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现直径撕囊口对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6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组实施直径撕囊口超声乳化术。观察患者囊袋直径,对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囊袋收缩情况、人工晶状体移位和后发性白内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在直径撕囊口超声乳化治疗中,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囊袋收缩情况、人工晶状体移位和后发性白内障等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径撕囊口超声乳化术,因晶状体撕囊口偏小,会引起术眼晶状体囊袋收缩、人工晶状体移位、悬韧带破裂及后发性白内障。对患者术后视功能恢复有严重的影响,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直径撕囊口 白内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化疗和靶向药物在晚期老年非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非细胞肺癌的晚期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药化疗组和靶向治疗组,每60人。药化疗组患者采用单独的培美曲塞进行治疗,靶向治疗组患者采用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进行治疗。对于患者在采用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患者从开始治疗后的总生存期以及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考察。结果患者经过靶向药物治疗之后,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疾病控制率达到81.7%,明显高于药化疗组的55%;同时,靶向治疗组患者的总生存期也是要显著高于药化疗组,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靶向药治疗组患者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药化疗组为36.7%二者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药物对晚期高龄非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比药化疗具有更好的抗肿瘤效果,可以延长肿瘤患者的总生存期,更能够减少、减轻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在未来临床上具有极大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晚期高龄患者,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靶向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联合血常规对病灶直径<2cm发局灶球形肺炎(SLSP)患者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病灶直径<2cmSLSP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病灶直径≥2cmSLSP患者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为对照组,均行CT、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并比较CT、血常规检查病灶直径<2cmSLSP阳性检出率。结果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观察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WB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低于病灶直径≥2cm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血常规检查病灶直径<2cmSLSP患者阳性检出率91.30%高于单独检查52.17%、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联合血常规检查病灶直径小于2cmSLSP,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可为判断病情提供依据。

  • 标签: 单发局灶球形肺炎 病灶直径小于2 cm 血常规 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药治疗晚期非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我院近两年收治的68例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根据双盲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34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吉非替尼及厄洛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参考组较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药治疗晚期非细胞肺癌效果显著,近期效果良好,同时毒副反应较低,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吉非替尼 单药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效果 毒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分娩位难产应用徒手旋转胎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入院进行分娩的产妇中选取2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选取徒手旋转胎的方式进行胎方位调整,对照组选取胎吸引术进行胎方位调整,对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成功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的神经行为(NBNA)得分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自然分娩成功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与产后出血量,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新生儿NBNA得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徒手旋转胎的方式有利于帮助产妇减轻痛苦,从而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徒手转胎术 头位难产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培美曲塞、吉非替尼或多西他赛药治疗晚期非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一线化疗失败的的晚期非细胞肺癌(NSCLC)83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位培美曲塞组(24例)、吉非替尼组(25例)和多西他赛组(24例),分别接受培美曲塞、吉非替尼或多西他赛药化疗,观察3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中位生存时间(MST)和不良反应等,评估不同二线化疗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末次随访时间为2015年1月3日,83例患者存活27例,死亡55例;培美曲塞组客观缓解率(ORR)为20.8%,疾病控制率(DCR)为50.0%;多西他赛组ORR为25.0%,DCR为46.8%;吉非替尼组ORR为24.0%,DCR为56.0%;三组患者的ORR、DCR无显著性差异(P>0.05)。培美曲塞组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63±1.71)月,总生存期(OS)为(8.33±2.11)月;多西他赛组PFS为(5.51±1.82)月,OS为(8.54±1.45)月;吉非替尼组PFS为(5.51±1.82)月,OS为(8.16±2.07)月;三组患者的PFS、OS无显著差异(P>0.05)。培美曲塞、多西他赛组均以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多见,吉非替尼组以皮肤不适、结膜炎、口腔溃疡和腹泻多见。结论培美曲塞、吉非替尼或多西他赛药治疗晚期非细胞肺癌的效果相似,三类二线治疗的毒副作用各有不同。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培美曲塞 多西他赛 吉非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计压肠板托胎娩出法在位剖宫产取困难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2月剖宫产术中取困难者286例,采用压肠板助娩。结果286例徒手娩胎失败后,改用压肠板助娩成功280例,无新生儿产伤及死亡,无子宫切口下段撕延,产后出血无增加。结论剖宫产术中取困难时使用压肠板助娩,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且使用方例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取头困难 压肠板托胎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非细胞肺癌治疗中培美曲塞二钠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非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培美曲塞二钠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2个周期以上的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4/6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13/60)。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非细胞肺癌患者培美曲塞二钠药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培美曲塞二钠单药 老年非小细胞癌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药治疗老年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2013年本院收治的不能耐受或不接受化疗的老年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36例,给予吉非替尼药治疗,250mg/d,每月评估病情,治疗至患者出现病情进展或无法耐受不良反应。共随访2年,观察患者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个月时近期疗效评估显示36例患者中,未出现完全缓解者,部分缓解11例(30.6%),稳定16例(44.4%),进展9例(25.0%),总体疾病控制率为75.0%(27/36)。患者不良反应多为Ⅰ-Ⅱ度,其中,皮疹16例,腹泻11例,食欲下降7例,轻度恶心9例、乏力7例,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远期随访显示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8个月,1年生存率为52.8%。肝功能异常3例停药,保肝1周后功能好转,继续用药。结论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细胞肺癌患者效果良好,且安全耐受。

  • 标签: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夹层技术充填深层楔状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深层楔状缺损患者100例共251颗患牙,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即夹层技术组)50例124颗患牙,采用光固化氢氧化钙垫底后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对照组50例127颗患牙,仅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后两年复诊,对比修复疗效。结果研究组成功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86.6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层技术用于修复深层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楔状缺损 光固化氢氧化钙 光固化复合树脂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眼前段检查仪Pentacam和OrbscanII测量前房深度(ACD)、角膜缘白到白距离(WTW)的差异,分析二者的一致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近视患者72例(144眼),分别使用Pentacam和OrbscanII测量。两种仪器检测数据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数据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72例等效球镜为-2.0~-14.0D,平均-6.40±2.38D,Pentacam和OrbscanII测量ACD的平均值分别为3.22±0.255mm和3.13±0.253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172,p=0.000);测量WTW的平均值分别为11.66±0.340mm和11.46±0.306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570,p=0.000)。两种仪器测量的前房深度和角膜缘白到白距离均具有相关性(r=0.975,p=0.000;r=0.941,p=0.000)结论Pentacam和OrbscanII测量眼部无器质性疾病人群的前房深度和角膜缘白到白距离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entacam的测量结果略大于OrbscanII。

  • 标签: Pentacam Orbscan II 前房深度 角膜缘白到白距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位难产的鉴别要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64例初产妇位难产,观察其临床表现及分娩结局。结果本组64例位难产中,剖宫产63例,其中巨大儿、骨盆异常所致的盆不称28例,占43.8%。活跃期延长或停滞,伴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胎下降受阻35例,占54.7%。胎吸助产1例,占1.6%。结论发现产程异常时及时处理,可降低母儿不良预后。

  • 标签: 头位难产 剖宫产 分娩三要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推拿疗法在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录的15例鸣患者资料,对其临床推拿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对病人采取推、拿、提、捏、揉等手法治疗,治疗1个月后回访调查,统计治疗后头鸣症状恢复情况。结果持续推拿治疗1个月后,患者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10例症状治愈,4例效果显著,仅1例病况严重,延迟1个月治疗后恢复。结论中医疗法用于鸣治疗效果优越,值得推广。

  • 标签: 推拿 头鸣 治疗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位难产患者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31例位难产孕妇,对其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131例位难产孕妇有部分实施剖宫产,部分实施阴道助产;导致出现位难产的主要原因在于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位难产的出现会导致孕妇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等问题。结论位难产发病率一般较高,导致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并且很复杂,需要早期识别,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止。

  • 标签: 头位难产 孕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位难产的处理方法,降低头位难产率,提高产科工作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2013年2月一年间245例位难产的原因,临床表现,总结难产的处理方法。结果位难产是产科常见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尽早发现难产的原因,及时处理,能降低头位难产率及剖宫产率。结论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因素是决定分娩的四大因素,正确处理胎与骨盆的关系是处理头位难产的关键,可以减少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 标签: 头位难产 产程图 胎头吸引 剖宫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早期妊娠(妊娠前十二周)卵黄囊直径以及其最终妊娠结局。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检查的孕周为孕6周至孕11周的187例妊娠囊内卵黄囊直径进行测量,并追踪其胚胎发育情况,总结早期妊娠应用超声测量卵黄囊直径的临床意义。结果152例胚胎发育情况佳,卵黄囊直径分别为(直径用d表示,单位mm)1<d<=2共1例,2<d<=3共2例,3<d<=4共45例,4<d<=5共74例,5<d<=6共29例,6<d<=7共1例,7<d共0例;35例胚胎发育不良,卵黄囊直径分别为(直径用d表示,单位mm)1<d<=2共0例,2<d<=3共2例,3<d<=4共3例,4<d<=5共1例,5<d<=6共1例,6<d<=7共7例,7<d共15例,另有6例超声检查未见卵黄囊。结论早期妊娠(妊娠前十二周)应用超声检查卵黄囊直径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早期妊娠 超声检查 卵黄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角膜深层异物不同手术方法取出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期间内收治30例角膜深层异物患者详细资料,分析采用不同方法取出异物后的临床恢复效果。结果30例患者中,不同手术方法均顺利把异物取出,整体视力恢复情况良好。讨论对角膜深层异物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角膜深层异物 不同手术方法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非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80%以上,大多经过隐匿,确诊时约2/3的患者失去手术机会,总体5年生存率不超过15%,而可以手术的患者中,大部分都会复发,这部分患者大都经过术后一线化疗,二线治疗NCCN指南中多西他赛为标准治疗,但有效率不高,尤其其毒副反应较重,部分老年患者不能耐受,随着肺癌新的有效药物的研发应用以及综合治疗的进展,其治疗效果得以改善,尤其培美曲塞投入临床后,给老年患者带来了一个新的选择。本研究探讨培美曲塞药化疗治疗老年术后复发性非细胞肺癌(腺癌)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经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老年术后复发性非细胞肺癌(腺癌)患者36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中位年龄68岁。药治疗培美曲塞500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6例中完全缓解病例1例,部分缓解4例,稳定19例,进展12例,疾病控制率66.7%(24/36)。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3.4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下降、贫血和胃肠道反应。结论培美曲塞药治疗老年术后复发性非细胞肺癌(腺癌)疗效确切,耐受性较好。

  • 标签: 培美曲塞 老年 术后复发 非小细胞肺癌(腺癌) 疗效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