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支气管分泌物标本的采集及检验方法。方法对100例及支气管分泌物标本及检验方法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标本中,涂片合格标本83例(83%),不合格标本17例(17%)。在涂片合格的标本中,63例检出75株细菌,细菌检出率为75.9%。在17例涂片不合格的标本中,5例标本检出7株细菌,细菌检出率为29.4%。结论及支气管分泌物标本的细菌学检验作为诊治呼吸道感染的初步依据,为临床提供了及时、准确的诊疗信息,不断提高医疗诊断水平。

  • 标签: 痰液 支气管分泌物标本 细菌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呼吸科患者进行涂片镜检测,探究涂片镜检对细菌培养作用价值。方法从来我院诊治的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呼吸科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1200份,并进行涂片染色和细菌培养,对涂片标本培养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00份标本中,含有500份革兰氏染色涂片,占总标本的41.67%,其中,含有230份检出细菌,占500分革兰氏染色涂片的46%,白细胞内有60份标本检出细菌,占230分检出细菌标本的26.09%;在1200分标本中有420份抗酸染色涂片标本,占35%,其中有10份抗酸杆菌,占420份抗酸染色涂片的2.4%。结论标本涂片镜检验培养的结果具有可靠性,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值得推广使用的检验方法。

  • 标签: 涂片培养 痰标本 革兰染色 抗酸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可控式吸管采集标本法在婴幼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7年1-9月住院的婴幼儿肺炎患儿,住院后分别采用普通吸管和一次性可控式吸管两种方法采集标本,比较两种方法标本合格率和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结果普通吸管法吸477例,标本合格率及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40.5%和30.6%;可控式吸管法吸492例,标本合格率及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1.7%和66.5%,两种方法采集的标本合格率及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两种方法采集的标本,合格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82.6%)明显高于不合格标本(9.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次性可控式吸管吸能有效防止污染,提高标本合格率及细菌培养阳性率,优于使用普通吸管吸,有助于提高婴幼儿肺炎患儿病原学诊断阳性率及指导后续抗生素的合理选择。

  • 标签: 可控式吸痰管 婴幼儿肺炎 痰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分析不同时间采集并培养的检验结果,为临床肺炎的诊断奠定基础。方法分析我院自2012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确诊的460例肺炎患者,分别于不同的时间对标本进行采集并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结果经过不同时机的采集后,经检验,晨起空腹采集的试验组阳性准确率(217/230,94.3%)显著高于无固定时间采集的对照组(179/230,77.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正确的时间采集患者的标本并予以培养有助于检验准确率的提升,为临床肺炎的诊断奠定基础,应广泛推广。

  • 标签: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穿刺抽出囊及乳头溢应用基溥层制片技术的细胞学形态特点、诊断意义。方法统计2012.5~2013.5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543例穿刺抽出囊及乳头溢应用基薄层技术与传统涂片两种方法诊断为恶性肿瘤、可疑恶性肿瘤细胞病例留存片进行回顾性对比,均采取双盲法由同一细胞医师诊断,同时追踪其手术切除病检结果及其免疫组化进行对照。结果对354例颈部抽出囊标本直接传统涂片及处理后基薄层制片二者对比,应用基薄层制片在颈部穿刺抽出囊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13例,可疑恶性肿瘤细胞2例。传统涂片4例漏诊。基薄层制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了26.67%;基薄层制片技术在171例乳腺抽出囊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7例,可疑瘤细胞3例,传统涂片2例漏诊。基薄层制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了20.00%;基薄层制片技术在18例乳头溢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4例,可疑瘤细胞1例,传统涂片1例漏诊,基薄层制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了20.00%。结论基薄层制片法在颈部、乳腺穿刺抽出囊及乳头溢标本的诊断中,灵敏度共提高了66.67%,优于传统细胞涂片法,且能确明诊断较适宜于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 标签: 液基薄层制片技术 恶性肿瘤 乳头溢液 穿刺抽出囊液标本 细胞学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热清注射治疗水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水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常规组采用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治疗,热清组在采基础上增加热清注射治疗,观察7天后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止热时间以及结痂时间。结果热清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常规组有效率为7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清组止热、结痂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组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治疗水痘过程中,加入热清注射联合治疗,能够减少患者退热和疱疹结痂时间,有效提高水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水痘 痰热清 阿昔韦洛 结痂
  • 简介:摘要目的对品管圈活动提升肺结核患者涂片标本采集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构建品管圈活动小组,并对提升肺结核患者涂片标本质量的活动主题进行确认,分析统计活动前后肺结核患者涂片标本采集质量和影响因素,最终对相应整改措施进行制定和落实。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涂片标本送检合格率为81.9%,显著高于实施品管圈活动前(P<0.05)。结论品管群活动能够促进肺结核患者涂片标本采集质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肺结核 痰涂片标本 采集质量 品管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的改进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12月,在儿科共对小儿进行标本采集7102次,改进前,常规采集。2018年1月—10月,在儿科共对小儿进行标本采集5871次,改进后,改进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进行预调查,在2017年12月,对20名小儿的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在2018年4月对20名小儿的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改进后,采样不合格率、样本污染、样本量不足率,误漏诊率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调查家属对采集的满意度评价高于预调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养标本采集处理方法的改进可以明显提升样本质量,细菌学检验质量。

  • 标签: 细菌学检验 痰培养 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热清注射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热清注射治疗,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4%,对照组为8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清注射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小儿支气管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肺结核病人留取标本质量的效果分析;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结果实验组通过人性化护理干预后患者留取标本的准确性、合格率,标本质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提高肺结核住院病人留取标本质量。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肺结核 痰标本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品管圈提高标本送检率。方法2016年4月至2016年11月开展以“提高呼吸内科标本送检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运用品管圈手法和品管工具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标本送检率低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呼吸内科后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标本送检率由实施之前的70.37%提高到了83.3%,目标达成率119.05%,进步率28.74%。结论采用品管圈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标本的送检率,进而提升送检合格率,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痰标本 送检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ARDS患者中应用机械通气联合热清注射治疗后对患者血气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重症医学科(ICU)2014年5月—2018年5月收治ARDS患者6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机械通气)30例和对照组(机械通气联合热清)30例,并进行血气分析的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对血气分析的影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因此在治疗ARDS患者时,机械通气联合热清注射治疗对比单纯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更加显著,且无不良反应病例,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科病房通过品管圈工具的应用,制订出与正确留取标本最为相关的改进措施和标准化流程,并组织实施,最终使留取标本的正确率明显提高。方法2015年1月份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将2015年1月12日—2月8日留取标本的正确率设为品管圈改善前期;将2015年3月26日—5月31日留取标本的正确率设为品管圈改善后的改善期和维持期。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留取标本的正确率由改善前期的0.5%提高至改善后的51.1%;在改善后维持期,提高至52.5.%,目标达标率93.3%,进步率104%。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呼吸科留取标本的正确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重新制订科室标本留取相关培训流程,提升了护理内涵;同时,培养了科室护理人员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科室护理人员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增加了呼吸科团体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 标签: 品管圈 呼吸科 痰标本 正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热清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5年2月15日-2016年2月15日住院部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55例;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28例(采用热清注射进行治疗),对照组27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痊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6.43%、痊愈时间(5~6天15例、6~7天11例、大于7天2例)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62.96%、痊愈时间(5~6天7例、6~7天8例、大于7天12例)(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应用热清注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吸刺激时间对气管插管患者的吸效果。方法建立三个组别,4s组、6s组和8s组。将观察对象编号,按照计算机产生的随机序列,每天都对患者的组别进行分配。每组患者的每次吸刺激时间分别为4s、6s、8s。结果吸后三组患者的心率增加值、血压增加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血氧饱和度增加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的鸣音改善、每日吸次数以及两次吸间隔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鸣音改善4s组与6s组、8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s组与8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吸量4s组与6s组、8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s组与8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吸总次数4s组与6s组、8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s组每日吸总次数与8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次吸间隔4s组与6s组、8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s组两次吸间隔与8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刺激时间持续6s与8s的效果好,在相同效果下,推荐选用刺激时间为6s。

  • 标签: 吸痰 刺激时间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结核患者涂片及分离培养抗酸杆菌的检验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我中心结核病门诊收治的肺结核可疑患者500例及正在接受肺结核治疗的患者100例进行观察,每位就诊者均进行涂片检测及其培养检测。结果600例参检者中,涂片结果为阳性的检出率为16.2%,培养结果为阳性的检出率为21.5%,培养的检出率高于涂片,统计学差异显著(χ2=5.582,P<0.05);500例参检的肺结核可疑患者中,涂片结果为阳性的检出率为15.4%,培养结果为阳性的检出率为24.6%,培阳显著高于涂阳(P<0.05)。结论在检测肺结核患者标本及可疑患者涂片抗酸杆菌时,分离培养的准确度较涂片结果更为准确,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 标签: 肺结核 痰涂片 痰分离培养 抗酸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凝血检验已经广泛应用到血栓与出血性疾病的筛查与诊断,疗效观察及病人术前术中凝血监测等诸多方面,其结果准确性至关重要。通过对检验标本的规范化,减少凝血检测中的人为误差,提高检验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检验报告,减轻病患的医学风险。

  • 标签: 凝血检验 标本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给予利巴韦林注射联合热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3日~2015年12月3日我院收治的7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利巴韦林注射治疗,而观察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联合热清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在退热时间和腮腺肿痛消失时间上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利巴韦林注射联合热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减少患儿退热时间和腮腺消肿时间。

  • 标签: 儿童流行性腮腺炎 利巴韦林注射液 痰热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涂片及分离培养抗酸杆菌情况,研究涂阳肺结核患者涂片与罗氏培养阳性率的差别,为确诊和治疗控制结核病提供科学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6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结核病定点门诊登记的疑似肺结核病人795例和期间确诊登记化疗的肺结核病人253例,共计1048例分别对每例就诊者进行涂片和培养检测。结果1048例就诊者中查出抗酸杆菌阳性77例,总阳性率为7.34%(77/1048);其中培养阳性(培阳)61例,涂片阳性32例,阳性率分别为5.82%和3.05%.培阳高于涂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期间253例肺结核治疗者涂阳16例,培阳4例,阳性率分别6.32%(16/253)和1.58%(4/253),涂阳高于培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可疑肺结核者培阳高于涂阳,而确诊化疗的肺结核病人涂阳高于培阳,涂片抗酸杆菌检测特异性高而敏感性低,分离培养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

  • 标签: 肺结核 痰检 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