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脏手术ICU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心脏手术ICU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负性情绪发生率、护理满意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脏手术ICU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有十分显著的护理效果,其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脏手术ICU患者 心理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性心脏患者心脏B超表现及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9例老年高血压性心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分组法将12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心电图进行诊断,观察组则应用B超进行诊断,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临床表现和特征。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左室肥厚检出率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左室增大、左房增大、主动脉扩张等检出率都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B超检查的准确率更高,在临床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心脏病 B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危险因素,以期能够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9月—2018年2月行心肺复苏术抢救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影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120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抢救患者中,抢救成功15例,成功率为12.50%。影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年龄<50岁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年龄≥50岁的;非心脑血管疾病心肺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脏骤停时间≤4min开始心肺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心脏骤停时间>4min;心脏骤停时间≤5min除颤成功率显著高于心脏骤停时间>5min除颤或未除颤患者心脏骤停时间>15min开始心肺复苏成功率非常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较多,患者年龄较高、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心脏骤停开始复苏时间、除颤时间等均是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针对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以切实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 标签: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松拮抗剂在心脏患者行非心脏手术麻醉恢复期的应用效果,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8例心脏病需行非心脏手术患者,根据非心脏手术麻醉恢复期肌松拮抗剂使用情况,分为观察组(新斯的明)和对照组(不使用肌松拮抗剂),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与之相仿(P<0.05),而拔管时间(5.36±1.49)min<(13.64±2.85)min和心肌收缩功能恢复时间(17.72±3.14)min<(47.75±5.06)min相对更短(P<0.05)。结论在心脏患者的非心脏手术麻醉恢复期使用肌松拮抗剂,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在安全性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 标签: 心脏病 非心脏手术 麻醉恢复期 肌松拮抗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导致病患出现临床症状的原因。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8月在本院心内科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16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双腔起搏器和单腔起搏器,并且针对病患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将其分组为有症状和无症状,其中,有症状组包括72例病患,无症状组包括88例病患。对其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尽管无症状组中的12例病患未出现不适的现象,但是,心电图和起搏功能不正常。10例病患发生了电极脱位或者是轻微脱位起搏功能障碍(外院植入2例)。有症状组中有2例病患发生了单腔起搏器心室电极脱位,4例发生了双腔起搏器心室电极脱位,3例发生了心房电极脱位,6例发生了轻微脱位;无症状组中3例病患的单腔起搏器电池耗尽,3例发生了双腔起搏器心房电极脱位,2例发生了轻微脱位。结论引发病患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出现临床症状的原因不仅包括起搏器系统障碍、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缺血,且还有未及时进行随访与优化起搏器参数,导致起搏器工作状态不佳的原因。

  • 标签: 心脏起搏器 临床症状 起搏系统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应用于风湿性心脏患者中的效果以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9例2014年4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风湿性心脏患者,并随机分为参照组(53例)和实验组(56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焦虑自测评分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就焦虑发生率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参照组10.71%vs.30.19%;就护理总满意度而言,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参照组92.86%vs.73.58%,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风湿性心脏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在改善心理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风湿性心脏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分析两组透析前后一般情况(体重、尿量、收缩压及舒张压);两组透析前后心脏指标。结果两组透析前一般情况(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红蛋白)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透析后一般情况(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红蛋白)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透析前心脏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透析后心脏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室射血分数)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指标,提高对体内尿毒症毒素的清除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心脏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脏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1000例于我院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成人患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7月—2018年7月,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50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重症监护室护理,实验组行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睡眠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睡眠长度、深度睡眠、早醒、睡眠中断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心脏手术患者发生睡眠剥夺的因素较多,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心脏手术 睡眠剥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05月—2018年05月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6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基础上开展延续性护理。结果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延续性护理之后,能够大大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延续性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心脏搭桥术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82例行心脏搭桥术患者按照是否给予优质护理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康复以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保健知识、康复相关知识以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行心脏搭桥术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有效增强患者相关康复基础知识,改善个体生活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心脏搭桥术 康复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进行观察,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之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n=40)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n=40)则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能够进一步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 手术后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在急诊疑似心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110例疑似心脏疾病患者,进行急诊床旁超声的心动图监测,结合临床诊断结果分析超声心动图的资料。结果急诊床旁超声检出的阳性患者107例,床旁超声诊断的阳性率97.27%,当中93例患者超声诊断心血管异常,9例患者超声诊断胸腔积液,5例超声检测未见有异常。结合临床的诊断结果,超声诊断相符心脏疾病79例,诊断符合率为74.3%,其余31例患者均经过修正或者改变临床的诊断决策结果。结论急诊床旁超声在急诊疑似心脏疾病患者中的诊断以及鉴别中提供了相对快捷、安全且可靠的资料,急诊床旁超声具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急诊床旁超声 疑似心脏疾病 应用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脏外科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危险因素与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8年9月期间的心脏外科ICU中失禁相关性皮炎高风险患者共8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针对患者临床特征和失禁相关性皮炎关系展开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经分析80例心外科术后失禁相关性皮炎高风险患者资料发现,其中50例患者发生了失禁相关性皮炎,独立危险因素为昏迷、组织缺氧、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发热。结论心脏外科ICU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组织缺氧、发热与昏迷与失禁相关性皮炎存在紧密联系,因此要降低失禁相关性皮炎的发生率,就必须正确认知其危险因素以及采取对应的预防护理措施。

  • 标签: 心脏外科 失禁相关性皮炎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高血压性心脏患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依照乱数表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6月—2018年2月所收高血压性心脏患者80例进行对比研究,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另4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二者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其收缩压、舒张压、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以上可知,在高血压性心脏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模式有助于优化用药效果,明显降低患者血压,同时减少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综合护理 高血压性心脏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使用彩超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先天性新生儿心脏病患儿共1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螺旋CT进行检查,观察组使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将两组患儿的诊断情况以及患儿预后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心内畸形检出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心外畸形检出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患儿后期死亡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的诊断中,通过彩超检查具有显著的效果,对心内畸形的检出率更高,有效的改善患儿的预后,在临床诊断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心脏病 心脏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全员全方位健康教育模式在机械性心脏瓣膜置换术(MHVR)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住院收治的行MHVR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HVR治疗。根据健康教育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一天焦虑抑郁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监护室治疗时间,出院时自理能力及出院后一月生存质量。结果新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负性心理情绪评分较对照组下降P<0.05,监护室治疗时间干预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自理能力干预组较对照组提高P<0.05,出院后一月干预组生存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提升P<0.05。结论全程全员全方位健康教育模式可改善MHVR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缩短监护室治疗时间,提升患者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机械性心脏瓣膜置换术 全程全员全方位健康教育模式 焦虑 抑郁 自理能力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波动特点及心脏结构功能。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7月到2016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科、心内科收治的确诊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单纯高血压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匹配(如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血脂、血糖、肌酐、尿素)。患者行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比较两组的血压波动差异。行心脏彩超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变化。结果在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肌酐、尿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的情况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24h动态血压中平均收缩压(SBP)、平均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昼夜平均血压、昼夜脉压(PP)均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昼夜勺型/本组患者数比例低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较单纯高血压组心脏结构、功能发生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左室舒张末期壁厚度、心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观察组的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24h动态血压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脉压、昼夜平均血压、脉压均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昼夜勺型/本组患者数比例降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发生明显变化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左室舒张末期壁厚度、心左室末舒内径明显高于对照组,射血分数下降。提示合并冠心病组的血压控制不佳及波动加大,出现了左室顺应性的下降及功能改变。所以,通过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的变化和心脏彩超的变化可以对高血压患者的冠心病风险进行预测和及时干预治疗。

  • 标签: 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 左室肥厚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室护理风险及控制措施。方法在2014年10月—2018年4月这段期间内,选择我院收治的4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24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路径设为对照组,24例应用手术室护理风险分析和控制措施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入院时,两组的SAS评分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出院时,观察组的SAS评分比对照组低。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气道风险、穿刺肿胀、皮肤压疮的比较上,实验组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中,术室护理风险分析和控制措施能够明显的强化护理效果,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先天性心脏病 手术室护理风险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风湿性心脏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风湿性心脏患者58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9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29例患者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均比护理前显著降低,其中研究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其中研究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模式在风湿性心脏患者护理中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风湿性心脏病 生活质量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再入院的优质护理措施,减少再入院率。方法对68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再入院后实施严密的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心理疏导、皮肤护理、安全护理、饮食指导、指导休息与活动、强化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等优质的护理措施。结果有效67例,有效率98.53%。结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再入院后采取优质护理能有效缓解心力衰竭的症状,促进早日康复,减少再入院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护理 再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