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会生活及压力与青壮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到医院体检的青壮年2000例,统计其中心肌梗死患者的比例,同时采用职业紧张量表、职场压力量表对其进行评测,分析社会生活及压力与心肌梗死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在2000例体检者中,血脂、血压异常者169例,追踪统计诊断出心肌梗死患者128例,占比为6.40%。调查结果显示,社会生活及压力较高的青壮年,患上心肌梗死的几率显著高于社会生活压力较低的青壮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生活及压力过大,是导致青壮年患上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缓解青壮年社会生活紧张及压力,以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病率。

  • 标签: 社会生活及压力 青壮年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疏导护理干预对放化疗后肿瘤患者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调查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放化疗后肿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疏导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放化疗后肿瘤患者采用心理疏导护理干预具有良好效果,可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肿瘤化疗 护理干预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疏导护理对放化疗后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70例放化疗治疗肿瘤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均分,其中一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观察组)结合心理疏导护理。分析不同护理效果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恶性肿瘤 放化疗 心理疏导护理 生活质量 社会生活能力
  • 简介:烟草的烟雾中经科学鉴定,确认有致癌作用的物质有40多种,其中最著名的是3,4-苯并芘,此物在烟焦油中含量最多。日本有位名叫山极的科学家,将烟焦油涂在兔子的耳朵上,每天涂1次,涂到40天时,这兔子的耳朵上便长出了一个肿瘤来,成了肿瘤学中著名的化学诱癌试验。而吸烟的人是日复一日地、将这些能在兔子耳朵上长肿瘤的东西吸到自己肺里去的。大量的数据显示,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危险性高出不吸烟者10倍。也不仅是肺癌的危险加大了,喉癌的危险也高8倍、食管癌的危险高6倍、膀胱癌高4倍、肝癌也高2倍!

  • 标签: 不吸烟者 肺癌 肿瘤学 致癌作用 化学诱癌 数据显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会支持与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探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描述相关性研究方法,对5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两方面的问卷调查,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较差;乳腺癌患者较正常人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P<0.01);社会支持与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r=0.625P<0.01)。结论社会支持与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护士应该重视社会支持系统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并有效利用。

  • 标签: 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现状。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ndex)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分析调查结果。结果①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及SSRS总分均较健康人低(P﹤0.05);②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及SSRS总分均随酒精依赖程度的加重而降低(P﹤0.05)。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得分均较健康人低,酒精依赖程度越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得分越低,社会和医护人员应该广泛宣传饮酒对身心健康和社会安定造成的危害,提高患者及健康人群对酒依赖危害的认识。

  • 标签: 酒精 精神障碍 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切除术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问卷(ISSI)和自行编制的生活质量量表对80例喉切除术患者(观察组)进行问卷调查,并与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相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喉切除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社会支持状况与喉切除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继而的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喉切除术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情况。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100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和80例非糖尿病者(对照组)的生活质量水平和社会支持状况。结果T2DM组的生理领域和心理领域等生活质量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等社会支持维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较低下,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较少,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改善其社会支持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2型糖尿病 社区 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生活质量问卷(QLQ-C30)和社会支持问卷(ISSI)对110例膀胱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膀胱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非癌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其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和社会支持总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膀胱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总分与社会支持3个维度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社会支持与膀胱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协助其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膀胱癌 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肿瘤外科收治并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及出院随访,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3个月后,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及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及生活质量。  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3个月后的社会支持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乳腺癌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缺陷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3年5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进行规范的护理干预,并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患者干预前后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在干预治疗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低,而在治疗之后有显著的提高;且患者的SDSS评分在干预之后有显著的降低,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精神病患者在经过规范的护理干预治疗之后,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均有明显的提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精神病患者 日常生活能力 社会功能缺陷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个案管理后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功能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采用个案管理模式)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分别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个人和社会表现量表(PSP)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功能。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社会、动力/精力、SQLS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患者副反应因子/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PSP评分(52.31±12.7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6.81±12.85)分,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个案管理服务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社会功能,使患者尽早回归社会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 个案管理 生活质量 社会功能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社会功能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社会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对符合入组条件的8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系统社会功能心理干预,强调集体性训练与个人总结贯彻始终。以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定护理效果。结果进行系统社会功能心理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在住院的职业技能、责任心与计划性、参加院内社会性活动等方向评分均有明显的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通过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系统社会功能心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恢复期 系统社会功能心理干预 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
  • 简介:摘要不孕不育虽不是致命性疾病,却足以造成个人痛苦、夫妻感情破裂、家庭不和,它已成为全世界的一个主要的医学和社会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不孕不育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和干预研究两方面进行了综述,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 标签: 不孕不育患者 生活质量 心理状况 干预研究
  • 简介:<正>阅读更多《Muscle&Fitness》(《健美先生》母版)里的文章不仅可以改善你的身体状况还可使你整个生活处于良好状态。在阅读本期的文章时,我禁不住划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生活教训和一些充满智慧的语句,这不仅适用于故事中所涉及到的具体话题,而且也能广泛应用于健身房以外的世界。它再次提醒我健身是生活的最终要求。下面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的经验教训,希望这些能使大家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做得更好。不要投机取巧我第一眼注意到的就是"七路攻关"一文。它讲的是作某些事情不要总去寻找简单方法(重量训练就是这种情况)——越艰难的方法常常是最有收获的方法。当然工作或家中的平凡事务也不要投机取巧。找一个更佳的方式把下一份建议书

  • 标签: 重量训练 第一眼 母版 身体状况 营养补剂 经验教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社会支持护理对子宫全切除术术后患者自我调控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4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社会支持护理措施,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定干预后两组的社会支持度,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社会支持度各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支持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社会支持度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社会支持护理 子宫全切除 自我调控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程序化护理对社会福利机构癫痫儿童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100例癫痫儿童均来自社会福利机构,以2020年1月-2021年1月为研究时间,研究期间以护理方案为标准将患儿均分成两组,分别为研究组(程序化护理)及参照组(常规护理),同时对不同护理后两组患儿的SAS、SDS 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同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儿之间SAS、SDS 评分未体现出明显性差异,显示P>0.05;在护理后,患儿SAS、SDS 评分均见明显变化,并且两组之间评分差异明显(P<0.05)。从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各项评分可看出,研究组患儿评分显高,参照组相对较低,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将程序化护理应用于社会福利机构癫痫儿童临床护理中效果确切,能够使患儿的负性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患儿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程度提升,值得推广并使用。

  • 标签: 程序化护理 社会福利机构 癫痫儿童
  • 简介:目的研究截瘫患者生活方式,社会支持,生活质量与心身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康复村的患者(n=31)和市截瘫病院的患者(n=33)进行了唐山大地震心身健康调查问卷,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康奈尔医学指数(CM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PS)的调查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地震中所遭受的躯体损伤和精神创伤的严重程度是相似的。康复村患者近8年时间里生活方式,社会支持,生活质量不同于截瘫病院患者,目前,截瘫病院患者心身健康程度显著低于康复村患者,表现在33例患者中有6例患PTSD,另外,在SCL-90总分和诸多因子分,CML总分和诸多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康复村患者,结论本研究结果证实了生活方式,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是影响截瘫患者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唐山大地震 截瘫 社会支持 对照研究 心身健康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