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2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颈肌前庭诱发源性电位(cVEMP)对于突发耳聋的应用价值,观察其引出率。方法选取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82例诊断为单侧突发耳聋的患者,分为伴眩晕组和不伴眩晕组,分别进行cVEMP检测,分析cVEMP的引出率。发病时以突聋不伴眩晕患耳为对照,患耳治疗1周后与发病前对比,分析前庭功能受损状况。结果治疗前,突聋伴眩晕组患耳和对侧耳的引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突聋伴眩晕组患耳与突聋不伴眩晕组患耳的引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突聋伴眩晕组患耳治疗前与治疗1周后的引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突聋患者可以通过cVEMP检测评估前庭功能,且对听力恢复预估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球囊 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突发耳聋患者继发良性的阵发性眩晕(BPPV)的发病因素。方法将我院耳鼻喉科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诊治的突发耳聋患者共计127例为研究样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所有患者的详细病例资料,分析相关发病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共计127例其中继发性耳聋者24例(18.90%),继发BPPV者中男性8例(33.33%),女性16例(66.67%)(P<0.05)。结论在突发耳聋继发BPPV患者中,女性、中年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听力损失严重者的比例较高,故据此推测继发于突发耳聋的BPPV患者相关发病因素为女性、中年、患高血压糖尿病、听力损失严重。采取手法复位的治疗效果较好,应尽早给予患者治疗。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BPPV 发病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高压氧治疗突发耳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高压氧治疗的94例突发耳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压氧治疗突发耳聋中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循证护理 高压氧 突发性耳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8例突发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高压氧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4%(49/5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07%(40/54),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耳聋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临床安全性好,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高压氧综合治疗 突发性耳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突发耳聋治疗中联用活血化瘀方、地塞米松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依据治疗方式,分64例突发耳聋患者为2组,31以地塞米松展开治疗为西药组,33例以地塞米松展开治疗的同时予以活血化瘀方药为中西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中西组总有效率是96.97%,与西医组的77.42%对比较高,且中西组听力、耳鸣、眩晕缓解的时间比西医组短,P<0.05。结论对于突发耳聋的治疗,以地塞米松展开治疗的同时予以活血化瘀方药可促进疗效的提升,使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得以缩短,可积极对此方案进行选用。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活血化瘀 地塞米松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突发耳聋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压氧治疗突发耳聋患者8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高压氧治疗突发耳聋患者中能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预防不良情况发生,同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高压氧 突发性耳聋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用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耳后注射联合治疗突发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突发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用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甲泼尼龙耳后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用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耳后注射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突发耳聋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会增加,值得临床进行应用推广。

  • 标签: 地塞米松 甲泼尼龙 耳后注射 突发性耳聋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巴曲酶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用于治疗突发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突发耳聋患者,分为基础组以及联合组,基础组接受常规治疗+巴曲酶治疗。联合组在基础组之上加入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基础组的78.05%,P<0.05。结论对突发耳聋患者实施巴曲酶和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听力缺损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巴曲酶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突发性耳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突发脑溢血患者中急救治疗措施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医治的患者(300例)当分析的对象,此次研究患者均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300例患者,经有效的急救治疗措施,98例患者痊愈,其概率是32.67%;184例患者病情好转,其概率是61.33%;12例患者因合并并发症死亡,其概率是4.0%;6例患者瘫痪,其概率是2.0%。结论在突发脑溢血患者中,有效的急救治疗措施应用效果确切,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且瘫痪概率、死亡概率均比较低。

  • 标签: 脑溢血 突发 急救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以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它已然成为全社会中各界领域或者人士所重视的一部分,而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建立机制的完善以及优化,这一内容就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次讨论,笔者依照疾控中心的职责和职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讨论怎样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提出几条本人的个人建议,期望能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的建立提供帮助。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机制 讨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政管理的实施作用价值。方法挑选出2016年9月到2017年6月我们目前所了解的大大小小的公共卫生事件共计60例,按照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否应用合适的医政管理进行分组,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施用医政管理,而研究组则利用医政管理来协调和控制整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率等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90.00%vs46.67%),两组总利用率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医政管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大,值得我们去实施。

  • 标签: 医政管理 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
  • 简介:摘要后发性白内障是白内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目前临床上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方法呈现多元化趋势,效果较为明显的NdYAG激光治疗是其中之一,现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然而,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的病理机制及手术治疗的术后并发症控制仍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术中并发症(角膜内皮细胞损伤、虹膜出血、人工晶体损伤等)及术后并发症(眼压高、葡萄膜炎、黄斑囊样水肿、黄斑裂孔等)仍严重影响着患者预后。因此后发性白内障治疗方式的研究仍需进一步进行。

  • 标签: 后发性白内障 研究进展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0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给予本组患者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分析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在给予患者个体化护理干预之后,结果显示,本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67%。结论给予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个体化护理干预模式之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效果,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并且患者能够深入了解到临床护理的重要性,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门诊输液患者的突发病情变化中急诊急救护理应用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在我门诊输液突发病情变化的患者(4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21例)、甲组(21例)。乙组是一般护理,甲组是急诊急救护理,总结输液不良结果、满意度。结果甲组输液不良率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总的满意度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患者的突发病情变化中,急诊急救护理可提高满意度、降低输液不良结果的发生率。

  • 标签: 门诊 输液 突发病情变化 急诊急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在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治疗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校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痛经的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疼痛、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了治疗护理效果和满意程度,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女大学生 原发性痛经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枢源汤治疗小儿原发性遗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遗尿患儿中选择5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给予枢源汤治疗,30天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3.08%),组间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枢源汤治疗小儿原发性遗尿临床效果优越,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原发性遗尿 枢源汤 中医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不同病程高频特发性耳鸣采用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方法的选择,并对耳鸣患者做长期的医疗效果访问。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比的探究方法,将本院收治的216例患有耳鸣的患者依据患病时间的长短分为三组,即急性期组、慢性期组和亚急性期组,对三组的耳鸣患者均随机的采取三种药物医治方法中的一种进行医治,即血栓通+地塞米松+红花黄色素,红花黄色素+血栓通,血栓通。整个医治过程21天。医治过程中分别于三个时间点对三组患者的治愈情况以及临床治疗信息进行初步的研究。结果医治结束以后,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急性期为70.0%(49/70),亚急性期为54.2%(39/72),慢性期为56.8%(42/74)。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针对不同病程高频特发性耳鸣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医治作用各有不同,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可以代为辅助治疗。

  • 标签: 耳鸣 随机对比方法 药物医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茧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接诊的15例原发性腹茧症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该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诊断与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行腹部X线平片、CT、B超检查,12例行消化道钡餐检查。检查结果提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小肠扩张,并伴有阶梯状气液平面。可以见到扩张后的小肠盘曲成团,被纤维包膜所包裹,纤维包膜密度明显大于周围组织,增强后包膜延迟强化。行消化道钡餐检查显示造影剂通过小肠缓慢,钡柱前进行态呈“M”形,而非正常的“Z”形,造影剂长时间不能排空。手术病理特征为小肠全部或部分器官被一层灰白色、致密坚韧的纤维膜所包裹,形状酷似蚕茧。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给予小剂量激素、生长抑素及静脉营养治疗后痊愈。患者在术后2~4d排气,术后4~6d拔除胃管,5~7d进食无渣营养粉,7~10d进全流食,10d后恢复正常饮食。所有患者经过治疗于术后10~14d康复出院。结论如果患者出现不明原因肠梗阻症状并伴有腹部包块,应考虑有原发性腹茧症的可能,诊断以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为主要依据,治疗方法采用以松解粘连为目的的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 标签: 原发性腹茧症 腹膜疾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选择我区的乡镇卫生院进行调查,旨在探讨和研究处理和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并提出一些管理的措施。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区的8个乡镇卫生院,这8个乡镇卫生院是随机选的。本次的调查需要8名工作人员来完成,这8个工作人员来自8个乡镇卫生院,每个单位1个工作人员,他们均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自己筛选。结果本次研究通过对应急制度建设的调查,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制度建设相对比较健全;我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人员资源配置能力较强;根据我市的政策,要大力培训有关流行病学的知识,培训人数要逐年增加,调査结果证实,我区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持续增强。我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管理措施整体比较完善和健全,但同时也发现了众多不足和急需完善的管理措施和对策。结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该不断完善和改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的能力,不但提升自身实力,造福人类,减少人们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制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管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疾病预防 控制 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能力 现状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诊断及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有效手段。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2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56例为接受厄贝沙坦片口服治疗的对照组,余下56例为接受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联合口服治疗的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64%(53/56),和对照组的80.36%(45/56)相比显著较高,且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患治疗后的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以及心率(次/mm)分别为124.32±13.23、81.23±11.72、63.82±12.18,和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低,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病患使用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可有效减少病患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病患 原发性高血压 厄贝沙坦 氢氯噻嗪 舒张压 收缩压 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