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前应用ZEEK血栓抽吸导管行冠脉内血栓抽吸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符合急诊PCI介入指征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56例,使用ZEEK血栓抽吸导管在PCI术前行血栓抽吸,观察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和临床预后。结果血栓抽吸后TIMI2级及以上血流比例、无复流或慢血流现象发生率及出院前EF平均值与文献报道一致。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前应用ZEEK血栓抽吸导管能有效地清除冠脉内血栓,改善心肌组织灌注,可以改善术后心脏功能,并且不增加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抽吸 心肌再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在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到我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特殊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度、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经过围术期护理干预后,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及心功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肺复苏术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急诊PCI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行急诊PCI介入治疗的6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介入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焦虑状态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周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PCI介入治疗成功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心理干预 急诊PCI治疗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时间及其延误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患者资料,并采用Logistic分析延误因素。结果胸痛程度、胸痛病史与院前时间延误相关(P<0.05),首次心电图时间、医患沟通时间、转运导管室时间与院内时间延误相关(P<0.05)。结论胸痛程度和症状是否间断是影响患者及时就诊的主要原因,首次心电图记录、医患术前沟通和转送导管室等时间是延长门-球时间主要因素。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时间 延迟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将中山市人民医院于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按临床路径CNP进行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健康知识掌握、行为改变、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是自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后一种创新的治疗科技。一种发展了近30年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因为对患者的伤害小,避免了开腔手术所带来的大面积创伤及感染,目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地应用。现在很多人对健康的认识和追求在慢慢提高,逐渐成为冠心病第一选择的治疗手段则是介入治疗。本文主要介绍两种介入治疗的常用技术以及手术的过程以及手术后的护理,对于了解和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之后,通过再灌注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40例患者,40例患者通过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之后,有24例患者进行再灌注发生心律失常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及护理措施,并对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结果24例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患者,均通过及时、并具有针对性的治疗以及护理之后,没有1例患者发生死亡,所有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均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对进行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之后,通过再灌注,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 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5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及时周密的急诊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以及对并发症的及时有效处理。结果15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完成手术,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改善。结论及时周密的急诊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以及对并发症的及时有效处理是介入治疗护理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诊介入治疗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42例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心脏收缩功能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48%,与对照组的66.67%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缩短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急诊介入治疗 急性左心衰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与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46例AMI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在基础治疗上观察组给予PCI治疗,对照组实施静脉溶栓治疗。对两组的血管开通率、LVEF水平、病死率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及对比。结果观察组血管开通率为95.65%,病死率为4.35%,术后LVEF水平为65.41±12.3,对照组血管开通率、病死率和术后LVEF水平分别为65.22%、34.78%和50.90±9.72,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2例反复室性心率失常,对照组发生1例血尿及1例反复室性心率失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8.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经急诊PCI治疗,疗效好,血管开通率高,可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皮冠脉介入术 急诊 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痛中心运作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2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急诊常规救治流程,观察组在胸痛中心运规范化流程下进行诊治。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别为(58.64±9.62)min、(7.25±1.12)d、(5624.21±110.32)元,均少于对照组的(104.35±16.32)min、(9.73±2.14)d、(7428.36±150.45)元,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PCI成功率分别为94.64%、97.32%,高于对照组的78.70%、69.44%;且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院内死亡率为0%、0.89%,低于对照组的4.63%、6.48%,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痛中心运作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实施效果显著,可进行推广。

  • 标签: 胸痛中心运作 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AMI患者128例,均行急诊PCI,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6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直接行PCI的6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水平(TIMI分级)、心肌灌注水平(TMP分级),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住院期间再梗死、梗死相关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发生率、30d内的死亡率、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水平、心肌灌注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而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率则明显减少;观察组在住院期间再梗死、目标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发生率、30d内的死亡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行急诊PCI过程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明显减少慢血流、无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病死率,改善近期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 介入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心脏介入治疗是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之外的一种新的治疗技术。掌握心脏介入治疗病人的护理要点,通过对心脏介入治疗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真正使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疗效,早日恢复健康。

  • 标签: 心脏介入治疗 治疗技术 护理
  • 简介:摘要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诊断时近70%无法手术切除,预后差。超声介入治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延长生存期,进而改善预后。

  • 标签: 肝癌 超声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对35例确诊的肺癌,并无法手术的中晚期肺癌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然后注入化疗药物,部分患者使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治疗,观察改善情况,后1—3个月后复查cT观察肿瘤变化。结果肿瘤减小,咳嗽、胸痛、咯血、胸水等症状缓解。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具有创伤小,效果确切等优点,是治疗肺癌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 标签: 支气管动脉 介入治疗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脏急诊介入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观察及护理配合。方法择取2013.05-2014.05期间在我院接受心脏急诊手术治疗的37例患者,针对其临床护理观察及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探析。结果本组37例患者经心脏急诊介入手术治疗中,30例患者直接进行介入治疗,7例患者由于病情变化无法进行急诊介入治疗而择期手术。全部患者均治疗成功,仅有3例患者术中出现并发症。结论心脏急诊介入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严格周密的护理观察及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减少临床并发症的产生。

  • 标签: 心脏急诊介入手术 观察 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行急诊冠脉的介入治疗后,对患者冠脉的事件发生率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2月份到2016年12月份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和介入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介入组患者采取急诊冠脉的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介入组患者总冠脉的事件发生率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明显比常规组低,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行急诊冠脉的介入治疗后,可以降低患者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冠脉事件 急诊冠脉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介入术中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86例,其中应用抽吸导管和替罗非班后行PCI组46例,常规PCI对照组40例。观察2组的造影结果、术后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发病距血管再通时间、术后2小时ST段回落>50%和心肌酶学峰值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梗死相关血管(IRA)无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明显好于对照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再梗死、再次靶血管重建)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可减少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可改善术后心脏功能,并且不增加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抽吸导管 替罗非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月100例行择期介入手术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介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护理能够有效提升脑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并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介入护理 脑血管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