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髓坏死根管治疗后局部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对牙龈肿痛的缓解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符合纳入标准的牙髓坏死根管治疗后牙龈肿痛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为3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局部注射神经生长因子(9000AU,1次/天)治疗,共治疗10d为一疗程,观察和记录临床相应指标,采血测定血清炎症指标及基质金属蛋白含量,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状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白介素8及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降低,治疗后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含量降低(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2.97%低于研究组有效率91.89%(P<0.05)。结论牙髓坏死根管治疗后局部注射神经生长因子可以缓解牙龈肿痛症状,降低炎症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牙髓坏死 局部注射生长因子 牙龈肿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枣阳市人群死亡特征和趋势。方法采用Deathreg2005死因统计分析软件和Excel对2017年疾病监测死因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年报告粗死亡率为603.79/10万,男性各个年龄段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死亡顺位前五位死因依次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及中毒、呼吸系统疾病,结论心脑血管病和肿瘤等慢性病是造成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脑血管病和肿瘤、损伤和中毒是今后慢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 标签: 死因 死亡率 死亡特征
  • 简介:目的分析肇庆市居民死亡水平、期望寿命及主要死因特征,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漏报调查获得各年龄组的死亡漏报率,以此计算各年龄组校正死亡率,使用WHO推荐的蒋庆琅法编制简略寿命表,并对肇庆市居民主要死因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4年肇庆市居民死因监测漏报调查结果显示,居民死亡个案共1583例,漏报189例,平均死亡漏报率为11.94%。经死亡漏报结果推算,2012—2014年肇庆市居民平均粗死亡率为591.98/10万,平均校正死亡率为672.24/10万,校正平均期望寿命为78.37岁;男性平均校正死亡率为756.37/10万,校正平均期望寿命为75.40岁,女性平均校正死亡率为584.40/10万,校正平均期望寿命为81.59岁;城市平均校正死亡率为563.90/10万,校正平均期望寿命为80.00岁,农村地区平均校正死亡率为771.86/10万,校正平均期望寿命为77.13岁;各年龄组平均校正死亡率呈"√"形趋势;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和损伤中毒(伤害)。结论肇庆市存在死因漏报情况,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及伤害导致的死亡是影响肇庆市居民期望寿命的重要原因,提示肇庆市应考虑将慢性病及伤害作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 标签: 死亡原因 死亡率 期望寿命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7年文登区居民预期寿命及主要疾病对预期寿命的影响程度,提示文登区经济的社会发展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统计部门的人口普查数据、死因管理系统死亡登记数据,采用指数模型、漏报调整及简略寿命表等方法,计算文登区居民2017年人口预期寿命水平及疾病影响程度。结果2017年,文登区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1.92岁,男性平均期望寿命79.37岁,女性平均期望寿命84.73岁,女性平均期望寿命比男性高5.36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人群预期寿命的主要疾病。慢性病中的恶性肿瘤造成人群期望寿命损失高于脑卒中和冠心病。

  • 标签: 2017年 文登区 居民预期寿命 去死因预期寿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距1899年放射治疗治愈了第一例癌症患者,肿瘤放射治疗距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大约70%的癌症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接受过放射治疗。Tubiana在1999年报道,45%的恶性肿瘤是可治愈得,其中手术治愈22%,放射治疗治愈18%,化学药物治疗治愈5%,可见放疗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放射治疗以精确定位、精确设计、精确治疗为核心,旨在使靶区内受照剂量最大、剂量分布最均匀,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最小。随着现代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放射物理技术和放射生物技术的飞速进展,放疗经历了由常规——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发展历程,已经逐步实现了真正的精确放疗。

  • 标签: 肿瘤精确放疗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重离子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5.12-2017.12期间我院诊治的13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5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神经生长因子),观察两组神经功能情况,评估两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分值无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分值无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生活质量分值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改善出血情况,促进患者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脑出血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和X线诊断老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分别采用CT与X线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总检出率及临床分期检出率。结果CT对老年股骨头坏死的总检出率较X线更高,差异显著(P<0.05);CT对I、II期老年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较X线更高,差异显著(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III、IV、V期老年股骨头坏死的检出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头坏死采用CT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检出率,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CT X线 老年股骨头坏死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CT和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其检查方法的不同,将之划分为观察组(核磁共振)和对照组(CT),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检查方法后,观察组患者股骨头坏死阳性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患者阳性检出率观察组也要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应用价值要高于CT检查,也能够为患者后期进行治疗提供数据支撑。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CT 核磁共振 临床诊断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股骨头坏死。其中,实验组采用CT诊断方法进行判断,对照组采用核磁共振法进行病情判断,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中检测的诊断准确率为87.50%,对照组中的诊断准确率为92.50%。其中,P>0.05,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采用CT和核磁共振的诊断方法均具有显著效果,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核磁共振 CT 股骨头坏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股骨头坏死患者100例,时间范围为2017.6.30到2018.6.30,根据“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每组50例患者。一组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再联合心理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况、髋关节改善程度评分指标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髋关节改善程度评分及心理状况指标均取到了良好的效果,P小于0.05。结论对观察组股骨头坏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患者髋关节改善程度评分指标改善效果佳,且患者心理状况指标效果理想。

  • 标签: 心理护理 股骨头坏死 临床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晚期患者有效控制疼痛的护理措施。方法对40例肿瘤晚期疼痛的患者实施合理的给药及心理护理。结果95%的患者经过综合的护理后能有效的控制疼痛。结论合理的给药及心理护理能有效控制疼痛,改善患者休息,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肿瘤 疼痛 护理
  • 简介:复旦大学化学系张凡教授团队经多年攻关,在近红外荧光寿命活体成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的研究表明,肿瘤疾病将有望通过无创的近红外荧光寿命成像技术进行诊断,而不再需要通过手术切片来确诊。

  • 标签: 肿瘤疾病 确诊 拍照 荧光寿命 大学化学 活体成像
  • 简介:老百姓常说“民以食为天”,而在生病期间,患者的饮食更是头—等大事。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肿瘤治疗各个时期的饮食调理方案。化疗期.在化疗期间,患者的胃肠道反应较大,饮食原则是少食多餐,觉得胃肠道症状好一点的话,可以进食一些可口清淡的饮食。中医学有“糜粥自养”之说,如姜丝肉糜青菜粥、鸡肉小米粥、青菜肉丝面等,在不刺激胃肠道的同时,满足人体对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避免辛辣油腻。如果反应较大,则不必强行进食。

  • 标签: 饮食调理 肿瘤患者 胃肠道反应 化疗期间 胃肠道症状 生病期间
  • 简介:摘要股骨头坏死是一个病理演变过程,初始发生在股骨头的负重区,应力作用下坏死骨骨小梁结构发生损伤即显微骨折以及随后针对损伤骨组织的修复过程。造成骨坏死的原因不消除,修复不完善,损伤-修复的过程继续,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变形,关节炎症,功能障碍。股骨头坏死固然会引起病痛,关节活动和负重行走功能障碍,但人们不要受“坏和死”文字含义恐怖的影响,股骨头坏死病变,毕竟局限,累及个别关节,可以减轻,消退和自愈,即便严重,最后还可以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补救,仍能恢复步行能力。其病因不外有两种一种发生在股骨颈骨折复位不良的愈合,股骨头内的负重骨小梁转向负重区承载应力减低,出现应力损伤,所以坏死总是发生在患者骨折愈合,负重行走之后。另一种是骨组织自身病变,如最常见的慢性酒精中毒或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坏死,同时骨组织的再生修复能力障碍。此外还包括儿童发育成长期股骨头发生中心-股骨头骨骺坏死,又称儿童股骨头坏死,扁平髋。其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病痛出现的时间,发作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但都是以病理演变作为基础。而各种临床表现都不是股骨头坏死所特有的,许多髋关节疾患都可以发生,换句话说,难以通过患者的主观症状和临床检查做出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来。例如髋和骶髂关节许多病变可表现为“4”字试验阳性,(即屈膝并使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摆成“4”字形状放在对侧伸直下肢上,一手按压对侧髂嵴上,另一手放在膝内侧手同时下压,引起臀髋痛),因此也不是诊断股骨头坏死特定体征。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疼痛的部位是髋关节、大腿近侧,可放射至膝部。疼痛可以因坏死组织-修复的炎症病变或炎症病灶内的高压引起,可表现为持续痛、静息痛。骨软骨塌陷变形导致创伤性关节炎,或有髋关节周围肌肉韧带附着部位慢性损伤性疼痛。髋部活动受限,特别是旋转活动受限,或有痛性和短缩性跛行。是临床上常见且较难医治的疾病之一。

  • 标签: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中西医结合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吸引对于预防跟骨骨折术后皮瓣坏死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55例跟骨骨折患者的资料。术后采用负压吸引或皮片虹吸引流。对患者术后出血量,皮瓣坏死率进行记录。结果骨折术后进行负压吸引组,有2例出现皮瓣坏死坏死率为3.4%,平均引流量为(203.15±30.52)ml。结论跟骨骨折术后负压吸引进行引流,可以预防术后皮瓣坏死

  • 标签: 跟骨骨折术后引流 负压吸引 皮瓣坏死
  • 简介:结合本院开展的肿瘤病例统计分析实例,总结出利用患者病案首页中的ICD-10编码、手术及操作编码、医嘱用药、手术室记录、住院科室等多来源数据,进行肿瘤治疗方式判别与分类统计的思路和方法。旨在结合医院的信息化实际,优化统计方法,加强不同方法统计结果间的比较验证。

  • 标签: 恶性肿瘤 治疗方式 统计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于早期恶性肿瘤病人突破性肿瘤疼痛(BTCP)的评估方法及其护理措施干预方式分析。方法将在我院近期(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时期)收治早期恶性肿瘤患者188例均进行BTCP评估,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镇痛及护理,实验组采取针对性镇痛及护理干预。对照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照。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早期恶性肿瘤患者采取BTCP评估方法,依据评估的结果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恶性肿瘤 突破性肿瘤疼痛(BTCP) 评估方法 护理干预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三叶因子3(trefoilfactor3,TFF3)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93例糖尿病肾病及43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体检者血清及尿液TFF3水平,分析其与其他糖尿病肾病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正常蛋白尿期、微量蛋白尿期及临床蛋白尿期血清TFF3水平分别为(18.05±8.71)、(26.04±7.79)和(57.65±22.42)μg/L,均高于正常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水平与血尿素(UREA)、血肌酐(SCr)、血胱抑素C(CysC)呈正相关关系,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各期尿液TFF3/Cr水平分别为(342.42±178.75)、(574.78±207.82)和(996.23±491.69)μg/g,均高于正常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尿TFF3与尿Alb、A1M和Tf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FF3水平为预测糖尿病肾病的一项独立预测因素(OR=27.845,P=0.003)。结论血清和尿液TFF3水平为观察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害的新指标,其中血清TFF3水平为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害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三叶因子3 血清 尿液 微量白蛋白 Α1微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然疗养因子结合舒适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以及其对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168例2013年1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68例,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84例,对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自然疗养因子结合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护理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参照(120.08±10.27)mmHg、(84.01±7.21)mmHgvs.(138.89±11.64)mmHg、(94.68±8.27)mmHg;就SAS评分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40.34±3.67)分vs.(50.52±4.98)分,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然疗养因子结合舒适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

  • 标签: 自然疗养因子 舒适护理 高血压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