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知晓情况相关数据信息,并分析引发因素。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362例进行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整合患者术中各项表现,调查患者术中知晓情况,并分析各因素与术中知晓情况之间的关联。结果:经实验结果来看,362例患者中19例患者术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知晓,占比为5.25%,其中女性为13例(68.42%)高于男性6例(31.58%),在分析整合后可见,患者性别、ASA评分、既往手术史、术中血压波动是引发术中知晓的主要高危因素(P<0.05)。结论:全身麻醉手术治疗患者在手术中会出现知晓情况,多由性别、ASA评分、既往手术史、血压波动等因素所导致,其会直接干扰手术开展的顺利性,并会降低手术治疗效果,对此还应当及时采取合适方式进行应对,确保手术能够在原定计划内有序完成。

  • 标签: 全身麻醉 术中知晓 分析
  • 简介:摘要:药品质量不仅会关系到医药企业的社会形象,还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因药品质量关乎到人们的健康,甚至还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发展,保证药品质量应被药品经营企业放置在首要位置。近些年来,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成为我国药品监督局开展工作的重点内容。国家与国民均十分注重药品的质量问题,为保证药品的质量安全,颁布了相关政策法规,为药品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满足今后长远发展的需求。

  • 标签: 医药经营企业 质量管理 完善措施
  • 简介:摘要:藏药是起源于我国藏族人民的一种药学理念,其在内容上吸收融合了我国传统中医药、部分印度药学理念以及古阿拉伯医药和食疗医药理念等多种药学内容,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较为完整、较有影响的民族药之一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不断结合现实情况对自身相关知识进行提炼和升华,从当前藏药发展情况上来看,其已经成为了具有较强自身特色以及良好功效的民族药。藏药的整体加工制作过程有其自身的体系,而且藏药对于药材本身以及技工工艺有着较高的要求,我们想要不断提升藏药的影响力和治疗功效,就必须从藏药药材采集以及加工炮制这两方面来进行研究,本文将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究。

  • 标签: 藏药 药材采集 加工炮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老年帕金森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04月-2020年04月诊治的66例老年帕金森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选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33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运动功能(FMA)评分和抑郁(HAMD)评分均基本一致(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FMA评分和HAMD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相比,研究组明显偏高(P<0.05)。 结论 给予老年帕金森患者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提升患者运动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帕金森 抑郁情况 运动功能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甘谷县城区小学生的营养监测情况,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方法:于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法抽取甘谷县城区 128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饮食习惯和行为、食品营养安全知识掌握情况。结果:总体食品营养安全知识得分为( 12.52±2.11)分,其中女生得分>男生,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甘谷县城区小学生中存在一些不好的饮食习惯和行为,需要加强对学生甚至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营养知识普及率,才能预防及控制营养性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小学生 营养监测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分析对象为2017.8~2019.8期间发生艾滋病毒职业暴露者30例,判断职业暴露分级、评估危险程度、服用预防性药物,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者30例中,19例为护士,7例为医生,4例为检验人员,所占比例分别为63.33%、23.33%、13.33%;接触暴露和针刺伤为暴露方式,例数分别为21例和9例;暴露分级,21例为二级,6例为一级,3例为三级;25例重度暴露源类型;血液为主要污染源;27例选择预防性药物;职业暴露发生日、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均对其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均显示阴性结果。结论:针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者保证伤口处理规范化和及时性极为关键,并对其危险度和暴露级别进行正确评估,对预防性用药尽早服用,可对感染艾滋病病毒风险显著降低。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职业暴露 预防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门诊糖尿病患者西药处方用药情况。方法: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门诊为75例糖尿病患者开具的421张西药处方,对处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21张处方中,DDDs最高的门冬胰岛素,其次是二甲双胍,处方用药的药物利用率均合理,DUI都小于1;在421张西药处方中,以两种药物联合用药的处方数量最多,共计182张(43.23%);按处方用药者,其中34例(45.33%)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上以恶心呕吐发生率最高,其次是低血糖。结论:本院对门诊糖尿病开具的西药处方用药相对合理,其中以二联药物占比最多,用药期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需做好相关的干预及指导,进一步提高用药安全性。

  • 标签: 糖尿病 西药处方 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的动态起搏心电图的情况。方法:以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为时间基准,在我院所有接受永久起搏器安置术的患者当中,随机收集6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和主体,对所有患者的数据进行记录,统计起搏功能异常情况发生率,并且分析原因。结果:起搏器功能异常情况发生率为10.61%,其中涵盖起搏异常4例,感知异常3例;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6.36%,其中涵盖室性早搏6例,房性早博6例,心房颤动5例,室性心动过速7例。结论:永久起搏器安置术后的动态起搏心电图的情况能够反应出起搏器状态。

  • 标签: 永久起搏器安置术 动态起搏心电图 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白银区 2018年 1月 1日 —12月 31日的肿瘤随访登记监测情况分析。 方法 调查白银区2018年 1月 1日 —12月 31日肿瘤随访登记监测情况分析所有登记上报的患者登记检测情况。 结果 目前白银区常驻人口29.42万人, 2018年全区恶性肿瘤发病人数为 734例,其中男性 371例,女性 419例; 2018年全区恶性肿瘤死亡病例 301例,男性 176例,女性 125例。全区恶性肿瘤发病率 235.25/10万,恶性肿瘤死亡率 96.47/10万。全区恶性肿瘤死亡发病比( MI Ratio)为 0.41。发病率最高为支气管、肺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死亡率最高为肺癌、胃癌、肝癌。其中发病率最高为≥ 70岁,发病构成比例最高,在 4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年升高,尤其是 70-80岁为高发人群。 结论 白银区恶性肿瘤发病率基本与全国水平相当,死亡率略低于全国水平。目前仍需要加大支气管、肺癌,食道癌、肝癌、乳腺癌等筛查技术,并尽早诊治,积极广泛开展肿瘤综合防治知识宣传,降低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

  • 标签: 肿瘤 随访登记 监测情况
  • 简介:【摘要】: 目的:社区医院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用药调查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 2018年 3月 -2019年 8月收治高血压患者 80例,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化的护理干预,对比经过差异性的护理,用药指导后,患者的血液控制有效性以及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结果:对比用药结果,实验组的用药依从性为 38例( 95.00%),对照组用药依从性为 34例( 85.00%);实验组治疗无效 1例( 2.50%)、综合有效率 39例( 97.50%),对照组治疗无效 5例( 12.50%)、综合有效为 35例( 87.50%)。结论:综上述,采用综合化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社区医院高血压患者改善疾病治疗质量,建议研究推广。

  • 标签: 社区医院 血压控制 用药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2019年6月1日到8月31日边防某部423例官兵患病情况。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对边防某部卫生所2019年6月1日到8月31日就诊原始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夏季患病423例,其中患内科疾病180例,占42.55%;外科疾病79例,占18.68%;五官科疾病104例,占24.59%;皮肤科疾病60例,占14.18%。内科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最高,达24.35%;其次为急性胃肠炎,占13.71%;第三为中暑,占2.13%。外科疾病发病率最高为膝关节扭伤,占4.02%;其次为踝关节扭伤,占3.78%;第三为腰部挫伤,占3.07%。五官科疾病发病率最高为鼻炎,占6.62%;其次为咽炎,占5.67%;第三为牙周炎,占3.31%。皮肤科疾病发病率最高为湿疹,占6.85%;其次为手足癣,占2.36%;第三为疖,占2.13%。

  • 标签: 边防  夏季  患病情况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患者VAP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00例ICU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综合护理干预,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护理之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评分没有显著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生化和血凝指标的变化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接收的60例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所有患者血凝指标与生化指标。结果 LDH、CK-MB、AST、α-HBD、CK方面,经过PCI介入治疗后均比术前低,差异明显(P0.05)。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DD、PT、FIB、APTT和TT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采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化指标,促进其心肌细胞功能的提高,而且可以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值得采纳、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血凝指标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我院门诊西药房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 。 方法:从 2018 年 8 月— 2019 年 9 月每月对门诊西药店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定期抽查,统计分析一年内抗菌药物销售的种类、数量、金额、用药频率等,分析门诊患者用药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结果:总计抗菌药物处方 6645 张,其中,二联药物的处方为 1175 张,不合理用药处方 154 张,抗菌药使用率为 22.35% ,抗菌药物的种类中有 30 种口服制剂, 23 种注射剂,其他制剂 19 种。 青霉素类 、 头孢菌素类 与 大环内酯类 及 喹诺酮类 四种药物用药金额位居前四名。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有 39 例。 结论: 门诊西药房在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存在一定用药不合理性,需要及时找出解决措施。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嘉定镇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调查2019年1月-12月间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453例患者的死亡情况分析患者的死亡原因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结果发现,我镇453例死亡人口中,因心脑血管疾病致死患者占比最高,为38.41%(174/453),其次为肿瘤疾病,占比37.31%(169/453),再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占比6.84%(31/453),最低为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占比为0.44%(2/453),从这一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我镇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通过分析心脑血管疾病致死患者的男女比例后发现,其中男性患者110例(63.22%)、女性患者64例(36.78%),男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这说明男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要高于女性患者;通过分析全镇心脑血管疾病致死患者的年龄分布发现,35岁以下者1例,占比0.57%、36-70岁间21例,占比12.07%、70岁以上者152例,占比87.36%,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也会随之增加。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我镇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男性死亡率要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患者死亡率也会随之提升。通过分析相关期刊资料发现,吸烟、肥胖、血脂异常、血压和糖尿病均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应于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重点关注。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死亡情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及其降低产后出血率,在产房中实施风险管理,以此分析实施风险管理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300例产妇,时间于: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随机电脑分为 2个例数相等的小组:对照组、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产房风险管理。对组间的产后出血发生率,焦虑与抑郁评分进行指标对比。结果就研究组而言,其产后出血发生率( 1.33%)、焦虑( 32.22±2.11)分与抑郁评分( 33.31±2.43)分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其产后出血发生率、焦虑与抑郁评分分别: 6.00%、( 46.66±1.32)分、( 47.76±2.22)分, P< 0.05,差异性显著。结论在产房中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及其降低产后出血率。

  • 标签: 产房风险管理 产妇心理状况 影响 产后出血情况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018~2020年石嘴山市居民健康素养情况。方法:从2018~2020年石嘴山市居民中随机选择2700名15~69岁常住居民入组,均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本组实验中,居民健康素养情况包括3个方面,具备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技能的比例分别是38.81%、22.92%、22.92%。

  • 标签: 石嘴山市 居民 健康素养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致病药物、临床特点和应对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市2013年1月–2017年6月期间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上报的DILI报告进行收集,共计216例,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品种、给药途径、DILI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DILI病例无明显性别差异,≥40岁的中老年人发生居多(70.37%)。导致DILI的前三种药物分别为抗感染药(36.79%)、治疗精神障碍药(16.98%)和心血管系统药(16.35%)。发生DILI的时间因药物种类不同而异,多在8周内,最快在用药后6d,最慢在用药后7个月余。经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及时停药是治疗的关键。结论:中草药及中成药、非甾体抗炎药和保健品引起药物性肝损害比例较高,应予以重视。

  • 标签: 药物性肝损害 回顾性研究 药物种类 药品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