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标本送检的对策。方法:选取2023年02-03月培养检查患者70例次进行现状调查。经调查分析,提出标本送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统计改进后标本送检合格情况。结果:改进后标本送检合格率从58.57%提升至84.28%(P<0.05)。结论:呼吸科系统改进标本送检后,提高标本的送检合格率,有利于患者快速有效的救治,减轻病痛,对临床诊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呼吸科 痰标本 送检 改进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涂片镜检及罗氏培养检验诊断结核病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07月到本院治疗结核病病人共118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全部病人实施涂片镜检、罗氏培养检验,分析诊断价值。结果:罗氏培养法检查特异度为83.3%(5/6)、灵敏度为94.4%(102/108)、准确度为90.7%(107/118)均高于涂片法检查特异度为50.00%(9/18)、灵敏度为67.86%(19/28)、准确度为77.12%(91/118),P<0.05。结论:运用罗氏培养检验方式对结核病诊断,诊断效能较高,值得运用。

  • 标签: 痰涂片镜检 痰液罗氏培养检验 诊断价值 结核病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细菌学检验中应用改进培养标本采集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7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均采集标本,“采集方法差异”分基础组(自然咳痰法)、改进组(改进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各35例,两组检验情况比较。结果:改进组标本合格率(97.14%)高于基础组(82.86%),改进组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91.43%)高于基础组(71.43%),P

  • 标签: 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 自然采集法 细菌学 检验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从肺部感染患者中检出溶血隐秘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方法进行接种培养涂片染色镜检,以法国梅里埃API Coryne条码鉴定菌种,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该肺部感染患者培养分离出菌株,经菌落形态、染色镜检生化试验生物学性状符合隐秘杆菌属,API Coryne条码鉴定为溶血隐秘杆菌。药敏试验对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均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天然耐药。结论:溶血隐秘杆菌是引起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此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值得临床关注。

  • 标签: 肺部感染  痰液  溶血隐秘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应用序贯式排护理对生活质量、日排量以及粘稠度的影响。方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共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排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序贯式排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排量、干预后第6日排黏稠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第6天观察组排量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第6天观察组Ⅰ度黏稠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两组均升高,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更突出(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应用序贯式排护理可发挥突出作用效果,可降低排黏稠度,提升排量,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序贯式排痰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痰液黏稠度 日排痰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氨溴索注射联合热清注射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将本院接诊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实施临床治疗研究,研究时间段内为2019年11月~2021年4月,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组后,予以对照组(n=43)氨溴索注射治疗,观察组(n=42)氨溴索联合热清注射治疗。统计患者治疗效果及症状缓解效果差异。结果:(1)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机械通气实施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显著,P<0.05。(2)症状缓解:就诊当日,实验室血气指标、肺通气功能检验结果无组间差异性,P>0.05;治疗7月后,观察组FEV1、FEV1/FVC、PaO2指标上升,PaCO2下降,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注射联合热清注射治疗慢阻肺效果显著,对患者急性加重期症状所致肺通气功能下降、血气指标异常具有显著纠正效果,可酌情开展联合治疗应用。

  • 标签: 氨溴索注射液 痰热清注射液 慢阻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标本正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我院130例住院患者,均需留取标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留取标本正确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送检时间、留取时间、漱口方法正确率高于对照组,且标本合格率、阳性标本率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住院患者 留取痰液标本 正确率 合格率 阳性标本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热清注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作用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入住我院的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热清注射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优于对照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38例患者对本院治疗比较满意,满意度达到95%,高于对照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清注射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较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状况,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结论在我院以热清注射治疗的患者对我院的疗效都十分满意,所以我院应该更加努力的在热清注射治疗方法上下功夫,以达到一个更好的疗效。

  • 标签: 小儿支气管肺炎 痰热清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清注射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 2017年 9月 ~2019年 9月我院收治的 6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 30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 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热清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有效率、退热时间、肺部体征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 退热时间、肺部体征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比小儿支气管肺炎选择热清注射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 从我院儿科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中选取140例进行对比,按照随机双盲法以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和研究组(西医疗法+热清注射)平均分配,从不同指标方面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临床各症状均在较短时间内消失,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程度也较明显,且该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对照组和研究组各项数据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临床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辅助热清注射疗效更佳,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起到较大促进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小儿支气管肺炎 西医疗法 痰热清注射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机械振动排治疗小儿肺炎的方法中对排出及肺部通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5-2020.5于我院收治的应用机械振动排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共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及咳嗽咳痰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咳嗽、咳痰症状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接受机械振动排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肺功能恢复程度,促进患儿的排出,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支气管肺炎 机械振动排痰 全程护理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新生儿应用体位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出生的60例肺炎新生儿,选取时间为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随机平均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常规+体位护理,对比两组排出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排出时间、气促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位护理有助于肺炎新生儿尽早排出,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肺炎 体位护理 痰液排出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降低住院患儿标本采集不合格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质圈小组,通过QCC活动方法,针对儿科住院患儿标本采集合格率低的现象,进行主题选定、现状调查、制定目标、寻找原因、制订并实施对策;结果住院患儿标本采集的不合格率由37.5%下降至15%结论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住院患儿标本采集的不合格率效果显著。

  • 标签: 品管圈 痰标本采集 痰标本采集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