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启心饮对高血压左肥厚大鼠模型血压、心肌舒缩功能及左重构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雄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雅施达)组、丹参组、启心饮高剂量组、启心饮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均进行高血压左肥厚动物模型制备。各组从造模前一日开始,每日灌胃相应药物或蒸馏水,连续8周。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4周、造模后8周测量血压。干预8周后,心超测定室间隔厚度(LAD)、左后壁厚度(LVST)、射血分数(EF)等,计算相对壁厚度(RWT);取心脏计算左质量指数(LVMI);取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及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干预8周后,启心饮高、低剂量组收缩压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其中高剂量组作用较低剂量组作用明显(P<0.01)。干预8周后,模型组RWT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启心饮高、低剂量组RWT均显著降低(P<0.01);各组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心肌肥厚程度的LVMI,模型组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启心饮高剂量组LVMI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心肌组织的病理学观察显示西药组及启心饮高剂量组的心肌形态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启心饮能明显降低高血压左肥厚大鼠的收缩压、改善心肌舒缩功能,具有逆转左重构的作用。

  • 标签: 高血压病 启心饮 左室重构 左室肥厚 大鼠
  • 简介:模型理论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其与经络研究的结合已有相关成果,研究角度各异。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择要梳理模型理论的相关内容,从紧缩论(Deflationaryview)的视角,对理想化模型与虚构模型进行界定与辨析,进而结合经络理论自身特点,试从经络是理想化模型与经络是虚构模型种角度,探讨以模型理论研究经络的可能性与价值。

  • 标签: 经络研究 模型理论 理想化模型 虚构模型
  • 简介:在过去的20年中,随着新科技和实验手段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不断探索能够有效模仿偏头痛发作时临床特点的偏头痛动物模型,同时用来更好地研究偏头痛的发作机制。笔者就近年来偏头痛动物模型的造模机制、方法及模型优缺点做一综述。

  • 标签: 偏头痛 实验模型 综述
  • 简介:【摘要】炎症是临床疾病当中最为常见的病理过程,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所发生的以防御反应,即表现为红、肿、热、痛。可发生于任何组织和任何部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很多新药物也被应用在炎症反应中,可如今的抗炎药物在炎症反应中有着很多不稳定的因素,而导致一些副作用。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抗炎药物也仍是需解决的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来初步评价抗炎药物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也成为共同关注的问题。根据炎症发病的原因可分为感染性炎症、无菌性炎症 (非特异性炎症 ) 及变态反应性炎症。感染性炎症是用病毒、细菌或细菌产物造成的炎症; 无菌性炎症是用某种致炎因子于动物体内或体外引起炎症或其某个阶段的细胞组织反应; 变态反应性炎症是多种变态反应的最终表现[1]。因此, 根据炎症的发病制作的不同,动物模型也大体分为以下几种。

  • 标签: 模型探讨 炎症模型 致炎药物
  • 简介:一、苏东坡与茯苓饼历代医家及养生学家都很重视茯苓延年益寿的功效,唐宋时服食茯苓已是很普遍的事情。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就很会做茯苓饼。他曾指出,"以九蒸胡麻,用去皮茯苓少入白蜜为并食之,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苏东坡年届六旬还有惊人的记忆力和强健的身体,这可能和他常吃自制的茯苓饼有很大关系。

  • 标签: 茯苓饼 养生学 兵将
  • 简介:鲜虾烩韭菜:取鲜虾250g,鲜嫩韭菜100g,精制植物油、黄酒、酱油、生姜丝、醋各适量。先将鲜虾洗净,去壳取虾仁;韭菜拣好洗净,切成3cm长的小段:炒锅上火,放油烧热,先煸炒虾仁,加入黄酒、酱油、醋、生姜丝等,稍烹即好;再将韭菜用植物油煸炒至嫩熟为度,烩入虾仁,炒匀起锅即成。本品特点为虾白韭绿,鲜嫩爽口,补肾壮阳。

  • 标签: 精制植物油 春天 补肾壮阳 虾仁 韭菜 黄酒
  • 简介:模型理论是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模型与针灸之气结合的尝试尚少见。概述模型理论的主要内容,区分理想化模型与虚构模型,在梳理针灸之气的概念认识与现代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将针灸之气视为模型的可能及其类属,并与易混概念"以太"进行辨析。

  • 标签: 针灸 理想化模型 虚构模型 以太
  • 简介:李时珍刚出道行医时,运气不济,虽然病人不少,但疗效总是欠佳,尽管李时珍诊治疾病时小心翼翼,但仍然磕磕绊绊。有一次,李时珍治疗一个脾胃虚弱的病人,为了小心谨慎,时珍给他仅开了一包甘草粉,嘱其回家拌饭服。但未想到患者在回家的途中,买了一碗面条,

  • 标签: 李时珍 行医 脾胃虚弱 甘草粉 小心
  • 简介:目的:建立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方法:随机将60只昆明种小鼠分为5组,分别向小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的脂多糖,12h后检查并评估各组小鼠的急性肺损伤情况,以确定合适的建模脂多糖剂量。确定合适的脂多糖剂量后,采用ELISA法分别于2、6、12h末摘取小鼠眼球取血并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hs-CRP、IL-1β、TNF-α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肺脏病理形态变化。结果:脂多糖剂量为4mg/kg时,小鼠血清hs-CRP、IL-1β、TNF-α可持续保持较高水平。HE染色后,AIL组小鼠光镜下可见以肺泡正常结构消失、肺泡间隔明显增厚、肺泡腔内出血、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表现的组织病理变化,肺损伤6h最为明显。结论:向小鼠尾静脉注射脂多糖4mg/kg可成功复制AIL小鼠动物模型

  • 标签: 脂多糖 急性肺损伤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心脏、肝脏、肾脏、空肠、回肠、结肠等脏器的病理改变。方法 建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模型,对CIA大鼠的心脏、肝脏、肾脏、空肠、回肠、结肠等组织进行组织采集、包埋、切片以及HE染色。结果 肠道发生病理改变,心脏、肝脏、肾脏无明显异常。结论 RA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机体出现炎性反应。

  • 标签: 胶原诱导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 冰冻切片 HE染色技术
  • 简介:单田芳是我国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自1981年以来,他先后出版了近40部评书,是出版评书最多的评书演员。这其中,《大明英烈》入选了《中国十大传统评书经典》丛书,《白眉大侠》、《童林传》等作品也成为海内外评书爱好者耳熟能详的代表佳作。

  • 标签: 身心 人生 健康 表演艺术家 评书 大传统
  • 简介: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作为现代中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在传统中医学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对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的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研制出了许多血瘀证动物模型

  • 标签: 血瘀 动物模型 综述
  • 简介:目的:初步建立小鼠背部慢性皮炎-湿疹模型。方法:用二硝基氯苯同时建立小鼠背部及耳廓慢性皮炎-湿疹模型,比较模型的皮肤肿胀度、表面皮损及组织病理变化。同时参照文献建立急性接触性皮炎模型进行比照。结果:耳部及背部模型组皮肤表面均呈现片状红斑、角化、表面结痂,皮损情况及病理组织像与对照组、急性模型组均有显著差别。结论:低浓度DNCB反复刺激小鼠背部皮肤可建立慢性皮炎-湿疹模型

  • 标签: 皮炎 湿疹 接触性皮炎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采用病、证模型复合的方法建立血瘀型颈椎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选择3月龄雌性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颈椎病模型组和血瘀型颈椎病模型组,每组10只。颈椎病模型采用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血瘀型颈椎病模型在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基础上复合肾上腺皮质激素加肾上腺素法血瘀模型制成。通过动物体征、血液流变学、CD62p验证血瘀证;通过颈椎间盘组织病理学、Ⅱ型和X型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Agc0、Col2a1、MMP-13和TIMP-1的基因表达评判椎间盘退变程度证实颈椎病模型的成立。结果:血瘀型颈椎病模型组动物舌质瘀紫、瘀斑,尾色瘀青;血液流变学指标及CD62p均有不同程度增高,颈椎间盘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退变更加明显,Ⅱ型胶原蛋白表达减少,X型胶原表达增高,与正常组和颈椎病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gc1、Col2a1和TIMP-1的基因表达降低,MMP-13基因表达增高,Agc1、Col2a1的差异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颈椎病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病、证模型复合的方式建立了大鼠血瘀型颈椎病模型,血瘀可以加重颈椎间盘的退变。

  • 标签: 血瘀 颈椎病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大鼠
  • 简介:中医动物模型的建立在经方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慢性阻塞性肺病模型、卵清蛋白致敏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大鼠直肠半结扎模型、胃溃疡大鼠模型、大鼠胃电节律失常模型在经方研究中的应用。从造模方法、体会及经方研究三方面进行介绍。

  • 标签: 经方 动物模型 实验研究
  • 简介:目的:探索制作稳定且成功率高的大鼠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模型。方法:分别运用文献报道的电损毁内囊法及线栓法制备大鼠脑卒中痉挛模型。结果:电损毁内囊法造模失败,且在改变内囊定位、减小电流量及刺激时间后动物死亡率仍然为100%;线栓法造模存活动物神经系统损伤症状评分、肌张力评分均符合要求,成活率为80%。结论:线栓法制作大鼠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模型较稳定,且成功率高,有一定的可行性。

  • 标签: 脑卒中痉挛性瘫痪 线栓法 电损毁内囊法 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