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及对策。方法 以2018年1月-2019年12月院内发生的212例职业暴露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职业暴露原因及对策。结果 统计数据显示,锐器伤为职业暴露中最为常见的类型,致使职业暴露的原因有操作不规范、防护不到位、防护意识薄弱以及监测系统不完善等。结论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较多,针对暴露原因进行分析并确定处理对策,有利于减低职业暴露发生率,保障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及心理健康。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原因分析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分析与风险防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40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回顾分析职业暴露的监测资料。结果 40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及护生占比为70.00%,工龄低于5年占比为67.50%,初级职称占比为72.50%。外科是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科室,占比为27.50%,其次是手术室。病房是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地点,占比为42.50%。职业暴露方式以锐器损伤为主,占比为90.00%。结论 通过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因素,并制定相对完善的职业安全防护制度,组织安全培训,接种预防疫苗等,确保医务人员操作规范,对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监测分析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急诊护理人员加强职业暴露防护行为干预价值。方法:选择50例急诊护理人员为对照组,50例急诊护理人员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措施,实验组应用急诊护理人员加强职业暴露防护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预防知识评分及防护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职业暴露防护行为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急诊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发生情况。

  • 标签: 急诊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因素,同时观察防护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6月——2020年5月期间的14名消毒供应室人员纳入研究,以2019年5月为分界线,2019年5月前我们对消毒供应室人员的防护不做干预,2019年5月后我们对消毒供应室人员的防护进行干预,观察防护对策的防护效果。结果:干预后消毒供应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次数明显比干预前少,存在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消毒供应室人员 职业暴露 因素 防护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门诊采血室护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职业防护对策。方法 回顾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本院门诊采血室工作的42名护士,调查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发生原因。结果 1-5年工作年限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显著高于5-10年和10-15年(P<0.05);职业防护意识不强、采血不规范、环境和心理因素、准备不足、技能不熟练是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结论 诱发血源性职业暴露原因较多,应重视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树立自我防护意识,通过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最大程度避免发生,为采血室护士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 标签: 医院门诊 采血室 血源性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学实习生岗前进行职业防护教育的重要性及要点。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的120例医学实习生,通过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实验组进行岗前职业防护教育培训,对比组不给予干预培训,对比两组实习生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经过培训后,实验组实习生对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专业技能测试分数均优于对组,呈现P

  • 标签: 医学实习生 职业暴露调查结果 岗前职业防护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4R(缩减力、预备力、反应力、恢复力)危机管理对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防护行为及职业暴露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48例患者,与本科室护理人员22名共同设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干预;选取我院急诊科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48例患者,与本科室护理人员22名共同设为观察组,进行4R危机管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职业防护行为评分与职业暴露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职业防护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职业暴露总发生率为9.10%,低于对照组36.39%(p<0.05)。结论:4R危机管理能够加强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能力,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率。

  • 标签: 4R危机管理 急诊科 职业防护 职业暴露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为提高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方法 本研究选取 2020年4月—2022年4月就职于手术室的14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术中职业暴露的发生率(72.73%)明显高于术前(13.64%及术后(13.64%),经统计学方法处理分析后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护理人员因生物感染因素产生的职业暴露发生率(50.00%)明显高于化学因素(22.73%)及物理因素(27.27%),经统计学方法处理分析后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生物感染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因素,尤其是术中职业暴露,比较高发。对此,应当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防范意识,不断完善职业暴露培训,进而减少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可能性。

  • 标签: 手术室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认知度及继续教育需求程度。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0月150名医院介入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研究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护理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知水平以及继续教育需求程度,并比较不同因素对护理人员继续教育需求程度的影响。结果:本次研究中150名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认识程度不高,且对继续教育需求程度较高;不同性别、年龄、职称、文化程度以及职业倦怠感护理人员在职业暴露认识程度以及继续教育需求程度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手术室护理人员总体的职业暴露认知水平不高,且影响护理人员职业暴露认知度与继续教育需求程度的相关因素多,需要开展个性化的干预,提高护理人员职业暴露认知水平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介入手术室职业暴露继续教育
  • 简介:摘要:目前,企业职业健康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外卫生科学家认识到,保护职业健康的关键不是治疗生病的员工,而是在“生病”的工作场所。本文简述了公司开展职业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公司职业健康现状,分析了公司职业健康存在的问题,根据其中的问题开展职业健康促进工作,从而保障职工健康。

  • 标签: 企业 职业健康问题 职业健康促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狂犬病高危暴露者的狂犬病防治知识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溆浦县卢峰镇2018年1月-2018年6月狂犬病高危暴露者参与本次研究,共406例,根据卢峰镇的具体状况,制定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狂犬病防治知识认知调查。主要调查项目包括三方面其一,人口特征调查;其二,犬伤调查;其三,狂犬病防治知识认知调查,涉及到知识认知、暴露处理、防治行为等。调查结果分为正确、不正确。现场发放问卷,现场回收,共发放406份,收回406份。分析狂犬病高危暴露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对狂犬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影响狂犬病相关知识认知的因素。结果(1)年龄≤60岁、初中及以下的狂犬病高危暴露者明显多于其他年龄段、高中及中专、大专及以上的暴露者,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在认知调查中,发现以下三个问题回答正确率最高狂犬病是否传染、狂犬病疫苗能否预防狂犬病、对温和动物咬伤后是否需要打狂犬病疫苗。(3)影响狂犬病高危暴露者对狂犬病相关知识认知的因素包括暴露级别、动物伤害史、文化程度。结论影响狂犬病高危暴露者对狂犬病相关知识认知的因素包括暴露级别、动物伤害史、文化程度。必须对狂犬病高危暴露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其狂犬病知识认知水平和防治意识。

  • 标签: 狂犬病 高危暴露者 狂犬病防治知识 认知现状 影响因素 建议与对策
  • 简介:摘要:为培养高质量的护理人才,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活动,将职业技能以及精神培育,融合到护理实训课程中,按照职业环境以及考核标准,搭建实训教学模式,达到培养高质量护理人员的目的,实现人才培养以及实际岗位的零距离接触。

  • 标签: 基于职业精神 职业技能 融合培养 护理实训教学 改革探索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生职业倦怠被认为是新时期影响医疗质量与安全的重要中介因素之一,因此对医生职业倦怠的干预迫在眉睫。医生职业倦怠的有自身个人因素问题,也有环境因素的影响,为了有效预防和降低医院医生的职业倦怠,需要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三个层面上进行共同干预,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满意度、成就感和工作归属感,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推动新医改目标的实现。

  • 标签: 医生 中医 职业倦怠 医患矛盾
  • 简介:【摘要】护士是医疗机构中的重要工作岗位,但纵观其职业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存在人力资源不均匀、缺乏晋升渠道等多种问题。护理人员普遍缺乏清晰的职业发展认知,严重影响护士行业发展。目前,护士职业发展研究文献较多,主要从当前现状与未来发展两个方向进行研究。故此,文章将综述我国护士职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众多研究成果论述未来发展,以期为护士职业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 标签: 护士职业发展 未来方向 人力资源 社会地位
  • 简介:摘要目的为及时发现粉尘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损害,评价粉尘作业人员的健康变化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方法根据相关的职业病诊断标准对138例粉尘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记录粉尘作业人员的呼吸道自觉症状和体检各项指标的异常检验情况。结果粉尘作业人员的异常症状检出率与工人的年龄、工龄及是否吸烟有重要联系。结论粉尘作业人员需充分了解粉尘对身体的危害,定期进行体检,做好防尘措施,减少粉尘对机体的危害。

  • 标签: 粉尘作业 职业健康 体检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分工种类日趋繁杂,对于职业卫生检测类来说,其作用可以说极其重要,行业要求也越来越严苛。首先必须做好现场详细调查工作,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进行采样,采样时间符合规定时间,而且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个体进行采样,要求采样信息记录完整并及时做出相应的检测方案,得出精准的检测结果,更好地服务于各个行业。

  • 标签: 职业卫生检测 采样 卫生检测前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职业性COPD患者的肺功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63例职业性COPD的患者,将患者根据吸烟与否、粉尘种类进行分组分析。同时将63例职业性COPD的患者与23例普通的COPD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职业性COPD患者根据吸烟与否、粉尘种类分组,两组间肺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性COPD患者与普通的COPD患者的肺功能比较分析发现,职业性COPD组FVC、FEV1占预计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职业性COPD患者的肺功能损伤较普通COPD患者更为严重。

  • 标签: 职业性COPD COPD 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