大减少,标本的采集每个环节都不能出差才是检验结果准确的保证。虽然还是存在不合格标本的一定数量,还需继续分析总结,更新改进措施,才能提高检验的质量。

  • 标签: 检验标本 不合格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静置时间对血常规结果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共200例,于清晨对所有受检者抽取静脉血,分别于即刻、10min、1h、3h、7h、14h、21h检测红细胞(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结果随着血液标本存放时间的延长,RBC、WBC和MCV、PLT、Hb五项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即刻检测与静置10min后检测,WBC和PLT的检测结果均出现明显差异(P<0.05),静置10min与7h的比较,WBC和MCV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液标本的静置时间尽量不能超过7h,也不宜立即检测。

  • 标签: 血液标本 血常规 静置时间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2月一年时间内,我院20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通过比较血液样本的采集时间、是否标本出现溶血现象、以及送检时间等三方面的生化检测结果,探讨各因素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在输液的同侧进行血液标本采集除尿氮素由原来的4.55变为2.65,下降了-41.76%外,其余指标均升高,变化率最大的为钾,由原来的4.40上升到10.55,升高了39.77%,1h后送检标本ALT、AST、GLU、CK、a-HBDH均值都低于与规范送检样品均值,变化率最大的为AST,由原来的25.50下降到20.00,下降了-21.57%,溶血样本中的钾、氯、磷、肌酐、胆红素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P〈0.05),钠、尿酸低于正常参考值(P〈0.05)。结论为了提高生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减少检测结果的误差,要尽量控制或避免因血液标本采集带来的误差。

  • 标签: 血液 标本采集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血液检测尽管操作简单,但是血液检测需要经过很多环节,若是有的环节操作不慎,则可能导致出现血液检测不合格的情况,出现误差,需要认真采取措施,做到有效防范。选取我院86份血液检测存在误差的样例,进行存在误差的原因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 标签: 血液检测 误差 不合格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对酶免四项再检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无偿献血者酶免四项再检标本1089例,对其再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再检标本中检测结果为阳性者360例,阳性率为33.06%,阳性献血者中除抗TP多数为双试剂阳性报废外,其余3项均已单试剂阳性报废为主。结论单试剂阳性献血者永久屏蔽会导致合格献血者的流失,因此建议对单试剂阳性献血者展开暂时屏蔽,定期追踪,复查阴性后可解除屏蔽,复查阳性则可进行永久屏蔽。

  • 标签: 酶免四项 检验 再检 屏蔽 献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痰标本培养在细菌学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呼吸科收治的284例患者,对其进行痰标本培养细菌学检查。结果284例痰标本共检出243株细菌,占85.56%,其中真菌分布最高,占42.96%,其次为革兰氏阳性球菌,占30.28%;84例痰标本分离的细菌中,草绿色链球菌最多,占27.11%,其次为类产硷假单胞菌11.27%,肠杆菌10.56%。结论通过痰标本的细菌学检验,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痰标本 细菌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