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建立适用于人心肌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及鉴定的技术方法。方法从将进行心脏手术患者体内取右心耳组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消化分离细胞,再通过差速贴壁分离法收集心肌成纤维细胞,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进行培养并传代,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心肌成纤维细胞基本形态特征的变化,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Ⅷ因子(VWF)抗体对细胞进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荧光鉴定显示,成功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纯度达95%以上。结论胰蛋白酶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分离法及免疫荧光鉴定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人心肌成纤维细胞培养方法。建立了一种纯度较高且保存了成纤维细胞自身增殖能力特点的人心肌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模型。

  • 标签: 心肌成纤维细胞 原代培养 胰蛋白酶消化法 差速贴壁分离法 免疫荧光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在人肝癌HepG2细胞内可稳定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VEGFR3片段,克隆至pBABE-puro质粒,构建重组质粒pBABE-puro-VEGFR3,经PCR、酶切、测序等验证后,体外与PIK包装质粒共同转染293FT细胞,获得携带VEGFR3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人肝癌HepG2细胞,获得转入VEGFR3的HepG2细胞,通过QPCR和Westernblot进一步验证VEGFR3在HepG2细胞内的表达。结果①获得携带VEGFR3基因的重组质粒pBABE-puro-VEGFR3和人肝癌细胞株HepG2-pBABE-puro-VEGFR3;②Q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到VEGFR3在靶细胞HepG2-pBABE-puro-VEGFR3中的稳定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VEGFR3基因的人肝癌细胞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逆转录病毒 载体 HepG2细胞
  • 简介:摘要靶向药物临床治疗已经十年余,EGFR-TKI同化疗药物一样面临耐药的问题,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在其耐药方面的作用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可能该文围绕EMT基本特征、EMT与肿瘤耐药的关系、EMT在EGFR-TKI耐药过程中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综述。

  • 标签: 上皮间质转化 肿瘤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人附睾蛋白4(HE4)与肿瘤标记物CA153、CA125的水平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卵巢癌患者48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54例,同时检测60例健康体检女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三组标本的VEGF、HE4、CA153和CA125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卵巢癌患者的VEGF、HE4、CA153和CA125含量明显高于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和健康体检女性(P<0.05)。良性卵巢肿瘤患者VEGF、HE4、CA153和CA125水平与健康体检女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HE4、CA153和CA12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VEGF、HE4、CA153和CA125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卵巢肿瘤诊断的灵敏度,对卵巢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卵巢肿瘤 VEGF HE4 CA153 CA125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出血采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1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脑出血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对照组采取胞磷胆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4天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7天及治疗后14天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4天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7天及治疗后14天的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GF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出血 神经生长因子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金因肽喷雾剂)治疗婴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将171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病毒、退热、补液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外喷金因肽喷雾剂,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症状改善、用药安全性等方面的异同。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61%,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疼痛改善时间、流涎消失时间、疱疹溃疡愈合时间、总病程等方面均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缓解婴儿疱疹性咽峡炎症状及促进疾病恢复方面效果显著,使用方便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疱疹性咽峡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内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对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后血肿灶周围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不同剂量之间的差别。方法雄性SD大鼠,采自体血(50μl)注入右侧尾状核制作脑出血模型。根据不同注射剂量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Control组)、0.5ug-NGF组、1.0ug-NGF组、1.5ug-NGF组。各组分别通过颅内原位注射等体积(2ul)生理盐水、NGF0.5ug、NGF1.0ug、NGF1.5ug。治疗一周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ND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血肿周NEURON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①NDS评分颅内注射不同剂量NGF组与单纯注射生理盐水的脑出血组相比,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1.0ug-NGF组及1.5ug-NGF组最为明显,而这两者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②Neuron阳性细胞数颅内注射不同剂量NGF组与单纯注射生理盐水的脑出血组相比,血肿灶周围的Neuron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1.0ug-NGF组及1.5ug-NGF组增加明显,而这两者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①颅内注射NGF能够改善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及血肿灶周围神经元的损伤;②高剂量NGF治疗效果优于较低剂量。

  • 标签: 脑出血 神经生长因子 颅内注射 不同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GF-β1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胆道外引流术后胆总管中的表达。方法监测对照组(假手术组)、梗阻性黄疸大鼠术后3天、6天、9天胆道外引流2天后共计3个时问点取大鼠梗阻段胆管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胆道损伤引流后不同时期的表达强度。结果胆总管完全梗阻的情况下,胆道外引流进行的越早胆管壁的TGF—β1表达量下降的越快。结论胆道损伤梗阻后,如不及时行手术外引流干预,胆道损伤程度会逐渐加重,可能导致胆道不可逆损害。

  • 标签: TGF-&beta 1 梗阻性黄疸 胆道外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高原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检查将居住于海拔2500~4250m的高原地区常驻人群分为四组健康对照组(无肺动脉高压,a组)、轻度肺动脉高压组(b组)、中度肺动脉高压组(c组)、重度肺动脉高压组(d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检测68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HIF-1α、VEGF浓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b组、c组及d组血清HIF-1α及VEGF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肺动脉高压患者随肺动脉压力的升高HIF-1α及VEGF浓度增高,肺动脉压力高低与血清HIF-1α及VEGF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628及0.536,均P<0.01)。结论血清HIF-1α、VEGF与高原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及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高原肺动脉高压 缺氧诱导因子-1&alph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EpCAM、VEGF-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胃癌的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EpCAM和VEGF-C的表达。结果EpCAM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38%和23.3%,两者差异有显著性。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VEGF-C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44%和26.39%,两者差异有显著性。VEGF-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胃癌癌组织中EpCAM与VEGF-C表达的相关性呈正相关性(P<0.05,r=0.248)。结论EpCAM及VEGF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 标签: EpCAM VEGF-C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健康体检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化学显色法测定了220例健康人、260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TSGF含量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TSGF含量及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结论TSGF检测具有较高敏感性、相对特异性,在健康体检中有助于早期恶性肿瘤筛查。

  • 标签: TSGF 恶性肿瘤 健康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GrowthFactorI,IGF-Ⅰ)与2组不同人群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25例正常妊娠、35例早期自然流产、19例多囊卵巢综合症(polysysticovarysyndrome,PCOS)自然流产患者血清中的IGF-Ⅰ水平。结果流产组IGFⅠ的浓度为115.4±12.5μg/L,正常妊娠组为129.6±11.3μg/L,PCOS流产组IGF1的浓度159.9±8.5μg/L,流产组检测结果低于正常妊娠组,PCOS流产组检测结果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1的表达在不同流产人群作用不一,有待近一步研究。

  • 标签: 自然流产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多囊卵巢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生血丸联合造血生长因子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Ⅲ度,Ⅳ度)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之间经临床病理学诊断、免疫学分型确诊为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200-400?g/d,白细胞介素11(IL-11)皮下注射1.5/d,同时口服生血丸(我院自制制剂)2粒每次,每天3次,用1-2周,具体停药时间按外周血细胞恢复情况;对照组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齐鲁制药)皮下注射200-400?g/d,白细胞介素11(齐鲁制药)皮下注射1.5㎎/d,用1-2周,具体停药时间按外周血细胞恢复情况,记录骨髓抑制恢复正常的时间,对两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白细胞恢复正常范围所需时间统计学分析P<0.0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血小板恢复正常范围所需时间统计学分析P<0.0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生血丸联合造血生长因子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具有协同作用,疗效明确,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化疗后重度骨髓抑制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生血丸 造血生长因子 恶性肿瘤 骨髓抑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炎性肌纤维细胞瘤(IMT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病理诊断为IMTs的临床资料、免疫组化、光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研究。结果患者以声带肿物就诊,病理确诊IMTs,免疫组织化学Vimentin(+)、SMA(+)、Desmin(+)。结论IMTs诊断依赖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临床资料,IMTs以根治性切除为原则

  • 标签: 喉肿瘤 喉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临床病理
  • 简介:摘要过继免疫治疗方法是目前肿瘤生物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ells,CIK)是继LAK、TIL、CD3AK细胞之后,具有细胞增殖能力高、肿瘤杀伤能力强等特点的新一代过继免疫抗肿瘤细胞,可有效杀灭患者术后和放化疗后体能残留的微小病灶,具有特异性强、适用性广、副作用轻等优点。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是已知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在抗原递呈、识别及T细胞激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DC联合CIK进行免疫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具有针对性、全面性、持久性、彻底性、广泛性、安全性等优势,能准确、高效的杀伤肿瘤细胞。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简单综述。

  • 标签: CIK细胞 DC细胞 生物学特性 肿瘤过继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ITF通过诱导肠上皮细胞移行,促进损伤后肠道黏膜的快速修复,在维护肠黏膜的完整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主要机制为ITF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β-连环蛋白与E-钙黏蛋白的表达,使β-连环蛋白磷酸化,削弱β-连环蛋白和E-钙黏蛋白的交联,干扰细胞间黏附,从而促进细胞移行。

  • 标签: 肠三叶因子 肠上皮细胞 细胞移行 保护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剂对深II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试验组52例创面使用rhGM-CSF凝胶剂,对照组39例使用安慰剂。观察其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深II度创面愈合时间为(17.3±1.6)d,较对照组(21.6±1.4)d明显缩短(p<0.01)。试验组10、14、21、28d的平均创面愈合率分别为20.1%、59.8%、89.6%和99.8%,均高于对照组12.4%、40.9%、76.3%和95.3%(p<0.01)。未见与受试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rhGM-CSF凝胶剂能促进烧伤患者II度创面愈合,并且有一定的安全性。

  • 标签: 烧伤 创面愈合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重组
  • 简介:摘要尖锐湿疣(CA)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STD),传染性强,严重威胁人群健康;CA患者在外周血中检测到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T淋巴细胞亚群,CA的发病不但取决于HPV感染的数量,而且与细胞免疫学关系密切。

  • 标签: 尖锐湿疣 细胞因子 免疫调节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高脂饮食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的血脂和主动脉Toll样受体4影响。方法建立高脂饮食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给药16周后测定血浆胆固醇;处死动物后采用Real-timePCR观察家兔主动脉Toll样受体4的表达。结果阿托伐他汀对家兔胆固醇的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降低主动脉中Toll样受体4的表达。结论阿托伐他汀不仅可以显著降低血浆中的胆固醇,而且可以下调Toll样受体4的表达。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阿托伐他汀 Toll样受体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IL-6、IL-23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5例活动组RA患者、35例缓解组RA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清IL-17、IL-6、IL-23的水平,并分析它们与活动度和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RA活动组和缓解组血清IL-23、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RA活动组与缓解租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组与缓解组血清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RA缓解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血清IL-17、IL-6和IL-23水平分别与DAS28评分、CRP、ESR,DAS28评分、RF、CRP、ESR和DAS28评分、ESR相关(p<0.05)。RA患者血清IL-17、IL-6和IL-23水平之间互为正相关关系。结论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IL-6、IL-23均在RA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可作为RA活动参考指标。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Th17细胞 IL-17 IL-6 IL-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