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实施过程与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在本科贯彻执行早期下床活动的23名长期卧床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早期下床活动的护理与干预,观察干预后的效果。结果23例患者中除2例患者因病情恶化最终家属放弃出院外,5名患者病情平稳后转当地医院继续治疗并最终康复出院,其余16名患者均顺利转出ICU在普通病房继续接受治疗,最终顺利出院。所有患者下床活动期间未发生脱管事件,未发生因下床活动导致需要紧急抢救。结论重症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实施与护理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改善病人的生理机能和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重症患者 早期下床活动 实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指导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早期活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0月本院重度心力衰竭患者60例,依据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指导进行早期活动,对照组常规保证卧床休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P<0.05。结论指导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早期活动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重度心力衰竭 早期活动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影响妇科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妇科手术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各56例。对照组均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将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接受相应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2.3±0.5)d,显著性少于对照组的(4.2±0.6)d(P<0.05)。结论针对妇科术后患者积极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解除影响早期下床活动的相关因素,有助于缩短手术恢复期,对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妇科手术 早期下床 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于剖宫产术后患者早期离床活动的影响作用。方法对照组产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术后阴道出血量、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尿潴留率以及离床活动的时间等均少于或低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是97.92%,而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仅为87.50%,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产妇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有助于产妇术后尽快离床活动,并促进产妇快速康复,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快速康复 护理 离床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8%,与同期对照组8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至关重要,它虽然不能改变疾病本身带来的损害,但是可以通过锻炼增强肢体功能,让患者可以充满自信,显著提高疗效,从而摆脱疾病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尽快回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负担,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早期康复治疗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龋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早期的釉质龋主要表现为牙面出现白垩色病损,其主要病理表现为釉质表层相对完整而表层下脱矿严重1。在正常釉质中存在一个矿化程度高的表层结构,该结构厚度约为30μm,釉柱少但排列更加紧密,同时较下层釉质具有更强的抗酸性。在早期釉质龋发生时,相对完整的表层也并非真的完整。釉质表层上出现直径约0.1~0.5μm的微小孔隙,这些孔隙直达釉质深层,相互交错形成网状系统,为酸的扩散、矿化物的进出提供了通道。

  • 标签: 龋病 早期釉质龋 侵入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早期胃癌诊断的相关因素,了解各因素对诊断早期胃癌的贡献及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49例经病理确诊的早期胃癌病例的血清学指标(PGⅠ、PGⅡ、PGⅠ/Ⅱ、G-17)及蓝激光放大内镜下特点(病灶处是否存在边界线、是否存在微血管异常、是否存在腺管消失),并与同时期存在胃内病灶并进行内镜检查的98例非癌病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不同指标对早期胃癌诊断的价值及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血清PGⅠ、内镜下病灶处存在边界线、内镜下病灶处微血管紊乱、内镜下病灶处腺管消失存在明显差异,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PGⅡ、G-17较对照组有一定的差异。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PGⅠ水平、放大内镜下边界线有无和腺管是否消失为早期胃癌的独立相关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边界线的有无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最高。PGⅠ<66.62ng/L是诊断早期胃癌的最佳诊断临界值。结论PGⅠ、放大内镜下边界线有无和腺管是否消失为早期胃癌的独立相关因素,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提示意义。

  • 标签: 早期胃癌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放大内镜
  • 简介:摘要由于肺腺癌的高异质性且其病理性进展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因此识别驱动早期肺癌进展基因较为复杂。本团队根据Noguchi病理分类将246例早期肺腺癌组织分为A-F型,发现NoguchiC型存在C1和C2两种子分类,并指出C1型存在肿瘤进展为侵润性组织的关键性证据。本实验运用下一代测序技术证实了C1、C2病理子分类的存在且发现ERBB2,SMAD4,AKT1和TP53基因在早期肺部侵润性病变过程中具有驱动意义。

  • 标签: 驱动基因 肺腺癌 Noguchi分类 下一代基因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宫外孕超声诊断的特点及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自2017年6月—2017年12月32例宫外孕超声图像。结果32例明确诊断宫外孕30例,诊断符合率93%,其中,未破裂型8例(占25%),流产型16例(占50%),破裂型5例(占16%),陈旧性1例(占3%),误诊、漏诊2例(占6%),以上病例均经本科反复追综观察及上一级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结论超声可以明确宫外孕的部位、大小、有无破裂出血,确认率高,可重复性强,优于其它辅助检查,对于早期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更多可靠信号。

  • 标签: 超声 早期 宫外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胃肠复苏和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34例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以及38例接受早期胃肠复苏和肠内营养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排气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排气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肠复苏和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胃肠复苏 肠内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护理干预超早期静脉溶栓并发症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7月期间的80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平均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如病情健侧,用药指导等),对于观察组患者下去早期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出血并发症进行观察比较。包括穿刺部位是否出现皮下淤血、皮下点状出血、患者的牙龈出血、一次性血尿等现象的观察。结果观察组的出血并发症现象发生率要较大的低于对照组,存在一定比较差异,两组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的静脉溶栓得到有效的治疗,对患者的出血并发症有着较强的预防效果。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早期护理干预 静脉溶栓并发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在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中进行便秘护理,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脑卒中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取常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24例,在早期康复护理中加入便秘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66.67%,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中进行便秘护理能够改善患者便秘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便秘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截肢术后早期护理康复锻炼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创伤性截肢患者40例进行分析,将40例患者分为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烦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为两组患者采取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评估,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截肢手术的患者采取早期康复锻炼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稳定心理情绪,从而获得较好的康复效果,达到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截肢 手术治疗 早期护理 康复锻炼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2例。结果1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过西医方法和中医电针方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12例病例全部治愈,住院天数6~12天,平均治愈天数9天,其中有8例病例在使用电针后24小时内开始排气排便。结论电针干预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电针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维生素D与早期不良妊娠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4月收治的98例孕妇,分为不良妊娠组和正常妊娠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维生素D数值差异性和孕早期不良妊娠结局。结果不良妊娠孕妇维生素D缺乏量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孕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妊娠组稽留流产35例,自然流产发生14例;正常妊娠组人工流产39,继续妊娠10例;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是两组患者在孕早期疾病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论是正常孕妇还是不良妊娠孕妇都存在缺乏维生素D情况,但是不良妊娠孕妇维生素D缺乏量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孕妇,因此需要注重不良妊娠孕妇维生素D补给,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维生素D 早期不良妊娠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相关护理内容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进行为肿瘤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选择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照组患者选择肠外营养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肿瘤术后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更更快恢复肠道功能,并且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胃肿瘤 早期肠内营养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在对中风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早期康复方案对其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对我院该症患者进行选取,选取的总人数为52人,选取的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4月,采用平均分配的方式将这52名患者分成两个小组,其中一个小组命名为对比组,另一个小组命名为研究组。在发现症状后,给予病患康复护理,研究组的护理时间为48h内,而对比组的护理时间则为48h外。统计并分析两个小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指标对比中,研究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比组,两个小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护理效果对比中,研究组护理有效的总概率为92.31%,远高于对比组的76.92%,差异明显(P<0.05);护理认可度对比中,研究组认可度为100%,远高于对比组的84.62%,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中风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方案展开护理,对其运动功能的改善和护理效果有很大效果,护理认可度也达到最优,应予以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中风患者 运动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及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近一年收治的92例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46例。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肿胀消退时间、炎性消失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乳房肿胀消退时间、炎性消失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均P<0.05。结论为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急性乳腺炎 综合护理 效果研究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