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OSMS逐步应用于放疗实践,提高了摆位精度,缩短了摆位时间。目前国内外尚无有关OSMS技术应用于儿童肿瘤放疗的报道。本中心自2018年6月常规将OSMS技术应用于各系统肿瘤的放疗,本研究拟对OSMS在儿童肿瘤放疗中应用进行初步探索,为儿童肿瘤的精准放疗提供一种新的、精准的、无辐射的图像引导。

  • 标签: 儿童肿瘤 图像引导放疗 光学体表追踪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追踪管理法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0年3月-2021年2月本院住院部3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之分组对比,对照组165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165例实施追踪管理。统计对比两组不良事件、护理管理质量、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追踪管理法 护理质量 不良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追踪方法学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通过个案追踪与系统追踪结合的方式:个案追踪对发生非计划拔管事件进行分析,对日常工作导管护理质量实施质控个案追踪,找到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和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诊疗风险的控制;系统追踪的方式控制各环节和层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改善对策,通过追踪方法学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几率。结果:追踪方法学联合质控管理手段,可积极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几率,实施前后的非计划拔管率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施前后非计划拔管出现的症状进行对比,能够发现各种特征非计划拔管都明显下降,因此实施追踪方法学实施非计划拔管的改善有重要意义。结论:通过追踪方法学开展的导管管理,可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几率,提高导管护理质量,保证患者机体安全,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追踪方法学 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了CT能谱成像技术对甲状腺结节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定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结节出血患者,从中抽取20例,均使用甲状腺CT能谱成像技术进行扫描并记录甲状腺结节出血和正常甲状腺组织的水浓度值、碘浓度值、有效原子序数值以及CT值,并观察甲状腺结节出血和正常甲状腺组织的能谱曲线,然后将能谱曲线斜率计算出来。 结果:CT能谱成像技术对甲状腺结节出血的诊断有以下特征:高水量、低碘量、低有效原子数值、高CT值以及能谱衰退曲线斜率,以上特征均与甲状腺结节出血有直接关系(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结节出血患者来说,采取CT能谱成像技术实施诊断,具有极高的精准度,其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CT能谱成像技术 甲状腺结节 出血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浅谈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随机挑选2019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10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所有患者接受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和膝关节镜手术诊断,以关节镜手术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浅谈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结果 磁共振确诊膝关节损伤90例,两者诊断膝关节损伤一致性高,磁共振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100%,90%及91%。结论 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成像技术 诊断 膝关节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多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C T A)技术哎对胸痛三联征进行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的对于2019年2月到2020 年2月间入院治疗的152 进入我院完成入院治疗的患者152例疑似胸痛三联征患者其在临床上的资料进行分析,全部患者在入院之后都需要进行CTA检查,针对冠状动脉和肺动脉以及主动脉血管需要完成图像的重建,并且完成对影响学特征的分析。结果:152 例患者运用 CTA 检测产生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共计98 例(64.5%),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共计28 例(18.4%),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共计6 例(3.9%),并未产生异常的患者20 例(13.2%)。冠状动脉当前的成像质量优良率达到了95%。结论:多层螺旋 CT 血管其成像(CTA)技术在胸痛三联征诊断过程中具备不可忽视的价值,能够有效的提升诊断的精准率,其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胸痛三联征 多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与CT诊断在腰椎间盘突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2021年6月期间进行检查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30例,应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患者CT诊断,研究组给予患者磁共振成像。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和对腰椎间盘突出相关征象的检出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检出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临床检测中应用磁共振成像,可提高患者的诊断的准确性,临床检出结果较理想,有利于准确把握患者病情,进行后期的治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CT诊断 腰间盘突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锥光束乳腺CT、超声及钼靶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收集接受乳腺CBBCT、超声及钼靶检查并取得病灶病理结果的患者30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3种方法的诊断效能,并对CBBCT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CBBCT诊断乳腺疾病的灵敏度为三者最佳,但特异度最差,准确率则三者相同;CBBCT与病理的一致性不佳。结论CBBCT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有较高的准确性。

  • 标签: 乳腺病变 CBBCT 超声 钼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与X线检查在乳腺微小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治疗效果实施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评估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接收的9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分析所有患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评估后各项指标状况。结果:98例脑梗死患者中,1级、2级、3级分别为20例、35例、43例;与康复前相比,康复后各级患者健侧、患侧FA明显降低;且康复后患侧FA由1级至3级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健侧FA评分由1级至3级评分呈逐渐升高趋势,P

  • 标签: 脑梗死 运动功能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确诊为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患者,时间选择在2017年2月~2019年2月,先后予以CT检查与磁共振成像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对CT检查与磁共振成像检查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患者的I级、II级、III级、IV级的诊断准确性进行对比。结果:磁共振成像检查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患者的I级、II级的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CT检查的数据指标,P<0.05,差异性显著;磁共振成像检查与CT检查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患者的III级、IV级的诊断准确性数据指标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磁共振成像检查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患者,可以获得显著的诊断应用价值,能够为早期骶髂关节炎患者提供可靠的诊治方向。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强直性脊柱炎 早期骶髂关节炎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检查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期间于我院进行中枢神经系统平扫的患者,将其依据随机数列表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进行3.0TMRI扫描仪与1.5TMRI扫描,对比2组患者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结果:3.0TMRI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检查效果更为显著,研究组ADC与PSR指标相较于参照组更低,而其他CBV、CBF、MTT、PH指标均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平扫中,应用3.0TMRI扫描仪的总体效果明显高于1.5TMRI扫描仪,因而在临床之中可以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3.0TMRI设备。

  • 标签: 医用磁共振成像 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图像质量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CT、MRI、磁共振动脉成像(MRA)诊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疑似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CT、MRI、MR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CT、MRI、MRA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及对疾病不同分型的检出情况。结果:MRA诊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及对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分型、两侧椎动脉供血不足分型检出率均高于MRI、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应用MRA检查的效果比MRI、CT具有更高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且对疾病不同分型的检出率更高,能全面、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病情,为治疗疾病提供更加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CT MRI MRA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诊断价值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模式联合多媒体宣教护理干预对行冠脉成像检查患者的图像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冠脉成像检查的患者作研究对象,病例数80例,时间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一般护理)和干预组(精细化护理+多媒体宣教),比较两组冠脉成像检查图像质量以及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结果:干预组图像质量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SAS评分与抑郁SD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降低,且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行冠脉成像检查患者接受精细化护理模式联合多媒体宣教护理干预可提高图像质量,并消除或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值得应用。

  • 标签: 冠脉成像 精细化护理 多媒体宣教 图像质量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眼底病临床检查中应用海德堡激光眼科诊断仪(HRA+OCT)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术(Stratus OCT)的效果。方法:抽选2019年-2020年两年间来本院眼科进行检查的142例眼底病患者进入此次研究,分别应用海德堡激光眼科诊断仪进行检查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术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阳性检出率和扫描结果。结果:采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在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价值。方法:抽选本院接诊疑似出血性脑梗死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诊断研究(研究时间:2019年8月~2021年2月),随机分组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予以对照组CT诊断、观察组MRI诊断。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准,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在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诊断价值。结果:(1)诊断价值:观察组阳性检出率、诊断符合率及诊断敏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诊断特异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2)诊断效果:观察组急性期、亚急性期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检出率较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在出血性脑梗死诊断中具有显著诊断应用价值,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优势明显,且可准确显示患者脑梗死病程进展阶段,为后续临床准确治疗实施提供基础。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出血性脑梗死 临床诊断 准确性 特异性 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