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足跟部减压垫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于,择期行单侧下肢石膏外托固定术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含树脂石膏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改良足跟部减压垫护理。两组均连续干预2周,对比两组皮肤状况、局部疼痛程度、舒适度、生活质量及压疮发生率。结果 两组干预8周后皮肤状况评分、VA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舒适度评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表(SF-36)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8周后皮肤状况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0.95±0.26)分vs(1.62±0.41)分,(1.11±0.21)分vs(2.15±0.32)分],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81.15±2.25)分vs(70.59±4.16)分,[(87.65±9.98)分vs(63.65±9.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压疮发生率为1.00%(1/100),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8.00%(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折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改良足跟部减压垫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皮肤状况,减轻疼痛程度,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改良足跟部减压垫 单侧下肢石膏外托固定术 舒适度 疼痛程度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阴道分娩的产妇运用改良的会阴侧切术,探究其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0年4月-2021年4月为时间段,总共筛选出72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其中36例作为A组(观察组),另外36例作为B组(对照组)。对B组产妇实行传统会阴侧切术,对A组患者则实行改良的会阴侧切术,就两组产妇术后切口所用的缝合时间、出血量以及切口的疼痛情况等作为指标进行对比。结果:A组产妇切口缝合所用时间较短,切口的出血量相对较少且产后的切口疼痛较轻,两组间形成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的会阴侧切术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不仅能够使产妇的舒适感有所增加,而且还有利于产妇预后恢复,值得全面推广。

  • 标签: 改良 会阴侧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98例甲状腺瘤患者,将上述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式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改良小切口手术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血管超声引导下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成功留置PICC的带教质量。方法:从我院选取2017年3月到2020年3月期间参加血管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留置PICC静疗护士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带教方式,观察组采取一对一带教,对比两种带教方式的结果,探究血管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留置PICC的带教技巧。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理想位置率、独立操作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血管超声引导 改良赛丁格技术 留置PICC 带教技巧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经尿道膀胱病变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经病理证实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诊疗问题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均行膀胱镜检查,取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进行改良经尿道膀胱病变电切术。术后辅以膀胱灌注化疗,并定期复查膀胱镜。随访3~50个月,平均16个月。其中55例治愈,症状完全消失;7例好转,症状基本消失;无效3例,其中2例复发,再次手术,无癌变。结论: 改良经尿道膀胱病变电切术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首选方法,诊断主要依靠膀胱镜及病理检查,术后定期膀胱镜检查是必需的有效的随访手段。

  • 标签:  改良经尿道膀胱病变电切术 腺性膀胱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开塞露灌肠用于阑尾炎术后患者对其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阑尾炎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例)和观察组(n=40例)。对照组予以以输液方式行不保留灌肠,观察组则采用改良开塞露灌肠。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干预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腹胀及腹胀程度缓解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或排便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改良开塞露灌肠 阑尾炎术后患者 肠鸣音恢复时间 腹痛缓解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口腔强化护理联合改良式体位引流在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017年1月~12月,我院长期卧床且符合口腔护理条件的老年患者共112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患者采取常规口腔护理及体位引流,观察组56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口腔强化护理联合改良式体位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口腔牙菌斑指数、软垢指数及Beck口腔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食物残留、口臭、口腔致病菌检出、口腔溃疡及吸入性肺炎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HAMA及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采取口腔强化护理联合改良式体位引流,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口腔清洁度,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长期卧床 口腔强化护理 改良式体位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在前置胎盘治疗中,实施改良式剖宫产手术,观察对术中出血量的影响以及整体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抽取50例前置胎盘产妇,均为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时间段内收治,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25,常规剖宫产组),观察组(n=25,改良式剖宫产术组)。 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呈更短显示,术中出血量相较于对照组呈更少显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呈更低显示(P<0.05)。 结论:对于前置胎盘产妇来说,在其治疗中应用改良式剖宫产术可取的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前置胎盘 改良式剖宫产术 术中出血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气管导管及标准化救治流程用于大咯血伴窒息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本院内重症监护室行抢救治疗的大咯血伴窒息患者9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标准化救治流程,观察组45例在标准化救治流程基础上联合改良气管导管行单侧肺通气,对比两组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止血(68.89%)总有效率与对照组(48.89%)相比,明显偏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11%)较对照组(31.11%)低(P<0.05)。患者经过抢救后24小时内的有效率观察组(88.89%)高于对照组(66.67%,P<0.05),死亡率观察组(11.11%)低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中针对大咯血伴窒息患者,采用改良气管导管联合标准化救治流程救治,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抢救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大咯血 窒息 改良气管导管 标准化救治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治疗中,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观察对象(2018.06-2020.06重型颅脑外伤)随机取样82例,抽签法分组,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n=41,对照组)和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n=41,观察组),分析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术后对照组有4.88%(2/41)发生癫痫症状,有12.20%(5/41)出现切口疝,脑脊液漏者占比7.32%(3/41),并发症率24.39%,比7.32%的观察组低,X2=4.4794,P=0.0343。同时,与对照组相比,手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12.71±2.14)分<(18.83±1.71)分,t=14.3056];手术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腕手关节矫形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腕手关节屈肌痉挛及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择60名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运动康复治疗,观察组在运动治疗的基础之上使用改良腕手关节矫形器,使用方法为在每天运动训练完成之后穿戴矫形器,时间在四小时到八小时之间,视情况而定,每次佩戴的时间为30min,之后休息15min。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不同时间段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无较大差异,p>0.05。在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不明显,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相应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关节的活动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恢复情况进一步提升,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p<0.05结论:通过佩戴改良腕手关节矫形器与运动疗法降低患者残疾程度和残疾率,降低患者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社会负担。

  • 标签: 改良腕手关节矫形器 脑卒中 偏瘫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改良穿刺法与传统穿刺法运用于不同体位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患者,由计算机软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法,实验组采用改良穿刺法,再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平卧位、45°卧位、90°坐位进行穿刺,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穿刺总成功率高于参照组,且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穿刺法在不同体位下锁骨下静脉穿刺中相比传统穿刺法成功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标签: 改良穿刺法 传统穿刺法 不同体位 锁骨下静脉穿刺术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的有效排痰措施,就改良式体位引流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方法:随机将我院2019年7月-2020年12月我院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60例分成对照组(30例,常规体位引流)及观察组(30例,改良式体位引流),对比评价组间临床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内治愈及好转人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治疗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即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改良式体位引流在心胸外科术后顽固性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可明显提升其临床效果及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改良式体位引流 顽固性肺部感染 临床效果 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