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护士是人类健康服务的一门职业,其职责包括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对患者的医疗护理质量,但其本身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护士职业特点决定了护士是因职业暴露而致职业感染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因此,如何加强临床护士职业暴露是医院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 标签: 职业暴露 护理工作 防护管理
  • 简介:指导原则所称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 标签: 职业暴露 HIV病毒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防护工作 体液污染 艾滋病病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科护士在职业暴露的常见危险因素,并分析如何进行针对性预防。方法:对 2019年 1月 --2019年 6月我院感染科中护士经常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后采取相应措施,以 2019年 6月— 12月实施措施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防范措施之后感染科护士出现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明显( P<0.05)。结论 : 医院感染科护士在职业中具有较高的危险因素影响,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可以有效降低危险因素的影响。

  • 标签: 感染科 护士 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现回顾性调查分析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以此来制定更加合理的防护对策。方法:回顾与分析研究对象在研究时间内出现的职业暴露事件及防护对策。结果:经数据分析,锐器伤、病原微生物致感染率居多(占32.5%)(P < 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规范操作行为,加强护士的职业安全培训、教育和防护对策,是减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关键。

  • 标签: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护对策
  • 简介:目的:分析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2008年发生的84例产科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结果:破损皮肤或粘膜暴露21例(占25%),锐器伤63例(占75%)。眼睛的血液或体液溅污暴露率达95.23%,其暴露物主要是血液占90.48%;锐器伤主要是缝针占58.7%,穿刺针占20.6%,注射针占15.9%,暴露源为HBsAg阳性血液的占80.95%。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及时进行临床干预,追踪随访,无一人因暴露而发生感染。结论:医务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尤其是产科的医护人员工作在特殊的环境中,必须加强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减少职业暴露危险,做好自我防护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医院感染 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临床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在急诊护理人员实际工作中的运用效果。方法:于2022年01-05月未实施职业暴露防护措施的11名急诊护理人员作为参照组;于2022年06月-12月实施职业暴露防护措施的11名急诊护理人员作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化学性损害、暴力伤、针刺伤、血源性伤害等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安全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参照组,而职业暴露事件的上报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实施职业暴露防护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职业暴露危害,缩短上报时间,提高急诊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值得推荐。

  • 标签: 职业暴露 安全防护 急诊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职业暴露严重损害着人体健康,甚至还有可能会危及生命安全。手术室护理工作繁琐,病种相对复杂,易引起职业暴露,尤其是血源性职业暴露需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加强防护,以保障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本文分析了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策略,以期能够规避职业暴露,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

  • 标签: 职业暴露 手术室护士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根因分析法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消毒供应中心的68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7-2020.7为改进前,2020.7-2021.7为改进后,比较改进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结果:根据根因分析法,参加培训次数不足及操作不规范是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工作人员培训次数比较:<5次的职业暴露人数显著高于≥5次的,(P<0.05);改进后职业暴露人数显著低于改进前,(P<0.05)。结论:通过根因分析法能准确了解到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原因,并通过增加人员培训次数以及规范操作等措施进行改善。

  • 标签: 根因分析法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暴露中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信念模式在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各科室护理人员中选取46名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对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工作行常规管理。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加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管理。对比两个时间段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防护知识正确认知率。结果:相较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2019年2月-2020年2月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较低,P<0.05;防护知识正确认知率较高,P<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应用于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中,可有效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提高防护知识认知程度。

  • 标签: []健康信念模式 护理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
  • 简介:目的对面部烧伤患者采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104例面部烧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研究组采取湿润暴露疗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干性暴露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与对照组的9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浅Ⅱ度、深Ⅱ度、Ⅲ度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Ⅱ度烧伤患者无瘢痕形成,Ⅲ度烧伤患者中1例形成瘢痕,形成率为1.9%(1/52);对照组浅Ⅱ度烧伤患者无瘢痕形成,深Ⅱ度烧伤患者2例形成瘢痕,Ⅲ度烧伤患者5例形成瘢痕,形成率13.5%(7/52);两组瘢痕形成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面部烧伤的效果和干性暴露疗法相当,但前者创面愈合更快,且瘢痕形成少,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面部烧伤 湿润暴露疗法 干性暴露疗法
  • 简介:目的为研究低氧重复暴露小鼠能量代谢变化与其耐缺氧能力之间的关系,建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可变波长检测系统,测定小鼠脑组织中腺苷酸含量的方法。方法应用美国安捷伦公司的Agilent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和可变波长检测器、SupelcoDiscoveryC18(150mm×4.6mm,5μm)反相色谱柱、相同填充材料的保护柱及高氯酸沉淀蛋白质方法对低氧重复暴露小鼠脑样品中腺苷酸ATP、ADP和AMP进行分离分析。

  • 标签: 小鼠脑组织 重复暴露 腺苷酸 酸含量 液相色谱法 低氧
  • 简介:摘要:氡作为一种具有放射性的气体元素,其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本文主要探讨了氡气的危害及其暴露人群的放射卫生防护管理工作。文章详细分析了氡气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造成的潜在危害,并着重介绍了矿工等高风险暴露人群面临的健康挑战。同时,文章还提出了针对暴露人群的放射卫生防护管理措施,包括加强通风、个人防护措施、定期健康检查等,旨在降低氡气对暴露人群的健康影响。

  • 标签: 危害 暴露人群放射卫生防护管理
  • 简介:目的:寻找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方法:对52只眼中的26只眼翼状胬肉行暴露巩膜法切除术,另26只眼行改良手术,术后随访18—24月,比较其复发率。结果:行暴露巩膜法胬肉切除术者,21例治愈,5例复发,复发率为19.21%,其中一例发生睑球粘连。而行改良手术患者,25例治愈,1例复发,复发率为3.85%,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疗效显著。结论:翼状胬肉的改良手术,效果良好,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翼状胬肉 暴露巩膜法 切除术 术式改良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2019年株洲市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监测信息分析,为有效的预防控制狂犬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株洲市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9年株洲市狂犬病暴露人群处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9年株洲市共有狂犬病暴露人群37846人,暴露高峰期在5-11月份,占暴露总数74.44%;暴露地区范围广,各年龄段均有被伤情况;暴露部位以下肢膝以下以及手部位置为主,占暴露总数81.04%;暴露人群以Ⅱ级暴露、单个伤口暴露为主;暴露人群预防处置率为100%,全程规范接种率99.59%。Ⅲ级暴露者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率为50.45%。结论 狂犬病暴露人群伤口规范处置效果较好,但需进一步做好犬只管理、加大狂犬病预防知识宣传力度,继续加强犬伤门诊建设和医务人员培训。

  • 标签: []狂犬病 暴露 预防处置 分析
  • 简介: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各领域实现了全面成长。其中,在医疗方面,为了保证我国居民能够得到良好的医疗水准,医护人员经过了大量的培训以及专业加强。同时,积极调整自身的服务,为患者带来良好的治疗体验。但随之而来的则是医护人员自身的职业负荷增大,工作时长不稳定。此外,在工作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细菌、病毒等感染,在我国2019年12月份至2020年2月份,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医护人员呈几何性爆发增长。医护人员不仅需要面对此类风险,还需要处理医患关系。经分析,医护人员是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目前,为了及时调整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保证其可以为我国医疗领域提供全面的成长,必须对医护人员职业紧张致职业枯竭相关原因展开探析,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全面分析。

  • 标签: 医护人员 职业紧张 职业枯竭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医疗护士人员职业心理健康对其职业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护士共50名作为主要研究观察对象设置为研究观察组,另外选取我院其他不同类型工作人员50名设置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目前全国各地通用的《症状自评量表》、简明健康状态测量及质量指数表对两组护士进行总体心理健康状态及日常生活条件质量进行综合测定。结果:观察组的强迫、敏感、抑郁、精神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理、心理、独立性与社会功能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较护理工作人员的生活心理健康状态更差,生活服务质量更低,应给予护士更有针对性的生活心理状态综合优化干预与护士生活服务质量心理干预,提升对护士的心理健康综合干预。

  • 标签: 护士 职业心理 生活质量 焦虑抑郁
  • 简介:药师是药物科学以及药物临床使用方面的专家。为确保药品安全和最佳化使用,药师在药品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药师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不同领域中进行药学实践活动,简要介绍新加坡不同的实践领域里药师的职业角色,包括社区药师、医院药师、行业性药师、研究型药师、监管型药师和学术型药师。

  • 标签: 新加坡 药师 职业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