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湖北恩施产厚朴叶类成分的积累及其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厚朴、和厚朴含量,流动相为甲醇-水(78∶22),检测波长为294nm。结果厚朴叶中厚朴与和厚朴总含量一般大于0.1%;厚朴含量低于和厚朴;绿色叶片含量高于枯黄落叶。结论湖北恩施产厚朴叶厚朴与和厚朴含量较高,值得开发利用。

  • 标签: 厚朴叶 厚朴酚 和厚朴酚 含量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慢性束缚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和额叶皮层γ-氨基丁酸A受体和B受体(γ-aminobutyricacidAreceptorandBreceptor,GABAAR、GABABR)表达的影响,旨在深入揭示针刺干预抑郁状态可能存在的特殊机制和作用途径,为针刺抗抑郁之机制研究作出补充,为临床针刺治疗抑郁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型+针刺组、模型+氟西汀组,通过慢性束缚应激结合孤养的方式建立心理应激模型,针刺干预选取"百会"(GV20)、"印堂"(GV29)、双侧"三阴交"穴(SP6),平刺进针,深度0.5-1cm,每次20分钟,每日1次,持续28天。采用体重和糖水实验评价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情况,运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海马和额叶皮层组织GABAAR和GABAB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值以及糖水偏爱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和额叶皮层中GABAAR和GABABR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2)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体重增长值和糖水偏爱均明显升高(P〈0.01),同时上调海马中GABAAR蛋白含量及额叶皮层GABAAR和GABABR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P〈0.01)。结论针刺可提高大鼠海马GABAAR和额叶皮层GABAAR,GABABR含量,逆转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抑郁状态,提示这可能是针刺抗抑郁作用机制。

  • 标签: 针刺 抑郁症 慢性束缚应激 Γ-氨基丁酸A受体 Γ-氨基丁酸B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4-O-丁香树脂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方法以丁香醛为原料,与丙二酸进行Knovevenagel缩合得到芥子酸,再将芥子酸用乙醇进行乙酯化得到不饱和酯、以AlH(Bu-i)2为还原剂将酯还原为芥子醇、芥子醇在光照通入空气的条件下经过氧化偶联得4-O-丁香树脂。结果芥子酸的合成中,将催化剂哌啶换成相同碱性的四氢吡咯,在大幅度缩短反应时间的条件下,该步反应产率也明显提高;酯的还原中将溶解性较差的氢化锂铝换成溶解性好的二异丁基氢化铝,以甲苯为溶剂进行还原,收率明显提高,且无需后处理,可直接投入下一步反应,总收率约51%。结论该方法工艺简单,有产业化前景。

  • 标签: 4-O-丁香树脂酚 合成 芥子酸 芥子醇
  • 简介: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虽然目前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如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不断完善,但大部分患者仍以药物治疗为主^[1]。丹参是传统的活血化瘀中药,丹参注射液长期被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但由于传统工艺生产的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成分复杂,质量难以控制,影响了药物疗效的稳定性,也导致了较多的不良反应发生^[2]。注射用丹参多酸盐是中药丹参提取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制剂,主要成分是丹参乙酸镁,近年被应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取得明显的疗效,现将临床治疗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丹参多酚酸盐 冠心病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诱导、异丙维持用于小儿先心病介入封堵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小儿先心介入封堵手术255例,ASAⅠ~Ⅱ级,入室面罩吸纯氧6L/min+8%七氟醚诱导,意识消失后停用七氟醚。开放外周静脉,静注长托宁001mg/kg,给予异丙5~10mg/kg/h持续静脉泵入。记录吸入七氟醚前后,泵注异丙5min时、15min时,HR、MAP、SPO2值,记录患儿吸入七氟醚后入睡时间(s),麻醉时间(min)及苏醒时间(min),术后随访患儿有无缺氧发作、恶心呕吐。结果患儿吸入七氟醚后HR、MAP、SPO2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泵注异丙后5min时HR降低(P<001),MAP降低(P<001),SPO2增高(P<001)。吸入七氟醚后入睡时间1392±426s,麻醉时间4125±509min,苏醒时间423±158min,全组患儿均无缺氧发作、恶心呕吐。结论七氟醚诱导复合异丙维持用于先心封堵麻醉,循环及呼吸平稳,不增加心脏的兴奋性,苏醒迅速,并发症少。

  • 标签: 七氟醚 异丙酚 先心病 介入封堵Sevoflurane combined with propofol to maintain clinical observation for 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 简介:目的:建立对乙酰氨基残留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柱(HypersilODS25gm,4.6mm×200mm),柱温:室温;流动相:甲醇一水(35:65);检测波长:249nm。结果:对乙酰氨基在42.88~128.64/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8(n=5);平均回收率为99.5%(n=6),RSD=1.0%。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乙酰氨基残留,可确认对乙酰氨基残留的测定在该检验量、该检验条件下可有效检出。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残留测定
  • 简介:目的:建立风湿定片中丹皮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18柱(4.6mm×250mm,5μm),乙腈-水(38:6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nm。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RSD=0.8%(n=5),线性范围为0,0861.71μg/mL。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HPLC 风湿定片 丹皮酚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心律失常治疗采用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从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所收治的76名心律失常的病人进行研究。同时采取随机法将病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38名病人。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疗法,研究组在实施常规疗法的同时采用β受体阻滞剂。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心率指标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心率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律失常 β受体阻滞剂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使用丹参多酸盐的效果。方法选择1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B组则在A组基础之上使用丹参多酸盐进行治疗,两组患者都以2周为1疗程,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用药前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B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A组高(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各项指标的分数和表现明显优于A组(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使用丹参多酸盐,用药效果较好,让神经功能受损的情况得到好转,生活能力得到提升,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丹参多酚酸盐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异丙与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应用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11~2012年30例患儿,ASAⅠ-Ⅱ级。入手术室均以三通开放静脉输液,首次静脉诱导注射氯胺酮05~15mg/Kg,异丙1~15mg/Kg后,再行异丙2mg/Kg.h以静脉输注泵输入。对于少数不配合的可先肌肉注射氯胺酮4~6mg/Kg行基础麻醉,待麻醉起效后患儿安静时静脉滴注异丙2~3mg/Kg.h,术中均根据具体情况如麻醉深度,手术时间来调节输液泵的速度以维持麻醉作用,手术结束前约5~10min左右停药。术中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以及麻醉期间术后躁动恶心呕吐情况。结果30例患儿中28例患儿麻醉效果理想,术中生命体征稳定,无精神反应、呕吐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2例患儿有呛咳体动,予以给氧,适当加大异丙用量好转,术毕均10~18分钟清醒。结论异丙复合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临床应用中,既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如精神反应呕吐躁动等,又能减少药物的用量,麻醉起效快恢复快术中只要加强麻醉期间生命体征的监测,此方法对小儿患者短小手术的麻醉更安全,更实用。

  • 标签: 异丙酚 氯胺酮 小儿麻醉
  • 简介: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流行性传染性疾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机体后所引发的,免疫介导的肝损伤是乙型肝炎致病甚至其慢性化发展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固有免疫中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s,TLRs)成为HBV感染研究的新热点,在HBV感染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TOLL样受体3 生物学特性 乙型肝炎病毒
  • 简介:目的:观察补肾调肝清心方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睡眠障碍模型大鼠海马5-羟色胺1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1Areceptor,5-HT1AR)、5-羟色胺2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2Arecep-tor,5-HT2AR)的影响。方法将60只围绝经期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围绝经期正常对照组(A);围绝经期抑郁症睡眠障碍模型组(B);围绝经期抑郁症睡眠障碍补佳乐治疗组(C);围绝经期抑郁症睡眠障碍米氮平治疗组(D);围绝经期抑郁症睡眠障碍中药治疗组(E);A组为围绝经期正常大鼠,其余4组进行18天不可预知慢性应激。于应激后对造模动物进行72小时连续快速眼相睡眠剥夺(REM)。每天在应激前1小时按组给药。在末次灌胃24小时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取大鼠海马,分别用荧光定量检测海马5-HT1ARmRNA和5-HT2ARmRNA、蛋白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海马5-HT1AR和5-HT2AR的表达。结果蛋白印迹检测(westernblot)海马及免疫荧光检测海马CA1区均显示:海马区5-HT1AR表达水平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5-HT2AR表达水平上,模型组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治疗组提高了5-HT2AR的表达水平,且与模型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RT-PCR显示:海马区5-HT1ARmRNA水平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5-HT2ARmRNA水平,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米氮平组较模型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中药组较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调肝清心方能提高5-HT2AR的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免疫荧光的结果表明在海马CA1区发挥作用,表明补肾调肝清心方可以通过调节海马CA1区5-HT2AR表达来改善睡眠障碍。

  • 标签: 围绝经期抑郁症睡眠障碍 补肾调肝清心方 5-羟色胺1A受体 5-羟色胺2A受体
  • 简介: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林芝地区产丹参不同部位中丹参酸B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C18柱(4.60mmx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酸-水-甲醇乙腈(1∶59∶30∶10),等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86nm;柱温为25℃.结果:丹参酸B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0396~0.792mg/mL,相关系数为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0%.结论:丹参茎、叶中均含有丹参酸B,可以进行相应资源的开发.

  • 标签: 丹参 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