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室晚电位检查对室性早搏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入选671例室性早搏患者,分别行心室晚电位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阳性组(n=63)和阴性组(n=608)。所有患者均根据其实际基础疾病用药。此外,再根据患者早搏症状严重程度选择美托洛尔,如早搏症状较轻则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所有患者随访一年,记录随访期间发生的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房颤、室颤、室速、室扑、心源性猝死、心力衰竭引起的住院)。结果阳性组与阴性组两组间患者的基础疾病存在明显差异P<0.05。阳性组患者随访期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4.8%,阴性组为0,差异很明显,有P<0.05。结论心室晚电位阳性的室性早搏患者,应积极治疗以预防心血管事件,而阴性患者,心血管风险较低,故心室晚电位检查对室性早搏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室性早搏 心室晚电位 冠心病 房颤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分析酸性氧化电位水理化特性及杀菌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消毒,包括医疗器械、湿化瓶、呼吸机管路、空气、物体表面、手消毒。提出酸性氧化电位水作为一种高效、速效、环保型消毒剂,可应用于供应室的日常消毒。

  • 标签: 酸性氧化电位水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情况及特点,促进我院药物的合理使用,提升药物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收集的19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对ADR类型、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数、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5例ADR报告中,以医师报告为主;大于60岁的患者ADR发生率最高37.43%,静脉滴注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占89.23%;抗菌物药发生率ADR最高,占21.54%。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ADR的报告及监测工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静脉注射剂,重点关注特殊人群用药,减少ADR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酸性氧化电位水与戊二醛对胃镜的消毒效果,为基层医院寻找更经济有效的方法提出依据。方法将临床污染的胃镜200份,随机分成5组,分别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1min(40份),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3min(40份),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5min(40份),2%戊二醛浸泡10min(40份),2%戊二醛浸泡20min(40份),观察消毒效果,消毒时间,安全性及腐蚀性。结果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3min,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5min,2%戊二醛浸泡10min、20min均无菌生长,消毒效果相同,全未发现对内镜有腐蚀性。结论酸性氧化电位水具有消毒时间短,安全性大,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酸性氧化电位水 戊二醛 胃镜
  • 简介:摘要目的以颅脑损伤为典型病例,讨论脑外科护理的潜在风险以及不良事件,旨在防范此类事件发生。方法选择自2010-01至2011-01于我院脑外科就诊的颅脑损伤病人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R组30例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评估明确风险因素,制定防范措施;对S组35例患者执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随访的各项指标。结果执行风险评估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常规护理患者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根据脑外科护理中潜在的风险,制定实际而有效的防御措施,可减少纠纷发生。

  • 标签: 脑外科 护理防范措施 不良事件 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以此提出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与解决办法。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就诊的173例儿科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其中选择93例我院采取防范措施前的患儿作为对照组,选取80例加强防范措施之后的就诊患儿作为观察组。分别记录两组患儿在我院临床护理中的风险事件以及护理投诉情况,并深入分析研究其风险因素,认真总结观察我院在采取防范措施前后的儿科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我院采取防范措施之后的患者投诉比例明显低于防范措施实施前的数据(3.8%21.5%)。结论积极有效的采取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可以大大的降低儿科护理中的风险事件,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增加了群众的满意度。

  • 标签: 儿科护理 风险事件 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海市2009-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北海市2009-2010年收集565例ADR/ADE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5例ADR/ADE中,女性多于男性;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易引发药品不良反应最多;涉及的药物种类以抗微生物药物居首位;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近些年门诊抽血室风险事件时有发生,为了使护理人员工作规范化、减少风险事件的出现、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本文主要对门诊抽血室在患者和护士方面的风险因素和针对性的管理对策进行综述。

  • 标签: 门诊抽血室 风险事件分析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对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常见的差错事故原因,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更好的完成护理工作。

  • 标签: 临床护理 不良事件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应急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积极应对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和复杂性的突发事件,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组织协调、沉着应对需要高度的协同性是急诊抢救成功的关键环节。2010年我院在原有的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重新修定了各种突发事件的院内、院外救治应急预案,加强了急诊科与各临床科室的协作,强调了急诊突发事件中的快速反应、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和患者有序分流,规范了突发事件抢救中的护理行为,提高了护士应急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保证了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最大限度地保存生命、减少伤残,使患者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减少了医患纠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应急预案 急诊抢救 突发事件
  • 简介:摘要对我院手术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抢救成批伤员的经验进行探讨,目的在于为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成批伤员救治积累经验。提高手术室成批伤员的救治处理能力,对降低死亡率,致残率非常重要。

  • 标签: 突发事件 手术室 应急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肾衰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2例急性肾衰死亡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率与年龄、急肾衰病因、脏器衰竭数目、并发症和透析与否等因素密切有关。结论一旦诊断明确,应立即予综合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也应积极治疗合并症、并发症。防治消化道出血及颅内出血。尽早、及时、充分血液净化治疗是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急性肾衰 死亡 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睡眠状况,对失眠症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对某院140例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询问失眠状态及诱发因素。结果内分泌变化和睡眠节律被破坏是导致睡眠欠佳的主要因素。结论护士这一特殊职业人群,睡眠关系到医患质量,护理人员应针对高危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和健康教育,降低发生率。

  • 标签: 睡眠 相关因素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产妇412例,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打分自评,总分50以下正常,50以上有抑郁倾向。经统计,得分≥50的81例,占19.7%。产妇的自身因素、身体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分娩和医护情况等因素均对产妇发生产后抑郁有所影响。结论多种因素可导致产后抑郁发生,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产后抑郁症状。

  • 标签: 产后抑郁相关因素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检验科进行健康体检者高血脂筛查情况及其探讨高血脂的危险因素,为高血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进行健康体检者为调查对象,采用手检分卡法和统计学方法(卡方检验)。结果①男、女高血脂症总检出率分别为42.57%和32.34%。②61~70岁组高脂血症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组,他们是高脂血症的易患人群。③不同年龄组、性别高脂血症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胆固醇血症的检出率最高为18.08%,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检出率为11.91%,列第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检出率为7.39%,最低。三者的差异有显著性(χ2=12.79,P<0.05),且各型的检出率男性大于女性。④经Logistic回归分析,高脂血症危险因素是年龄、BMI、饮酒、高热能膳食摄入、吸烟。结论应针对35岁以上的人群进行高脂血症的预防,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对患者定期进行复检,追踪观察,以降低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控制或消除当地高血脂的危险因素,早发现、早治疗高血脂问题凾待解决。

  • 标签: 高脂血症 体检 检出率
  • 简介:摘要肥胖相关的基因是指人类基因组中的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具有调节食欲和能量代谢功能的基因。肥胖与遗传有很大关系,肥胖相关的基因在肥胖症的发生中起到致关重要的作用。肥胖是多基因的遗传病,迄今发现的与肥胖相关的基因或染色体区域已达200多个,遗传对肥胖的影响作用占40%-60%,一半左右的肥胖症是由遗传基因素所决定的。目前,科学界已克隆出了六个与人的食欲及能量代谢调节有关的基因,即OB基因、FTO基因、LEPR基因、PC1基因、POMC基因和MC4R基因,其中目前研究最多的就是瘦素基因OB和肥胖FTO基因。

  • 标签: 编码蛋白质OB基因 FTO基因 LEPR基因 PC1基因 POMC基因 MC4R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