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人员对妊娠合并症产妇母乳喂养认识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90 例此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作为对比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作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对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度、母乳喂养成功率均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妊娠合并症产妇提供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对母乳喂养的认识,提高母乳喂养率,对产妇及新生儿都有极大的好处,适宜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母乳喂养 产科护理 妊娠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急诊科护理人员手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问卷调查法搜集知晓研究对象的手卫生依从率、影响因素和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结果 调查发放问卷总数 100 份,回收率 100%,通过回收的问卷显示: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的医护人员洗手率分别为 27%和 44%,其中急诊科护理人员吃饭前、上厕所前后洗手率将近达 100%,接触患者后洗手率为 62%,而接触体液 /血液后、下班前的洗手率则高达 100%。反映出急诊科护理人员对于自我的保护意识明显高于对患者的保护意识。结论 急诊科护理人员手部卫生状况亟待提高,洗手设施有待完善,执行手卫生及控制医院感染意识有待强化。

  • 标签: 急诊科护理人员 手卫生 医院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疾控中心理化检验人员的职业危害,并根据职业危害特点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方法:选择本疾控中心的 90 名理化检验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对危害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自我防护措施,比较实施前后理化检验人员防护知识的认知及自我防护情况的差异。结果:噪声、 电离辐射、 化学消毒剂等 是为理化检验人员带来危害的主要原因,实施自我防护措施后,理化检验人员防护知识、防护行为得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理化检验人员日常存在的职业危害较多,根据危害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感防护对策,可有效确保疾控中心理化人员的身体健康。

  • 标签: 职业危害 理化检验人员 疾控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因素,同时观察防护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6月——2020年5月期间的14名消毒供应室人员纳入研究,以2019年5月为分界线,2019年5月前我们对消毒供应室人员的防护不做干预,2019年5月后我们对消毒供应室人员的防护进行干预,观察防护对策的防护效果。结果:干预后消毒供应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次数明显比干预前少,存在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消毒供应室人员 职业暴露 因素 防护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控制院内感染时对医务工作者实施手卫生管理的作用。方法 先选出本院内 23例医护人员,然后在 2019 年 1月份和 2月 份中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原则进行研究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院内各科室的30名工作人员,比较在采用PDCA循环法后相关科室人员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的洗手依从性。结果:在PDCA循环法采用后,内科、外科等7项科室在接受管理后,人员依从性均有所提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院内卫生管理时,采用PDCA循环法,可有效提高各科室工作人员对于手卫生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个人依从性,推进医院卫生管理建设。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模式 医务人员 手卫生管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医疗水平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目的编制临床护理人员信息素养自评量表,为评估临床护理人员信息素养提供工具。方法通过概念界定及文献分析,形成临床护理人员信息素养自评量表的条目池。经2轮专家函询、小样本预试验形成量表初稿,用于调查447名临床护理人员,其中227名的数据用于量表的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220名的数据用于验证量表结构。结果量表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安全与道德3个维度共35个条目。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74,折半信度系数为0.855;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00,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57~1.00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2.100%。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的 χ2/df为2.041,CFI为0.953,TLI为0.961,SRMR为0.048,RMSEA为0.040。结论临床护理人员信息素养自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临床护理人员信息素养水平自我评估工具。

  • 标签: 临床护理人员 信息素养自评量表 编制 信效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定点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的防护策略。方法:选择2020年1月到2020年4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我院作为研究对象,急救医护人员共计57名,共接诊新冠肺炎疑似病例与确诊患者104例,总结具体的防护策略与实施方式。结果:2020年1月到2020年4月,我科接诊及救护车转诊新冠肺炎疑似病例与确诊患者104例,在急救、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无1例感染,无不良心理行为。结论:综合新冠肺炎疫情的感染情况,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医护人员安全防范措施,推行多元化的防控机制,有效降低了医护人员感染风险,让防疫工作可以顺利进行,这一管理模式值得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救治定点医院 救护车 急诊医护 防护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自贡市某三甲医院医务相关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手卫生依从性状况,为进一步提高手卫生培训及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2月期间以直接观察法及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医务相关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进行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人员对各科室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现场观察,记录并填写调查问卷表。结果 共计调查自贡某三甲医院不同岗位医务相关人员200名,手卫生执行率为92.88%,正确率为95.02%。一年内接受过培训的人员达到99.7%,并且有93.5%的人员愿意参加手卫生宣传活动。影响医务相关人员手卫生执行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太忙、个人在工作中对手卫生不够重视、没有配备足够的清洁剂、消毒剂及清洁剂、消毒剂刺激皮肤,引起皮肤干燥等。结论 医院医务相关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总体较高。针对影响医务相关人员手卫生因素,通过采取配置充足的医务人员,完善手卫生设施,加强重点内容、重点人群的培训等措施从而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 标签: 医疗相关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 简介:摘要: 有关呼吸信号的节律、强度和频率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呼吸器官的损伤作出反应。因此,监测人体呼吸状态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然而,目前的医疗呼吸监测设备往往体积庞大或价格昂贵,而且经常使用传感器和测试与身体直接接触,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压力。同时,人体的有意运动可能会导致传感器的脱落和位移,使得检测结果不准确甚至无效。

  • 标签: 呼吸信号 传感器 检测仪器
  • 简介:摘要:中医内科临床医疗历史自古以来就已经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并逐渐发展形成了自身相对完整的临床医疗服务体系。随着医学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中医内科的综合临床医学研究也不断面临着新的技术挑战。因此,深入研究分析和实施高质量的中医临床内科临床医学研究是广大医学研究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学术任务。

  • 标签: 中医内科 临床研究 思路 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火针治疗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70例湿疹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常规组(n=35)和火针组(n=35)。常规组用拘地氯雷他定片(贝雪)治疗,火针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用火针治疗。结果:火针组的红斑、鳞屑与苔藓样变、丘疹症状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火针组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湿疹采用火针治疗的临床症状减轻显著,病情复发率低。

  • 标签: 湿疹 火针 症状评分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肺汤治疗慢性支气管肺炎临床研究及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2 月我院收治的 120 例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按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 60 例,参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肺汤联合治疗。治疗 2 个月以后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呼吸功能等相关情况。结果:参照组临床有效率显著低于实验组( P<0.05);治疗 2 周后,实验组患者的 FEVI、 FEVI%指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 P<0.05)。结论:在慢性支气管肺炎应用益肺汤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的降低各项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其呼吸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益肺汤 慢性支气管肺炎 中医治疗 呼吸功能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丁胺卡那霉素合理用药临床研究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 51 例应用丁胺卡那霉素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制定合理用药对策 。结果 丁胺卡那霉素不良反应中 肾小管肿胀、耳毒性占比较高( P < 0.05 ); 不良反应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占比最高(

  • 标签:
  • 简介:【摘 要】中药是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药物,不同药物的药性不同,其治疗、应用目的也不尽相同。本文对中草药防风的光谱特性进行研,希望能够给予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 标签: 中草药 防风光谱特性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时,为了可以避免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出现,本文分析辐照血在其中具有的应用价值。方法 针对我院2016年~2020年辐照血液成分在临床中的用血量以及在总用血量中的占比情况,针对最近这些年辐照血液的成分比例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和前几年相比,最近这3年在总用血量中辐照血液成分占比出现大幅度增加。结论 现阶段随着人们对TA-GVHD的人数不断深入,对于辐照血液成分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辐照血液成分使用量在临床中也不断增加。

  • 标签: 辐照血液成分 临床应用 单采血小板 悬浮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临床路径干预应用在脑出血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以及效果。方法:本次调查研究中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我院自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66例脑出血患者实施平均分组,即为参照组( n=33例)以及实验组( n=33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实行临床路径康复治疗,分析对比两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效果以及组间差异。结果:经对症干预之后实验组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指标对比参照组各项数据显示 P< 0.05,统计学形成显著差异。结论:在脑出血康复治疗过程中应用临床路径设计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值得应用。

  • 标签: 脑出血 康复治疗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妇产科临床实践工作中引起病患常见感染的原因,寻找有针对性有效的护理方法。 方法 择取我院住院治疗的 96 例科室病区病菌侵袭的病患为观察对象,这些病患均是因为医院内的病菌引起的侵入,根据病患的感染病情的情况,了解了在医院内引起病菌侵袭的原因。 结果 发生在 96 名病患中的感染,患者最多见的被侵入部位是手术切口、呼吸道、尿路等。产科手术后的主要病菌侵入部位是手术伤口和呼吸道,被侵袭的发生率随着病患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 结论 科室病区病人在护理照料过程中有各种病原菌引起不同部位的侵袭,引发不良后果。因此,为了减少妇产科病区患者住院期间的感染,应分析感染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和解决,与此同时不停地提升护理照料服务质量和水平,消除在护理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妇产科 院内感染 感染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