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闭合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以我院在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30例闭合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在收治的30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在26~70岁,平均年龄46.1岁。十二指肠球部损伤2例,降部损伤19例,水平损伤5例,升部损伤4例。研究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学会分级,在本组的30例闭合十二指肠损伤中,1级5例,2级3例,3级8例,4级6例,5级8例。本组中29例出院,1例死亡,病死率为3%。结论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进而能够有效提升手术的成功率以及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闭合性十二指肠 临床特点 观察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麻风病手足溃疡患者的皮肤护理效果进行研究与探讨,以减少患者痛苦。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麻风病手足溃疡患者其中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护理措施,对他们进行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皮肤护理、康复护理、出院护理等一系列的护理,观察他们的康复效果。结果经过一系列综合护理后,患者的康复效果都很明显,在80例患者中,痊愈康复出院的有50例,治愈后仍住院治疗的有10例,在发生畸形残疾的20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的手足溃疡基本上已经愈合,他们的精神面貌相比综合护理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对自己康复有了更大的信心,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对麻风病手足溃疡患者进行一系列的综合护理,能够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治愈麻风病手足溃疡的几率,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麻风病 手足溃疡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慢性皮肤溃疡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应用中医综合治疗,即内服外敷中药并给予相应的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两个疗程的中医综合治疗和精心优质的护理,50例患者的病情均明显好转,其中治愈43例(86.0%),有效7例(14.0%),无效0例(0.0%),总有效率高达100%;治疗时长为1~8w,平均(2.7±3.2)w。结论由内服中药汤剂和外敷中药药汁组合而成的中医综合疗法,在治疗慢性皮肤溃疡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治愈溃疡面,帮助患者获得肌肤的重生,辅以优质的护理,能够促使患者获得生活上的重生,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皮肤溃疡 中医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duralarterio-venousfistulas,SDAVF)的诊断要点,以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SDAVF并右下肢神经源皮肤溃疡误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16岁,因双下肢麻木、乏力1年,加重伴右下肢皮肤溃疡1个月入院,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脱髓鞘脊髓炎,予相应治疗效果不佳。在我院经脊髓MR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为SDAVF并右下肢神经源皮肤溃疡,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双下肢麻木、乏力症状得到控制。结论SDAVF起病隐匿,青少年少见,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脊髓MRI检查可提示诊断,脊髓DSA检查为确诊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动静脉瘘 皮肤溃疡 误诊 脊髓炎 横贯性
  • 简介:摘要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不同原因导致的二例肛周皮肤缺损的病例,以及其诊治要点和手术经验,通过采用皮瓣推移移植术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有临床参考和借鉴的价值。

  • 标签: 肛周皮肤缺损 皮瓣推移移植术
  • 简介:摘要本个案主要介绍了一例由于护理不当造成皮肤破损的病情观察、护理及体会。

  • 标签: 希恩综合征 皮肤破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亚低温技术对患有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颅脑损伤治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颅脑损伤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颅脑损伤疾病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亚低温技术对患有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亚低温 急性重型颅脑损 治疗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手指指掌侧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方法采用第二足趾胫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指掌侧缺损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21~45岁。切割伤7例,挤压伤16例,撕脱伤9例,火器伤3例。皮肤缺损面积2.0cm×1.5cm~4.0cm×2.5cm。病程1h至5d。供区中厚皮片修复。结果术后35例供受区伤口均I期愈合,移植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2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6(14.5±5.0)个月。皮瓣外形逼真,质地良好,两点辨别觉5~8(6.7±1.1)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19指,良8指,优良率为93.1%(27/29)。供足行走、跑、跳功能正常。结论第二足趾胫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指掌侧缺损,供区损伤小,对受区周围组织破坏小,修复后效果佳,能达到指掌侧修复目的。

  • 标签: 修复外科手术 外科皮瓣 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应用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30例。以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和以整体护理的观察组相比较,两组患者在得到两种护理模式之后,接受护理评分调查表和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表,并且跟踪观察3个月的病情恢复情况,进行记录。结果护理质量评分中,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手术中的患者应积极加强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促进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康复。

  • 标签: 整体护理 颅脑损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克林霉素引起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可能原因,提示如何避免。方法收集我院近3年克林霉素致急性肾损伤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可能原因。结果11例患者在使用克林霉素后发生AKI,使用克林霉素的病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阑尾炎、外伤、泌尿系感染、皮肤脂肪瘤切除后预防感染等。肾损伤程度轻重不一,重者需行血液透析治疗。可能的原因包括非适应症用药、超剂量高浓度用药,患者机体免疫特点等原因。结论肾脏是克林霉素致不良反应中较常受损的脏器,远期预后尚不完全明确,克林霉素致肾损伤发病机理需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克林霉素,急性肾损伤,药物副反应,药物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36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18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到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核磁共振(MRI)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X线检查,实验组则采用核磁共振检查,就两组临床诊断结果施以对比。结果通过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诊断,实验组患者的诊断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用于膝关节损伤诊断中不仅无创,还能明确膝关节及相关组织的病理变化,对病情变化与病变程度做出准确判断,其诊断结果通常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核磁共振 膝关节损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环醇对抗结核药物肝损伤的预防效果和是否影响抗结核药物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536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分为试验组(768例)和对照组(768例),两组均采用2HRZE(或S)/4HR方案抗结核治疗,试验组加用双环醇片25mg,tid,po连用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总肝损伤情况;中重度肝损伤情况;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情况;停药随访24个月痰菌复发情况。结果疗程结束时总肝损伤的发生率,试验组为8.98%(69/768),对照组为23.57%(181/768),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中、重度肝损伤发生率,试验组为3.13%(24/768),对照组为11.46%(88/768),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试验组为98.05%(753/768),对照组为97.14%(746/768),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停药观察随访24个月痰菌复发率,试验组1.99%(15/753),对照组10.05%(75/746),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环醇能预防抗结核药物的肝损伤,同时不影响抗结核药物的疗效,还能减少患者的不规则服药率,降低患者治愈后的复发率。

  • 标签: 结核 肺/药物治疗 肝损伤/药物预防 双环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肌痉挛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以丰富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肌痉挛患者7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之上使用康复护理干预。经护理后,统计两组的护理有效情况以及Ashworth评分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shwort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肌痉挛患者应用康复护理护理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肌痉挛情况,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 肌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联合MRI应用于腕关节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腕关节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联合MRI诊断,对比两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发现关节脱位、骨折处、移位碎骨折片数量、隐匿性骨折处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联合MRI诊断腕关节损伤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关节脱位、骨折、移位碎骨折片和隐匿性骨折检出率,明确皮下组织损伤和肌腱范围,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CT 核磁共振 腕关节损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自制简易人工鼻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气管切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简易人工鼻组)7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给氧管脱落次数气道湿化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简易人工鼻组)平均每小时湿化及给氧管脱落次数为0,而对照组为平均每小时湿化及给氧管脱落次数为4.9,明显高于气观察组;观察组(简易人工鼻组)湿化满意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78.3%。结论使用自制简易人工鼻可以降低护理成本,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自制 人工鼻 气管切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大骨瓣减压术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09年1月—2012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重型脑挫裂伤行大骨瓣减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跟踪3~6个月,按GOS评分法,良好15例(47%),中残5例(16%),重残4例(12%),植物生存3例(9%),死亡5例(16%)。结论大骨瓣减压术术野显露良好,可以较彻底清除颅内血肿及坏死脑组织,减压效果充分,能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对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患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满意的效果。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脑挫裂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患有2型糖尿病患者55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时入院体检正常患者55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尿糖以及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通过比较,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能够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进行相应的诊断,具有临床诊断意义。

  • 标签: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9例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资料,按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三组,各33例。A组给予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B组给予连续性气道通气联合压力支持,C组给予压力控制通气,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三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B组的PaO2/FiO2明显高于A组及C组(P<0.05)。结论三种不同械通气模式治疗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均较好,在临床治疗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治疗,挽救患者生命。

  • 标签: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 老年重症胸部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