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早产及早产儿死亡有一定的发病率,而早产的高危因素多样性。现对早产的高危因素作一综述。

  • 标签: 早产 早产儿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产后抑郁的检出情况,探讨影响产后抑郁的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011年收治的足月分娩的产妇626例,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于产后6周对产妇行问卷调查,分析产后抑郁检出率和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家庭经济条件差、缺乏母乳喂养、文化程度低和缺乏家庭支持是产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33、5.98、8.25和8.44,且随着OR值的增大,危险相关性随之增加。结论产后抑郁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针对性预防,对孕产妇加强产前检查及围产期精神、心理卫生保健,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 标签: 产后抑郁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可能影响医科院校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各种因素,以期从源头改善和提升临床实习质量。方法综合运用大样本问卷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临床专业学员实习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医学生的临床实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可能或多或少地影响学生们的实习质量。结论我们只要切实重视影响实习质量的各种因素,加以完善,则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实习质量,真正体现实习期的价值。

  • 标签: 实习质量 影响因素 实习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肾衰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2例急性肾衰死亡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率与年龄、急肾衰病因、脏器衰竭数目、并发症和透析与否等因素密切有关。结论一旦诊断明确,应立即予综合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也应积极治疗合并症、并发症。防治消化道出血及颅内出血。尽早、及时、充分血液净化治疗是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急性肾衰 死亡 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科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74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产前及产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74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中,伴有子宫宫缩乏力、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疤痕子宫、胎膜粘连、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贫血较多。结论孕期规律产检,将给予产前评估以及术前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很大帮助;宫缩乏力仍是导致产后出血主要因素,而疤痕子宫、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盘粘连等出血因素也需引起重视,对于育龄期女性应做好相应宣传,避免不必要宫腔操作,合理安排再孕时间。

  • 标签: 产后出血 出血因素 宫缩乏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了解妊娠合并梅毒影响因素及不同治疗时期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3~2014年我院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的所有妊娠梅毒孕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产妇基本情况、梅毒的临床分期、孕期治疗情况及妊娠结局等。结果调查的145例妊娠合并梅毒者,多数为潜伏梅毒,8例选择性人工终止妊娠,妊娠不良结局包括8例先天梅毒,7例死胎和10例新生儿死亡。结论妊娠合并梅毒临床上以潜伏期梅毒为主,在妊娠期尽早确诊并规范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妊娠合并梅毒 规范治疗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足月妊娠引产和自然临产的临床资料,探讨足月妊娠引产成功因素。方法共纳入260例单胎孕足月初产妇,引产组138例,自然临产组122例,两组的年龄、分娩孕周、头盆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对两组的分娩方式、剖宫产率以及不同宫颈条件对分娩方式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引产组宫颈评分越低,剖宫产率越高,引产组宫颈不成熟剖宫产率明显高于自然临产组(P<0.05)。引产组宫颈成熟剖宫产率与自然临产组无明显区别(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宫颈成熟足月妊娠有引产指征进行引产,可行有效,引产成功率高,无增加剖宫产率。

  • 标签: 足月妊娠 引产 宫颈成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发生产后大出血的150例产妇的出血因素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结论做好产前教育工作,严格产时及产后监护,对已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进一步促进了产妇的康复。

  • 标签: 产后出血 原因分析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胃癌根治术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手术的根治度并不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唯一因素。本文旨在探求胃癌根治术后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开发区医院2008年至2010年收治并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将数据输入SPSS13.0统计软件,通过比较1、3、5年生存率分析各项可能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病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50%、52.50%、45.0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方式、肿瘤最大径、Bor?rmann分型、联合脏器切除、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度以及临床分期与术后远期生存有关(P<0.05)。而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患者年龄、手术方式、肿瘤侵犯深度以及临床分期是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患者年龄、手术方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范围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强调早诊早治,施行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是提高胃癌术后生存率的关键。

  • 标签: 胃癌根治术预后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当今医院护理工作中存在影响护患的因素,找到防范护患纠纷的对策。方法分析因素护患沟通障碍的因素。结果加强护理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创造一个护患和谐沟通的环境和空间,尊重患者及家属需求及意见,才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促进护患的有效沟通,减少矛盾的发生。结论通过采用有效措施,护患关系能朝积极和谐的方向发展。

  • 标签: 护患关系 护患交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为改善医院中药调剂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本研究结合医院工作情况,对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中药房设施、工作人员上岗资格、调剂工作制度等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建议国家出台制订中药调剂质量标准制度,科学规范指导中药调剂工作,使调剂工作有法可依。只有提高中药调剂质量,才可向“以病人为中心、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模式转变。

  • 标签: 中药调剂质量 影响因素 规范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找出治疗以及预防产后出血的相关措施。方法用统计学方法对我院179例产后出血病例经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结论产后出血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虽然多数情况下有着不可避免性,但是可以通过重视产前保健、正确处理产程和加强产后观察,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 标签: 产后出血 保健 宫缩乏力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检验科进行健康体检者高血脂筛查情况及其探讨高血脂的危险因素,为高血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进行健康体检者为调查对象,采用手检分卡法和统计学方法(卡方检验)。结果①男、女高血脂症总检出率分别为42.57%和32.34%。②61~70岁组高脂血症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组,他们是高脂血症的易患人群。③不同年龄组、性别高脂血症的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胆固醇血症的检出率最高为18.08%,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检出率为11.91%,列第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检出率为7.39%,最低。三者的差异有显著性(χ2=12.79,P<0.05),且各型的检出率男性大于女性。④经Logistic回归分析,高脂血症危险因素是年龄、BMI、饮酒、高热能膳食摄入、吸烟。结论应针对35岁以上的人群进行高脂血症的预防,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对患者定期进行复检,追踪观察,以降低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控制或消除当地高血脂的危险因素,早发现、早治疗高血脂问题凾待解决。

  • 标签: 高脂血症 体检 检出率
  • 简介:摘要急诊护理工作性质特殊,患者入院时间紧迫,病情发展迅速,所以护理风险因素很多,而且近几年,医疗纠纷日益增加,既严重影响着正常医疗秩序也会影响社会稳定,使得医患双方的权益两败俱伤。本文对急诊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究相应的应对对策,提高急诊护理质量,从根本上降低医护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急诊 护理风险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稽留流产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1995年至2012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稽留流产的相关因素的文献,采用Meta分析综合定量分析最终纳入的文献。结果染色体异常(合并OR为2.84,95%CI为1.95~4.15),自身免疫性因素(合并OR为2.58,95%CI为1.90~3.50),感染因素(合并OR为2.97,95%CI为2.28~3.89),内分泌功能紊乱、激素水平的异常(合并OR为3.69,95%CI为2.52~5.36),基因与各种因子因素(合并OR为3.40,95%CI为2.56~4.53),环境因素(合并OR为1.90,95%CI为1.55~2.34),母体因素(合并OR为2.23,95%CI为1.90~2.61),情志因素(合并OR为2.23,95%CI为1.16~4.28)。结论染色体异常、自身免疫性因素、感染因素、内分泌功能紊乱、激素水平的异常、基因与各种因子因素、环境因素、母体因素、情志因素是稽留流产相关致病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稽留流产 致病因素 Meta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早期胃癌诊断的相关因素,了解各因素对诊断早期胃癌的贡献及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49例经病理确诊的早期胃癌病例的血清学指标(PGⅠ、PGⅡ、PGⅠ/Ⅱ、G-17)及蓝激光放大内镜下特点(病灶处是否存在边界线、是否存在微血管异常、是否存在腺管消失),并与同时期存在胃内病灶并进行内镜检查的98例非癌病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不同指标对早期胃癌诊断的价值及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血清PGⅠ、内镜下病灶处存在边界线、内镜下病灶处微血管紊乱、内镜下病灶处腺管消失存在明显差异,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PGⅡ、G-17较对照组有一定的差异。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PGⅠ水平、放大内镜下边界线有无和腺管是否消失为早期胃癌的独立相关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边界线的有无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最高。PGⅠ<66.62ng/L是诊断早期胃癌的最佳诊断临界值。结论PGⅠ、放大内镜下边界线有无和腺管是否消失为早期胃癌的独立相关因素,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提示意义。

  • 标签: 早期胃癌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放大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