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突发耳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突发耳聋耳鸣患者60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组联合采用高压氧方法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纯音测听气导(30.52±0.61)dB、生活质量(93.41±0.64)分、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临床应将高压氧应用到突发耳聋耳鸣的治疗中,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听力及生活质量。

  • 标签: 高压氧 突发性耳聋耳鸣 纯音测听气导
  • 简介:摘要目的对突发耳聋患者采取心理干预联合耳部按摩的护理措施,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突发耳聋患者纳入此次研究中,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单一组患者采取心理干预,在此基础上联合组患者联合耳部按摩,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护理后联合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4.3%高于单一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77.1%(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耳部按摩对治疗突发耳聋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利于患者接受。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心理干预 耳部按摩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突发耳聋患者采用地塞米松和甲泼尼龙两种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在我院就诊的94例突发耳聋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听力水平复常时间和用药总时间、药物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8例(P<0.05);听力水平复常时间和用药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5%,高于对照组的72.3%(P<0.05)。结论突发耳聋患者采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的效果优于地塞米松,可以进一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缩短用药时间。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甲泼尼龙 地塞米松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初诊治疗突发聋(突聋)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单侧突聋患者随机分为2组,鼓室注射组(60例)除常规改善循环及营养神经治疗外,行鼓室注射地塞米松,隔日一次,连续治疗3次;全身用药组(60例)除常规治疗外予以静脉滴地塞米松,治疗10天,所有治疗结束1周后复查听力,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鼓室注药组总体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5.0%、18.3%、20.0%和36.7%,全身用药组总体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1.7%、20.0%、21.7%和30.0%,两组间疗效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注射地塞米松初诊治疗突聋与全身激素治疗的疗效相当,两者均可作为突聋的基础治疗。

  • 标签: 鼓室注射 突发性聋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突发耳聋伴耳石症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常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突发耳聋伴耳石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SAS评分、SD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较低(P<0.05)。结论突发耳聋伴耳石症患者采用整体护理进行干预,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负面情绪,还可提升生活质量,对改善治疗预后有着促进的作用。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耳石症 整体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全聋型突发耳聋患者接受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全聋型突发耳聋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纯音听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对于全聋型突发耳聋采取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全聋型突发性耳聋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突发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突发耳聋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静脉点滴银杏叶提取物(105mg,每日一次);连续2周。静脉点滴甲泼尼龙120mg,每日一次,3天后减为80mg,连续1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点滴脑苷肌肽注射液5ml,口服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天出院。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7%、9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突发耳聋对听力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脑苷肌肽注射液 突发性耳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干梗死诊断使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的30例脑干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为患者提供头颅CT、MRI、BAEP检查,对三种检查方式的阳性率进行分析。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BAEP检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此次研究中,BAEP检测的阳性率为83.33%,MRI检测的阳性率为56.67%,CT检测的阳性率为46.67%,BAEP阳性率要比其他两项检测方式高,三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Ⅲ波及Ⅴ波潜伏期(PL),Ⅰ~Ⅲ波及Ⅲ~Ⅴ波峰间潜伏期(IPL)延长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能够应用于脑干梗死患者的检查,其敏感性高,为早期诊断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信息,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干梗死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检测
  • 简介:摘要针对突发脑溢血患者的急诊内科救治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探讨。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突发脑溢血患者,根据患者的救治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流程神经内科救治,观察组患者进行急诊内科救治。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18%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突发脑溢血患者行急诊内科救治,救治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具有显著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突发脑溢血 急诊内科 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突发室颤的急救、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救心肌梗死突发室颤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急救以及护理后,57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有3例患者死亡,死亡原因是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强化急救心肌梗死突发室颤患者抢救、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急救心肌梗死 突发室颤 急救工作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近几年,国内各类大型环境破坏事故逐步增多,变成威胁到民众自身健康、毁坏生态环境相关的要素,已经极大地约束到了国内经济、社会的全方位进步。现阶段,国家已经迈进了突发型环境卫生一类事故的多发阶段。创建突发型环境卫生一类事故相应的紧急系统即构建健全、标准的城镇环境卫生一类系统的关键构成版块,还是考量城市内部基本设备层次与社会监管特性的关键标识。

  • 标签: 调研 突发环境公共卫生事件 问题
  • 简介:摘要自从2002年非典爆发以来,我国的甲型H1N1、禽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频繁发生,造成多数人群被普遍感染,对其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均产生严重威胁;故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再次成为国家卫生部门和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重点所在。本次研究则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的现状出发,结合国内外相关报道,对其应对策略实施分析,并做出综述。

  • 标签: 应急物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储备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急救护理在老年患者夜间突发哮喘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夜间突发哮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实施综合急救护理,对护理效果分析。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0%、96.67%,统计学有差异(X2=4.043,P<0.05),护理期间,两组患者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老年患者夜间突发哮喘予以综合急救护理,提高了护理有效率,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具体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患者 夜间突发哮喘 综合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本院30名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队护理人员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分析,探讨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对突发事件处置效率的影响。方法统计本院急诊科自2016年1月至12月处置突发事件成批伤员过程中分诊鉴诊、建立静脉通道、转运交接等环节的效率,并对全部参与事件处置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并于培训前后测评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评分,然后统计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处置效率,最终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干预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处置突发事件相关制度、知识和技能均得到提高,但通过两个月的培训,对护士建立静脉通道的效率无明显影响。结论护士的自我效能提高能够对护士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是影响突发事件处置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护士 自我效能感 突发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磁共振诊断,分析研究组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得准确率为90.24%。MRI成像特点,边界较为清晰,病灶呈现类圆形或不规则分叶状,平扫信号以T1WⅠ为主,病灶内坏死处为低信号,出血部位为高信号;T2WⅠ为不均匀高信号,坏死部位显示较高信号;增强扫描后,病灶组织得到明显强化,坏死组织无明显强化。结论原发性肝癌的磁共振诊断准确率高,能够充分反映肝癌病灶的相关特征,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磁共振 诊断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thoracoscopicsurgery,VATS)与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腋下小切口(video-assistedmini-thoracotomy,VAMT)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自发性气胸患者50例,随机分为VATS组和VAMT组,各2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肺不张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胸腔镜手术组在术后住院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VAS评分等指标上与VAMT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手术时间等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TS手术是未来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主流技术,但VAMT技术将会是VATS手术的重要补充。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VAM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分类、诊断及治疗。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0例原发性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乳头状腺癌26例,滤泡状腺癌7例,髓样癌4例,未分化癌2例,淋巴肉瘤1例,其中显效24例,有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结论对原发性甲状腺癌患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早期明确诊断,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可提高原发性甲状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腺瘤 病理分类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起源于卵巢上皮-间质细胞,卵巢性索-间质细胞,原始的生殖细胞及卵巢髓质的恶性肿瘤,统称为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本文旨在探讨卵巢恶性肿瘤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转移途径。

  • 标签: 卵巢肿瘤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改变 转移途径
  • 简介:摘要特发性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thrombocythe-mia,ET),亦称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为克隆性骨髓增殖性疾病,主要累及巨核系。本研旨在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以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突发传染病救治中实施护理应急管理的有效性。方法我院从2016年1月起建立了护理应急管理制度;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例突发传染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手指好的13例突发传染表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就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来说,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突发传染病的救治过程中,护理应急管理能够有效保证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应当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突发传染病 护理应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