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中心静脉时运用腋静脉穿刺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实施中心静脉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运用传统锁骨下静脉穿刺,观察组50例患者则实施腋静脉穿刺,对比两组穿刺成功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0.00%(45/50),对照组为92.00%(46/50),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χ2=0.1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00%vs16.00%)(χ2=4.00,P<0.05)。结论腋静脉穿刺与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均较高,但与传统的锁骨下静脉方式相比,腋静脉穿刺,可有效降低穿刺意外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腋静脉穿刺 锁骨下静脉穿刺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手送在儿科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儿科患者进行信息采集,其中的210例进行留置针穿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5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双手送,实验组患者采用单手送,记录观察对照组与实验组患儿的第一次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等数据,探究单手送与双手送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第一次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为95.24%,对照组第一次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为88.57%,对照组第一次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低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时,单手送可以有效的提高首次送的成功率,并延长留置的留置时间,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留置针 穿刺满意度 单手送管 双手送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手推送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12月我科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135例,按患者留置针日期,单号纳入对照组,共63例;双号纳入观察组,共72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穿刺,观察组实施单手送穿刺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6%(69/72)高于对照组的86%(54/63),差异显著(P<0.05)。结论单手送留置针可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单手送管 静脉留置针 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接触性皮炎的发生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仁济医院西院普外科接受PICC的5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接触性皮炎发生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PICC相关接触性皮炎发生率为14.6%(76/522),其中轻度7.3%(38/522),中度5.2%(27/522),重度2.1%(11/522)。接触性皮炎发生时间≤7天,占1.7%(9/522);8-14天,占1.5%(8/522);15-28天,占5.9%(31/522);28天以上为5.4%(28/522)。影响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睡眠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5)。结论PICC相关接触性皮炎发生率为14.6%,其中轻度接触性皮炎居多,发生时间以后15-28天发生居多,体重及睡眠是接触性皮炎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

  • 标签: PICC 接触性皮炎 并发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膜后间隙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92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膜后间隙引流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腹膜后间隙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腹膜后间隙置管引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病房PICC相关血流感染控制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病房2016年10月-2018年12月88例PICC新生儿,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模式,n=44)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n=44),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及感染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流感染发生率(6.82%)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新生儿安全管理、无菌操作、风险防范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管理模式符合PICC新生儿护理需要,可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新生儿 新生儿病房 PICC 血流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用于提高肿瘤化疗患者PICC率的价值。方法构建品管圈小组,以“提高肿瘤化疗患者PICC率”作为主题,调查当前我院2017年2月25日—8月25日期间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中PICC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设定目标、分析要因、制定和实施品管圈措施。结果实施品管圈的研究组,其PICC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化疗患者中实施品管圈,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PICC的率,而且还能够改善医患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肿瘤 化疗 品管圈 PICC 置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髂总动脉球囊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我科2017年1月—6月收治的28例术前行髂总动脉球囊,剖宫产术后加强监护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收集资料行总结分析。结果应用双侧髂总动脉球囊闭塞断流术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予以积极护理配合,可预防术后血栓、及时发现术后出血等。结论髂总动脉球囊置入术是近些年新兴的介入手术,对于出血凶猛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予以术前应用,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术后予以积极护理配合,将有助于术后康复。

  • 标签: 凶险型前置胎盘 髂总动脉球囊封堵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儿临时右侧颈内静脉管管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例儿童床旁持续血液净化临时深静脉的护理进行总结。在前、中、后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上给予精心的护理,对患儿家属管护理进行健康教育,有效保证透析过程中管路的通畅及血流量。结果8例右侧颈内静脉,12例股静脉。20例患儿中有1例颈内静脉出现导管堵塞,4例股静脉发生导管堵塞,经及时处理后,导管能正常使用。结论临时深静脉通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尤其是儿童静脉管护理非常重要。只要重视导管的护理及对家属进行导管护理健康教育,可避免感染和栓塞及导管滑脱等并发症。为了减轻患儿痛苦和降低医疗费用,对年龄小、血管条件差、没有条件做动静脉内瘘或动静脉内瘘不成熟血液透析患儿,不失为一种理想的血管通路。

  • 标签: 床旁持续血液净化 临时静脉置管 家属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新生儿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0例新生儿应用循证护理方法行PICC,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获得循证支持再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循证护理避免PICC在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新生儿科医疗护理风险。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避免PICC在新生儿并发症发病率,保证患儿安全,提高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PICC置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科接受治疗的50例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分析患儿术前、术后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50例分泌性中耳炎的患儿,护理后的有效率为96%。结论对行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刺手术术后的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儿听力,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脐静脉术(UVC)在小胎龄早产儿中的应用优势,探讨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5月-2016年10月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26例行UVC的早产儿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22例行PIV的早产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期间新生儿体重增加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期间患儿体重增加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仅1例出现腹胀而拔,未出现相关性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85%;对照组出现5例并发症,其中3例为静脉炎,1例为穿刺点渗血,1例为导管滑出,并发症发生率为22.73%;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VC的静脉穿刺次数少,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在NICU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脐静脉置管术 周围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导针器超声引导下PICC在二级医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7年1月-2018年8月在我院PICC病例,随机筛选出传统盲穿PICC的病例142例(对照组),无导针器超声引导下结合MST进行PICC病例175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间、穿刺一次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术中疼痛情况及导管异位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渗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一次性成功率优于对照组。穿刺时间、术中疼痛评分、导管异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导针器超声引导下PICC因其一次性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穿刺技术,穿刺时间、术中疼痛评分及导管异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 标签: 无导针器超声引导 改良塞丁格技术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米卡星联合施乐辉敷料在护理PICC局部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6月-2018年6月,对我院血液科263例血液病患者置入PICC导管进行静脉化疗治疗出现导管穿刺点局部感染的12例患者进行阿米卡星联合施乐辉敷料护理。结果11例患者经过治疗及护理措施均痊愈。结论阿米卡星联合施乐辉敷料能够有效治疗PICC引起的局部感染。

  • 标签: PICC置管 阿米卡星注射液 施乐辉透明敷料 局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实施PICC管个性化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长,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SF-36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提高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穿刺成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并减少并发症发生,利于其疾病治疗和预后。

  • 标签: 恶性肿瘤 化疗 PICC管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胆囊炎老年高危手术患者应用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74例急性胆囊炎高危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体温恢复时间、症状缓解时间、白细胞指标复常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41%低于对照组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穿刺引流术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高危患者中的应用,可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急性胆囊炎 老年高危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在临床护理中对肿瘤患者所具有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5月期间于本院接受常规化疗的肿瘤患者24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20例,在实际化疗中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及临床护理,予以研究组患者彩超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管及相应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穿刺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各项穿刺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及化疗过程中各类不良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采用彩超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辅助患者进行化疗,可有效提升化疗中针头留置时间及患者满意度,降低穿刺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值得在癌症临床治疗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护理 PICC 临床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压输液接头联合3M贴膜在长期住院老年高龄患者深静脉管护理中的医疗效果。方法在我科长期住院中选择180例因治疗需要行深静脉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90例。后予3M薄膜胶布固定及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正压接头输液,对照组采用肝素帽及肝素盐水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管护理中发生回血、堵的比例以及静脉处的皮肤变化。结果观察组第1、2周回血比例、发生堵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皮肤局部反应事件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长期住院患者予深静脉并使用正压接头输液,可有效减少后的回血、堵现象,减少穿刺处皮肤反应。

  • 标签: 正压输液接头 3M薄膜 深静脉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9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每组4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胆囊切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相关指标均优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参照组(17.7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用于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高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创手术联合吸引手术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脑出血患者80例,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收取时间在2015年5月—2018年5月,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分别实施脑出血微创手术联合吸引手术、常规开颅清除术,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90.21±1.27)分高于对照组的(75.11±1.20)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手术联合吸引手术,不仅能改善神经功能,还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出血微创手术 置管吸引手术 脑出血 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