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抗生素在新生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以及时间效应。方法:选取我院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新生肺炎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抗生素配比使用的应用效果与时间效应。结果:采用单用青霉素与青霉素联合头孢替安治疗方案的A组和C组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青霉素能够有效缩短新生肺炎的治疗时间,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应首先考虑患儿的病情,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将并发症的风险降到最低。

  • 标签: 抗生素 新生儿肺炎 应用 时间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腋下静脉留置针护理应用于新生护理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01-2020.08来院就医的患儿200例,以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四肢静脉穿刺,实验组予以腋下静脉穿刺留置护理干预,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对照组,分别为98.0%、93.0%,x2=2.9087;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24.0%),x2=-4.5877;  实验组患儿和对照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分别为(5.35±1.25)d、(2.15±1.30)d,实实验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t=17.7436,P< 0.05)。结论:在新生输液治疗中应用腋下静脉留置针,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留置时间,减少穿刺次数,减少患儿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建议推广。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腋下静脉留置针 满意度 一次性穿刺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椎管内麻醉无痛分娩对自然分娩新生的近远期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9月-2023年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于我院阴道单胎分娩产妇,共计102例。根据分娩措施不同对入组产妇进行分组,对照组中51例产妇不采用任何分娩镇痛措施,观察组中51例产妇采用椎管内麻醉干预进行无痛分娩。随访娩出新生,对其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pgar评分,新生出生后1min、5min时,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出生后10min时,两组无差别(P>0.05)。新生窒息、胎儿窘迫发生率,对照组分别为3.92%、5.88%,观察组分别为0.00%、1.96%,差异较小(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新生脐带血pH值,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无痛分娩并不会对新生近远期产生明显影响,可在临床中使用。

  • 标签: 椎管内麻醉 无痛分娩 自然分娩 新生儿 近远期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新生为缺氧缺血性脑病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和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新生缺氧缺血脑病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应用常规护理的常规组(25例)和应用舒适护理的研究组(25例),比较两组患儿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MDI和PD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脑病 舒适护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新生护理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本院2021.1.1-2022.12.31期间出生的新生90名为研究对象,在随机数字表下将90名新生1/1划分为2组,常规护理的45名为常规组,全程优质护理的45名为优质组;统计不同护理干预下2组新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优质组新生胎便转黄、首次排便、住院、每日睡眠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排便频率高于常规组,增加进奶量多于常规组,血氧饱和度、心率水平优于常规组(P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 新生儿护理 家属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检验策略对新生黄疸脑损伤疾病检出率情况。方法:选取60例新生黄疸脑损伤患儿,常规组30例采取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单独检测,探究组30例血清IGF-1,NSE,MBP联合检查,最后统计分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髓磷脂碱性蛋白水平对新生黄疸脑损伤单独及联合诊断价值。结果:经过比对,探究组联合诊断敏感度90.00%、准确度96.67%高于常规组的敏感度66.67%,准确度80.00%,(P<0.05)。探究组特异度80.00%与常规组单独诊断93.33%,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黄疸脑损伤属于临床重症疾病,对新生的机体发育非常不利,选择血清IGF-1,NSE,MBP联合检查可确保诊断准确率,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黄疸脑损伤 髓磷脂碱性蛋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替加环素对70岁以上COPD合并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肺炎(CRKP)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科5年中使用替加环素治疗70岁以上COPD合并CRKP的临床疗效。结果:替加环素联用其他敏感抗生素疗效明显优于替加环素单药治疗;替加环素联合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COPD合并CRKP,疗效与单独使用替加环素无显著性差异;高龄COPD合并CRKP患者用药疗程更长。结论:替加环素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70岁以上COPD合并CRKP的临床疗效较好。

  • 标签: COPD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替加环素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检验法与快速血清学检验法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4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法,观察组采用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检验法,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阳性检出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7d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7d的阳性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岁患儿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6~9岁患儿阳性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检验法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中,阳性检出率较高,而且该方法对年龄较小、病程较短的患儿阳性检出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 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方法:收治小儿肺炎患儿98例,常规组49例选用头孢噻肟钠抗感染治疗;研究组49例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对两组进行不同治疗方案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对,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疗效和肺功能改善程度都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穴位 贴敷 小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苇茎汤和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老年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采用采用西药左氧氟沙星治疗的对照组(n=46),与在左氧氟沙星治疗基础上加入苇茎汤治疗的观察组(n=46),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清炎症相关因子、血常规炎症相关指标及免疫球蛋白等指标水平。结果:采用苇茎汤联合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老年肺炎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显著高于左氧氟沙星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73.91%(34/46),p

  • 标签: 苇茎汤 老年肺炎 炎症因子 机体免疫力
  • 简介:摘要:为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强疫情期间防疫风险管理,凡参与新冠肺炎疫区救援的护理团队,在上岗前一律应参加岗前技能培训。隔离病房作为污染重区域,护理人员更应该有高水平的护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隔离病房的护理团队要重点培训。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隔离病房护理团队岗前技能培训为例,探讨隔离病房护理团队岗前培训的重点内容及方法。旨在为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发生时,隔离防病护理人员岗前技能培训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新冠肺炎 隔离病房 护理团队 岗前技能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小儿支原体肺炎6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比较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使用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用药安全性高。

  • 标签: 小儿支原体肺炎 清金化痰汤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影像学对肺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2月到202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肺炎性假瘤瘤患者1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经CT影像检查后,对诊断准确率、影像学征象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本组16例患者当中有10例患者经CT诊断和病理诊断的结果相符合,符合率为62.5%;肺炎性假瘤误诊为肺癌的有2例,误诊率为12.5%;肺炎性假瘤误诊为结核球有2例,误诊率为12.5%,肺炎性假瘤误诊为球型肺炎2例,误诊率为12.5%。病灶直径(1.0~8.8)cm,平均(5.22±3.21)cm。在此基础上,我们共发现18个病灶,其中右肺上叶3个,右肺中叶2个,右肺下叶5个,3个在左肺上叶,5个在左肺下叶,且均位于肺外周胸膜下。14个病例是单一的,2个是多发性的。病灶形态多数呈扇形或楔形,顶端对着肺门,基部朝向肺的边缘。部分呈类圆形,部分呈不规则状。对上述18个病灶进行影像征象分析,出现的影像征象有:平直征、桃尖征、脓疱征及支气管通气征象等,部分病灶可见局部斑点片状钙化。肺炎性假瘤周围肺组织可有不同程度的浸润,其边缘模糊,周边肺小叶密度增加。在肺炎性假瘤的外缘,局部胸膜可见新月状增厚及粘连,局部胸膜厚度增加2-4mm。结论: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肺炎性假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作用,可体现出病灶形态和相关征象,部分征象有较高的特异性,认识相关征象,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但临床需要和结核球、球型肺炎及肺癌相鉴别。

  • 标签: CT影像学 肺炎性假瘤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ICU重症肺炎患者开展全面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ICU重症肺炎患者60例为对象,随机单盲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全面护理。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PaO2、PaCO2、PaO2/FiO2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护理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的积极影响比较明显,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改善肺功能。

  • 标签: ICU重症肺炎 全面护理 满意度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疗中应用清肺排毒汤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接受新冠肺炎治疗的患者中选取其中的66例进行研究分析,选取时间为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有患者人数为33例,分别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应用清肺排毒汤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实施清肺排毒汤治疗的实验组有效率,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对照组的患者对治疗的评分状况远远差于实验组的患者对治疗的评分,两组数据之间差异较大,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清肺排毒汤 常规治疗 新冠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必净治疗重型肺炎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10月在某医院住院的重型肺炎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抗炎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7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氧合指数改善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小板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氧合指数及病情改善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探讨血必净治疗重型肺炎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具有良好的疗效。

  • 标签: 血必净 肺炎(重型) 血小板减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常规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实际价值。方法 选择从2019年5月-2022年2月在我院行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患7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①组与②组,①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②组采用常规疗法,比较①组与②组病患治疗效果。结果 表1表明,经过有效治疗后,①组与②组病患的胸闷、气喘、咳嗽、哮鸣音的症状均有所改善,经对比,①组病患的胸闷、气喘、咳嗽、哮鸣音的消失时长更短,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阿奇霉素 社区获得性肺炎 序贯疗法 实际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监护病房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优化个体护理的效果患者。方法:选取84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组,即对照组42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实行优化个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退热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PT、TT均较低,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死亡率低,P<0.05。结论:在监护病房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实施优化个体护理,可改善患者凝血指标和生理指标,还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从而提高患者预后。

  • 标签: 凝血指标 生理指标 监护病房 重症肺炎 优化个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