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病毒灭活血浆对γδT细胞生长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外周血γδT细胞,用异戊烯焦磷酸法体外扩增。用病毒灭活血浆和新鲜冰冻血浆分别培养γδT细胞,分别检测培养前、培养5d和10d后的扩增倍数;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培养10d后的γδT细胞表面标记,颗粒酶B、穿孔素和CD107a的表达等。结果新鲜冰冻血浆和病毒灭活血浆对γδT细胞培养10d时,由扩增前的3.12%增加到80.46%和81.18%,5d和10d的细胞增殖倍数分别为11.65±2.11、38.21±1.57和11.77±2.13、37.11±1.81,CD107a、穿孔素、颗粒酶B含量表达分别为90.54±1.99、23.47±3.18、35.47±2.42和90.22±2.21、22.58±3.41、34.63±2.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灭活血浆在一定浓度下对γδT细胞生长、增殖,颗粒酶B、穿孔素和CD107a的表达与新鲜冰冻血浆无明显差异。

  • 标签: ΓΔT细胞 病毒灭活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
  • 简介:据UngrinMD2011年12月2日(BiotechnolBioeng,2011Dec2.doi:10.1002/bit.24375)报道,加拿大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技术从人多能干细胞(pluripotentstemcell,PSC)中制造出医学上有用的数量足够的内胚层细胞(endodermcell),从而战胜开发糖尿病和肝脏疾病的再生性治疗方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障碍,为科学家们指引通往临床应用的道路。

  • 标签: 人干细胞 规模制造 内胚层 多能干细胞 研究人员 CELL
  • 简介:据DenesP2012年4月11日[JAMA,297(9):978-985]报道,在一项包括没有预先存在的心血管疾病(CVD)的老年的研究中,严重的及轻微的心电图(ECG)异常与冠心病(CHD)事件风险的增加有关,且它们能够超越传统的心血管风险因子(CVRFs)而改善对诸如心脏病发作等CHD事件的预测。

  • 标签: 冠心病事件 心电图异常 心脏病发作 风险因子 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评价3.0T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0T3D-TOFMRA)对颅内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5例有颅内动脉相关症状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57岁。对其3.0T3D-TOFMRA诊断为颅内动脉患者的磁共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照。结果3.OT3D-TOFMRA共显示28个动脉,其中单发22例,3例为多发动脉,起自颈内动脉系统25个;起自基底动脉系统3个;DSA检查共显示27个动脉.结论3.0T3D-TOFMRA虽然对于直径≤3mm的微小动脉的诊断存在一定的误诊及漏诊率.但其诊断颅内动脉时能比较全面地显示动脉.三维信息对临床确立治疗方案有很大帮助。3.OT3D-TOFMRA不失为高危人群或临床怀疑颅内动脉患者筛查及随诊观察的有效手段。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脑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简介:目的在高原环境条件下构建体外生物人工肝装置,通过在线运行初步评价其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应用于治疗急性肝衰竭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已适应本地环境的健康长白仔猪2头,雌雄不限,体质量分别为29.5kg和31.0kg。建立经颈外静脉至下腔静脉/颈外静脉插管组合血路,以驱动泵、血流管路、辅助加热器及含有培养肝细胞的生物反应器构建生物人工肝装置,于体外血液循环中持续转流8h,观察实验前后动物的一般状态、心率、血常规、尿常规及血液生物化学指标改变,有无出血倾向发生,血流管路凝血情况及培养肝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分离所得肝细胞量为2.72×109,肝细胞纯度为93%,肝细胞活率为96%。体外血液循环实验后,动物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心率无显著改变,血常规、尿常规及血液生物化学指标均正常,未见出血倾向;血流管路凝血不明显;反应器内培养肝细胞活率,实验前后分别为(87.33±2.08)%和(84.67±3.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构建的高原体外生物人工肝装置较为稳定、可靠,动物耐受性好。

  • 标签: 生物型人工肝 细胞培养 高原
  • 简介: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Rüedi-AllgwerⅢ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3月~2010年7月采用克氏针或螺钉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Rüedi-AllgwerⅢpi1on骨折18例,术后2~3个月拆除外固定支架。结果术后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26个月,平均15个月,临床疗效满意,无切口、伤口感染,无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参照Mazur踝关节评分分级系统来评价,结果显示优6例,良9例,可3例,总体优良率达约83.3%。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能有效固定骨折端,避免软组织感染和骨不连,是治疗严重粉碎Pilon骨折理想的方法之一。

  • 标签: PILON骨折 有限内固定 外固定架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不同剂量非离子对比剂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冠状动脉造影和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500例,其中男性280例,女性220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65.0岁。单纯冠状动脉造影280例,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220例。根据使用非离子对比剂的剂量随机分为3组:低剂量组(〈100mL)180例,其中男性100例,女性80例,平均年龄60.2岁;中剂量组(100-200mL)200例,男性110例,女性90例,平均年龄65.6岁;高剂量组(〉200mL)120例,男性70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66.9岁。分别检测各组对比剂应用前及应用后8、12、24、48、72h反映肾功能情况的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C),比较每组内和组间不同时间段的SCr,CvsC。结果低剂量组中。Scr仅在对比剂应用后48h升高,而CysC仅在对比剂应用后24h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段均与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血SCr、CysC在各个时间段升高幅度明显增加(P〈0.05).而高剂量组比中剂量组SCr、CysC在各个时间段进一步升高(P〈0.05),并且随着对比剂应用剂量的增加。如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其SCr,CvsC升高的程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恢复速度明显变慢,部分患者对比剂应用72h后仍未恢复到基线水平,并且较基线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应用非离子对比剂对肾功能的损害与对比剂剂量明显相关,低剂量(〈100mL)对肾功能影响小且恢复快,而中剂量(100。200mL)和高剂量(〉200mL)随着剂量的增加其对肾功能的影响越大,且恢复越慢,部分患者由对比剂造成的肾功能损害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存在。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 非离子型对比剂 对比剂肾病 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