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微格教学培训模式在护生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实习培训的护生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的带教培训模式;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创新性采用微格教学培训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护生出科成绩及带教满意度,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护生出科理论成绩为80.43±2.34,实践操作77.78±3.33,带教满意度为80%(40/50);观察组护生出科理论成绩为92.89±3.21,实践操作88.99±3.21,带教满意度为96%(48/50),两组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格教学培训模式在护生规范化培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提升护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度及操作能力,并提升带教满意度,提升医院的整体带教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微格教学 护生规范化培训 出科成绩 带教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常规检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及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尿常规检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尿常规检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影响因素,应引起重视。结论重视尿常规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可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尿液标本 血尿 白蛋白尿 尿pH 黏液丝 隐血试验 显微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带常规检查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女性患者临床资料,内容包括白带标本采集、白带常规检查方法、白带常规检查结果,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霉菌感染阳性率最高(44.00%),其次为细菌感染(26.00%)、混合感染(12.00%),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清洁度与致病微生物感染率呈正相关,即清洁度越差则感染阳性率越高。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各类妇科疾病临床特点及白带相应变化情况,及时对疑似患者进行白带常规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及临床疗效,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 标签: 白带常规 临床检查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方法对产妇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180例孕妇在我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产妇进行了护理。结果对术后产妇及新生儿采取正确的观察及护理,可以有效预防产妇术后的并发症和后遗症。180例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良好。结论采取剖宫产术后护理提高了母婴安全、健康保证。

  • 标签: 剖宫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情景模拟教学在PCCM(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教学中的优、缺点;方法确定PCCM情景模拟教学的病种、预备相关的设备和医护人员,设计演练脚本、制定评价的量化指标、项目,通过评分和参加者的讨论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情景模拟教学法在PCCM专科医师培训中有效;结论情景模拟教学虽有局限,但在PCCM专科医师培训中值得应用。

  • 标签: 情景模拟教学 PCCM 专科医师培训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的临床检验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查的84例患者的检查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组患者的血常规检验情况以及检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血常规作为临床常用的检验方式,其检测结果会受到来自血液标本、检验仪器、生理因素、检验人员等因素的影响。结论血常规可以为诸多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了保证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需要对血常规检验中标本采集、人员操作、检验仪器等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规范血常规检验中各项检验行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检测的价值。

  • 标签: 血常规 检验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早产儿血常规与足月儿血常规间的差异,有效指导早产新生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把剖宫产与阴道产的早产儿202例分为早产组,把足月产的新生儿305例作为足月产组,采集末梢血,然后进行血常规检查,比较血常规项目中的13项指标。结果在血常规值上,早产儿与正常足月新生儿是没有明显性别差异的;但是在血常规上,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有明显差异,除了红细胞计数早产儿与足月早产儿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的各项指标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在经过末梢血血常规检查时,检验结果是有一定的差异的,除了红细胞计数早产儿与足月早产儿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之外,其余的各项指标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所以我们对早产儿血常规与足月儿血常规的统计和比较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足月儿 早产儿 血常规差异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医院药学教学培训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我院药学本科学生及以上学历人员9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学生在对照组教学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教学培训模式,分析教学效果。结果对照组学生的实践操作得分、创新能力得分分别为(35.4±4.6)分,(29.5±3.9)分;观察组学生的实践操作得分、创新能力得分分别为(46.9±5.0)分,(44.6±4.4)分,与对照组组学生相比,观察组学生的实践操作得分、创新能力得分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化培训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本研究为临床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系统化医院教学 培训模式 探索实践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简要叙述患者化疗前和化疗期间的护理,以及对化疗药物的输注及药物反应预防等护理,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化疗效果。

  • 标签: 肿瘤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血常规的检查对于医生为患者进行病情的诊断以及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通过仪器以及人为操作,对血常规进行检查时,常常会受到许多的人为因素影响,本文就对血常规检查影响因素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血常规检查的意义和概念出发,对血常规检查过程当中人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说明,最后对血常规检查的一些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

  • 标签: 血常规 检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对小儿肺炎的发病机理和危害作了深入分析,指出了小儿肺炎护理的重点,以及在护理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标签: 小儿肺炎 吸痰 超声雾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液常规的临床检验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患者198例,对其展开尿液常规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尿液常规检验发现,198例患者中,糖尿病者94例,慢性肾炎者24例,尿路感染者19例,黄疸者4例,正常者57例。结论尿液常规检验可对各种肾脏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做出早期诊断,为临床诊断、治疗以及病情监护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尿液常规检验 临床诊断 肾脏疾病 泌尿系统疾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妇尿常规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进行尿常规检测的孕妇100例,观察孕妇尿常规检测结果。结果发现白细胞酯酶、隐血、酮体的阳性率比较高,隐血、白细胞阳性的标本定量检测中尿沉渣定量阳性率在70%以上。结论孕妇中发生尿路感染的情况比较多,孕期发生尿路感染的发病率高,因此需要对孕妇进行及时的尿常规检测,防止各项指标不正常的情况。

  • 标签: 孕妇 尿常规检测 结果
  • 简介:摘要血常规的检查对于医生为患者进行病情的诊断以及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通过仪器以及人为操作,对血常规进行检查时,常常会受到许多的人为因素影响,本文就对血常规检查影响因素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血常规检查的意义和概念出发,对血常规检查过程当中人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说明,最后对血常规检查的一些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

  • 标签: 血常规 检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为了提升护生上岗后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本文提出了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在护生实习前培训中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的应用优势。基于此,本文对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项目教学 护生 实习前培训 应用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常规检验中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应用效果。方法140例尿常规检验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化学法检验,试验组采用尿分析仪检验,比较检验效果。结果对照组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1.42%、57.14%、34.29%,与试验组42.86%、58.57%、32.86%基本相近,差异不明显(P>0.05);且两组检测方法检验尿常规3种指标的准确度均较高,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常规检验中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各二者联合使用可取得更佳的效果。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常规化学法 尿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分层次培训在重症医学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以及取得的培训效果。方法选择2012-2013年我院重症病房的25名护士作为培训对象,根据护士学历水平,工作经验、专业技术水平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然后针对性的对四个不同层次的护士人员开展培训。比较开展分层次培训之前的患者满意度以及医生满意度。结果重症护士培训前的医生满意度为75.56%,患者满意度为80.00%,经过分层次培训之后,医生满意度为93.33%,患者满意度为95.56%。两组比较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层次培训具有更好的针对性,使护理工作的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也因此让医生满意度以及患者满意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 标签: 分层次培训 经验 技能 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