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静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68例脑卒中偏瘫病例,信封法随机纳入干预组与普通组(n=34)。普通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例下肢静脉形成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普通组下肢静脉发生5例,干预组无病例出现下肢静脉,普通组的下肢静脉形成率较高(x2=5.397,p=0.02)。护理后干预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普通组,且干预组NIHSS、Fugl-Meyer分数更优,与普通组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预防脑卒中偏瘫病患下肢静脉的形成,改善其肢体与神经功能状态,适合临床使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癌手术老年病例术后护理中实施综合术后恢复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静脉(简称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老年肺癌病例85例,护理模式分组回顾分析,A组(综合术后恢复护理干预)42例,B组(常规护理干预)43例,比较康复情况、凝血指标、DVT并发症。结果:康复情况比较,A组胸管留置时间较短,下床活动、出院较早(P<0.05);凝血指标比较,A组APPT、FBG指标低于B组(P<0.05);DVT发生率比较,A组[2.38%(1/42)]低于B组[16.28%(7/43)](P<0.05)。结论:应用综合术后恢复模式对老年肺癌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干预,加速患者康复,降低凝血指标,有效预防DVT并发症。

  • 标签: 综合术后恢复护理 深静脉血栓 肺癌 老年护理 凝血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预防下肢静脉发生率的效果分析。方法 择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6例脑出血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的个人意愿为分组依据,将上述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方式分别为集束化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下肢静脉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脑出血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医护一体化护理在预防髋部骨折术后静脉形成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1月--2021.5月收治的髋部骨折术患者72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持续医护一体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静脉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髋部骨折 满意度 深静脉血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科手术后出现下肢静脉的预防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40例作为调查对象,在诊断的基础上,实施手术治疗,随机分为以下两组:2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方式),20例护理组(综合性护理服务),在统计基础资料之后,对选择的对象进行分组预防护理,预防护理工作完成之后对比得到的结果。结果:研究组凝血指标优于参照组凝血指标,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护理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预防性妇科疾病手术患者术后出现下肢静脉的工作中,行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出现下肢静脉的概率,改善凝血指标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妇科疾病 手术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ICU患者发生静脉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进行常规护理的ICU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将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21月收治的另外50例ICU患者作为试验组,对静脉栓塞症发生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静脉栓塞症发生率差异。结果 对照组静脉栓塞症发生率14.00%,试验组发生率2.00%(P<0.05)。结论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急性脑血栓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后对脑血栓致残率实际影响价值。方法:本次在我院收入急性脑血栓患者中选取了研究对象,共88例,均在2020年7月~2021年7月入院。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其中1/2患者实施一般护理,纳入对照组;剩下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纳入观察组。分析两组致残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在脑血栓致残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血栓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脑血栓致残率,护理效果较明显,所以值得采纳。

  • 标签: 急性脑血栓 早期康复护理 致残率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在儿科门诊输液室的护理中观测静脉留置针的实际效果。方法 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门诊收治的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病儿童200例,根据随机分配啊,这些患儿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的患病儿童使用常规的一次性静脉头皮针,试验组采用的是24G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这两种不同的静脉留置针之间的对比,主要是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家属对这两种留置针的满意程度,根据这两种不同类型的静脉治疗针在两组之间的对比,得出以下的结果,试验组的首次刺穿成功是91%,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79%;而对照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76.3%,家属满意度为62.2%。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3%左右,远远低于对照组的15.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当中,使用静脉留置针能够提高针孔的刺穿成功率,减轻了儿童的痛苦,也让家属的满意程度得到了提高。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儿科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 总结了1例静脉输液微粒致投诉的经验教训,正确的药液抽吸方法、B型圆锥形侧口针头、一次性专用冲洗装置脉冲式封管、精密型输液器、严格掌握药物配伍禁忌等措施,能够有效预防静脉输液微粒的产生,防范和减少由此引起不良后果。

  • 标签: 静脉输液 微粒 投诉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常见问题的发生原因,并合理护理措施干预的效果。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122例患者均为老年静脉输液患者,入组时间为2019年9月-2021年9月,分组采用随机数字表展开,分别采用针对性护理(实验组,n=61)及常规护理(对照组,n=61)开展临床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分析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常见问题,分析产生原因,合理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护患纠纷。

  • 标签: 老年 静脉输液 常见问题 原因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收的110例门诊输液患者分成2组各55例,比较优质输液护理干预与常规输液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P

  • 标签: 静脉输液 护理 满意度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预防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静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静脉化疗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化疗前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化疗期间指导性护理干预、化疗后保护性护理干预。结果:100例急性白血病静脉化疗中只有5例病人发生静脉炎,明显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结论:采用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减少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化疗期 静脉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构建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能够为临床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和开展提供重要条件。为了使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体系使用更加科学,需要基于相关的书籍、文献调查,增加多方面探讨,保证体系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以全面应用到临床静脉化疗护理质量评价工作中。

  • 标签: 恶性肿瘤 静脉化疗 护理 敏感性指标 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