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防范护理纠纷,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方法针对常常引起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制定出护理管理对策,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结果在儿童医院病区做好护理管理,引导护士改变观念,加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学习,提升个人技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只要每一个护理人员能用心沟通、用心做事、用心做人就会将纠纷的发生降到最低。

  • 标签: 儿科 护患纠纷 原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儿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接收的儿科住院患儿12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施行的是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施行的是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儿行为评分相比较对照组更低,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中运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儿的康复,并提高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利于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儿科临床护理 运用方法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急诊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至12月收治的90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实施细节护理。统计两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评估两组护理质量。结果护理护理满意度及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儿科护理工作中,采取细节护理能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利于减少护患纠纷,形成友好护患关系。

  • 标签: 急诊儿科 细节护理 常规护理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儿科患儿3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家长满意度。

  • 标签: 风险防范式护理 儿科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细节护理与常规护理儿科护理工作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24例儿科患者,按照临床护理手段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62例患儿)与实验组(62例患儿),对照组与实验组患儿入院后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细节护理措施,对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护理干预后平均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儿科临床护理中应用具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常规护理 细节护理 儿科护理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的时间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儿科患者100例(对照组)和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住院治疗的儿科患者100例(观察组),对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将两组儿科住院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家长满意度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儿科住院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4.00%)少于对照组(χ2=10.010,P=0.002),家长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数据(χ2=6.664,P=0.010)。结论在对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明确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是减少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患儿家长满意度的提高。

  • 标签: 儿科 护理不良事件 危险因素 防范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研究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患儿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儿25例,给予常规静脉穿刺护理方法,研究观察组患儿25例,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静脉留置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经统计比较,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是值得在儿科推广的一种输液方法,能过减轻患者对于穿刺的恐惧感,也提高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儿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重症监护病室小儿的心理特点,并探讨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116例本院儿科重症监护病室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的小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依小儿心理特点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护理依从性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依从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7.8±6.1)d低于对照组的(12.3±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儿科重症监护病室小儿患者,深入分析其心理特点,并依其心理特点给予相应护理对策可提高患儿护理依从性,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具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儿科重症监护室 小儿心理特点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患儿静脉穿刺中的作用。方法运用沟通技巧,分散患儿的注意力,作好解释工作,处理好与家属的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的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患儿家长满意度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度80%。经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使患儿提高对静脉输液的依从性,提高穿刺成功率,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儿科 静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科发生不良护理事件的原因以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5年3月—2016年5月发生的10例不良护理事件进行分析,采用回顾性分析法,从护理人员职称、学历、工作经验等方面进行不良事件原因分析,进而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的不良时间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对10例不良护理事件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时造成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管理不善以及专业水平不足(P<0.05)。不良护理事件在上午时间段的发生率为60%,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的发生率(P<0.05)。护士的专科工作年限低于3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3年以上的发生率(P<0.05)。结论护理人员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专业水平不足、管理不善、工作时间、工作年限等都是导致发生不良护理时间的原因,因此,针对相关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十分关键,通过改善护理工作中的不足,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科 不良护理事件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改进中的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儿科实施追踪方法学,分别对实施前(2012年1月—2013年1月)和实施后(2013年1月—2014年1月)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临床医生以及相关科室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儿科护理质量各项得分明显高于实施前,患者、临床医生、相关科室对儿科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与实施前比较,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应用追踪方法学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优化护患关系,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追踪方法学 护理质量改进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且总结儿科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以及对患者呼吸功能产生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随机将我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儿科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呼吸功能产生的影响,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中为儿科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使患者的呼吸功能获得改善,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儿科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儿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本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儿科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探究儿科护理管理的效果,并且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差错,并提出解决方案。结果200例患儿中出现18例护理不良事件,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因素有沟通因素,护理水平低,患儿病变变化快以及其他因素。结论本院的儿科护理管理中还存在众多安全隐患,应该从护理人员着手进行改变,提高护理管理的安全性,保证患儿安全。

  • 标签: 儿科护理管理 安全隐患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医学生在儿科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课题拟纳入2017年5月—2018年1月按照方便抽样法抽取的预防医学生47名,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47例研究对象的年龄等基线资料以及儿科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果临床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情绪处理能力、医患沟通能力、评估病情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均较弱,是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医学生应采取案例分析式结合的教学方法等进行儿科临床教学,其可取得显著效果,预防医学生实践能力、理论知识均得到有效增强。值得临床推广并广泛应用。

  • 标签: 医患沟通 预防医学生 案例分析教学 儿科教学
  • 简介:摘要黄芪是常用中草药之一,其对于治疗小儿盗汗、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症和肾病综合症等基本具有较好的效果。文章将结合几种常见疾病分析黄芪在中医儿科中的应用,以求更好的帮助幼儿抵抗疾病,使其更加健康的成长。

  • 标签: 黄芪 中医 儿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急诊心肺复苏的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4年至2017年急诊心肺复苏的49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49例患儿的年龄、病因、疾病分布、急救成功率等临床资料,为后续提高儿科急诊心肺复苏成功率提供参考。结果49例患儿的急诊心肺复苏成功31例,成功率为63.3%(31/49),其中呼吸停止患儿心肺复苏成功率相比心跳停止患儿的成功率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急诊心肺复苏的诱因中意外性疾病23例,占比为46.9%(23/49),相比感染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比例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例患儿发病时有现场目击者,心肺复苏成功率为83.3%(15/18),31例患儿发病时无现场目击者,心肺复苏成功率为51.6%(16/31),有现场目击者患儿的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心跳或呼吸骤停的病死率较高,提前介入心肺复苏有助于提高急救成功率,加强监护人的安全监护意识和急救知识宣教,亦有助于降低临床死亡率。

  • 标签: 儿科急诊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分割教学法对我院儿科住院医师培训的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我院2016年至今的儿科住院医师进行多层次分割查房、讲课及考核评估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其培训效果。结果完成培训的儿科住院医师36人中,培训前仅有少数人有独立管理病人及值班经验。经过培训,大部分人积极参加了包括专业组大查房(94.4%)、疑难病例讨论(77.8%)、住院医师间讲课(91.7%)及教学晚查房(83.3%)等各种临床分割教学活动,与规培前相比参加率明显提高(P<0.001)。绝大多数住院医师(88.9%)认为临床诊疗能力与规培前相比有明显提高(P<0.001),并顺利通过了临床不同层次的考核。部分参加调查者认为在带教科研能力(33.3%,22.2%)和医患沟通方面(72.2%)虽然与规培前相比明显提高(P<0.05,P<0.001),但仍有欠缺,希望通过更多形式的教学活动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师带教能力亦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通过临床分割教学法,重视基本技能培训、开展分层教学对提高我院儿科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临床分割教学法 作用 儿科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儿科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优化管理策略。方法从2015年5月—2017每年5月,在开展儿科抗菌药物优化管理前后随机抽选860张儿科抗菌药物应用处方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对照组430张,实验组430张,比较两组的处方使用情况,统计不合理用药情况等。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用药频次不当、适应症不当、用药时间不当、用法用量不当、药物遴选不当等几个环节差异显著。结论对儿科抗菌药使用情况进行优化管理可以明显降低不规范用药情况的出现,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 标签: 儿科 抗菌药物 优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科病房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现状,为加强儿科临床护理人员的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儿科护士流失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描述性研究方法,以广州市某三甲医院49名儿科病房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封闭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儿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不高,处于中等偏下。不同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及学历的儿科病房护士工作满意度不同。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影响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及激励手段,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儿科病房 护士 工作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5月儿科输液室使用留置针存在问题的100例患儿,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结果穿刺技术不成熟、血管选择、固定封管不当及健康教育(居家管理)不足是主要原因。结论选择合适的血管,正确的固定及封管方法,做好健康教育可有效减少儿科门诊留置针使用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患儿痛苦。

  • 标签: 留置针 并发症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