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耻骨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疗效进行观察比较。方法抽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15例,予以耻骨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设为观察组,再抽取15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①组间总有效率无可比性,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②比较组间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比较两组患者中出现排尿困难、术后出现尿失禁、尿道狭窄、膀胱痉挛等并发症的情况,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结论应用耻骨膀胱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显著,但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相比,安全性稍差,且术中出血量等临床指标也不占优势。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疗效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小儿腹股沟斜疝行耻骨横切口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6岁以下小儿在基础加局麻下行耻骨横切口手术的资料。结果本组均为6岁以下的男性患儿,最小年龄40天,最大年龄6岁。31例为可复性斜疝,3例为嵌顿性斜疝,本组34例均为耻骨小横切口不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和外环,行高位疝囊结扎术,术后无复发。结论耻骨横切口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小儿腹股沟斜疝 耻骨上切口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耻骨经皮膀胱造瘘术在老年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的应用体会的安全有效性。方法对2011年1月—2015年12月82名确诊老年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患者,采用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的方法在耻骨经皮膀胱穿刺造瘘置入造瘘管(F16)形成排尿通道。结果耻骨经皮穿刺造瘘术手术时间6~8min,无肠管损伤,出血少,痛苦小,无并发症。结论耻骨经皮穿刺造瘘术方法简单,痛苦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膀胱造瘘术 前列腺增生 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高龄巨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URP)+耻骨膀胱造瘘(TV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高龄巨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各38例。单一组仅行TURP治疗,联合组则行TURP+TVP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以及前列腺症状评分均优于单一组,联合组发生并发症几率2例(5.26%)显著低于单一组10例(26.32),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龄巨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TURP+TVP联合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同时,还能够加快患者的病情恢复。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 耻骨上膀胱造瘘 高龄巨大前列腺增生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扫描仪在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118例,穿刺后使用膀胱扫描仪进行残余尿量或膀胱内尿量测定,评估膀胱状态,及时发现尿潴留。结果1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测定。2例残余尿量>300ml,予以导尿。15例排尿困难,膀胱内尿量>300ml,予以留置尿管。最终101例测得残余尿量<100ml。结论膀胱扫描仪操作方便快捷,安全无创,可以及时发现尿潴留,为医生提供参考依据,及早采取治疗措施。

  • 标签: 膀胱扫描仪 前列腺 穿刺活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产妇耻骨联合分离的发生时间、原因,降低该病患病率。方法对2004年4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孕产妇耻骨联合分离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耻骨联合分离患者产前发病18例,分娩时发病25例,产后24小时发病21例,产后3天发病16例。70例中20例剖宫产(其中20例剖宫产指征为耻骨联合分离),50例经阴道分娩。结论产前耻骨联合分离较产时及产后少,故于顺产出现的耻骨联合分离注意尽量避免产时及产后过分压腿,减少耻骨联合发生率。

  • 标签: 孕产妇 耻骨联合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老年前列腺肥大患者应用膀胱穿刺留置导尿联合保列治进行治疗的具体临床效果,为临床上进一步合理有效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前列腺肥大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耻骨联合上导管针膀胱穿刺留置导尿联合保列治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仅采用保列治进行治疗,观察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具体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治疗前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有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改善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老年前列腺肥大患者应用膀胱穿刺留置导尿联合保列治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对患者的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膀胱穿刺 导尿 保列治 老年 前列腺肥大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加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远端输尿管电切等多镜联合治疗尿路癌合并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10月至2011年5月我院19例肾盂或输尿管尿路上皮癌合并膀胱癌患者,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加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远端输尿管电切术,其中肾盂癌11例,输尿管癌8例。术中先行膀胱肿瘤汽化电切,吡柔吡星30mg保留灌注后,再行膀胱镜下远端输尿管电切,改侧卧位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结果手术时间150~200min,平均170min;出血量50~150ml,平均70ml;平均住院11.5天,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12~36个月,1例肾盂癌患者术后12个月膀胱肿瘤复发。结论后腹腔镜加经尿道膀胱电切镜等多镜联合治疗尿路癌合并膀胱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少等优点,节约手术时间,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疗效可靠。

  • 标签: 上尿路癌 膀胱癌 多镜联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膀胱灌注化疗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术后膀胱癌发生的作用。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3例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患侧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35例UTUC术后未采用膀胱灌注化疗,肾盂癌19例,输尿管癌16例,尿脱落细胞阳性14例。Ta、T1、T2、T3期分别为4、11、15、5例;G111例、G2及G324例。自2012年1月后有48例UTUC术后采用膀胱灌注化疗,肾盂癌18例,输尿管癌30例,尿脱落细胞阳性19例,Ta、T1、T2、T3分别为6、15、20、7例,G117例、G2及G331例,分析膀胱灌注化疗对两组病人术后发生膀胱癌的影响。结果本组研究83例均获得随访,未灌注组有11例(31.4%)膀胱癌复发,灌注有6例(12.5%)膀胱癌复发,未灌注组明显高于灌注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脱落细胞阳性未灌注组有9例膀胱癌复发,灌注组有5例。T分期未灌注组T2期6例膀胱癌复发,T3期5例;灌注组T2期3例膀胱癌复发,T3期3例。肿瘤细胞分级未灌注组G2及G3共11例发生膀胱癌,灌注组G2及G3共6例。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前尿脱落细胞阳、G2、G3及T2期以上的UTUC根治术后即刻开始为期2个月共8次膀胱灌注化疗能够有效降低膀胱癌的发生率。

  • 标签: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膀胱灌注化疗 膀胱癌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治疗尿道结石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选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尿道结石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n=60)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n=60)采用常规护理。评价及对比两组的围术期康复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围术期康复指标相较对照组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上尿道结石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优化术后康复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上尿道结石 护理干预 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膀胱肿瘤患者接受手术后加强膀胱灌注干预的意义。方法随机抽选2015年2月~2016年2月因膀胱肿瘤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8例患者,按照不同干预措施对其进行均分,即研究组(25例)与常规组(23例),其中常规组病例均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加以膀胱灌注干预措施,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常规组干预后有9例不良反应,研究组有3例(P<0.05);常规组有5例复发,研究组有1例(P<0.05)。结论对膀胱肿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加强膀胱灌注干预效果突出,不仅能提升膀胱灌注质量,还能避免疾病复发。

  • 标签: 常规护理 膀胱肿瘤 手术治疗 膀胱灌注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5月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80.70%,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4%,低于对照组的31.58%,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效果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锁骨切迹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用于肥胖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肥胖患者经锁骨切迹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其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80例中,一次穿刺成功72例(90%),二次穿刺成功79例(98.75%),无气胸发生。结论经锁骨切迹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能安全地用于肥胖患者。

  • 标签: 锁骨上切迹 颈内静脉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膀胱肿瘤电切除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35例经尿道双极等离子膀胱肿瘤电切除术后膀胱灌注患者,一系列针对性护理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35例患者全部跟踪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1年内无复发,2年内复发3例,3年内复发6例。结论通过健康宣教、密切的观察、科学有效的护理,提高了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的治疗效果,保证了治疗的延续性,降低了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膀胱肿瘤 手术 化疗 灌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间质性膀胱膀胱水扩张、膀胱壁肉毒素治疗与药物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本组的18例女性IC/PBS的患者,在麻醉条件下进行膀胱水扩张与膀胱内200U肉毒素联合多点进行注射,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第1、3、6月对O'Leary-Sant的间质性膀胱炎的症状进行评分,以患者每日排尿的次数以及最大的膀胱容量为疗效评判的标准,观测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状况。结果所有的患者在术后都表示疼痛、尿急等症状有所缓解,治疗的有效率达100%,其中有11例患者表示显著缓解甚至消失(显效率达到61.1%)。结论肉毒素与膀胱水扩张进行联合注射治疗在短期内可以对间质性膀胱炎的症状起到缓解作用,见效快,且有效果明显。

  • 标签: 膀胱壁肉毒素 膀胱炎 间质性 膀胱水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不同温度的膀胱冲洗液对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旨在为提高术后护理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膀胱肿瘤切除的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并发症护理、膀胱灌注护理及膀胱冲洗护理,研究组将冲洗液温度控制在25-30℃,对照组将冲洗液温度控制在31-37℃,记录两组患者冲洗液中尿液红细胞计数、血压变化、心率变化及膀胱痉挛的次数比较冲洗效果。结果术后1-5d研究组患者的尿液中血细胞计数、患者血压、心率变化范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膀胱痉挛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肿瘤切除后给予优质的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护理中将膀胱冲洗液温度控制在25-30℃时可显著减少膀胱出血量、膀胱痉挛发生次数并能减轻对心脏的刺激作用,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护理方式。

  • 标签: 膀胱冲洗液 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痉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对30例保留膀胱膀胱肿瘤术后患者进行膀胱灌注并在灌注前、中、后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灌注的舒适度,顺利完成灌注治疗。通过1年的随访,有5例患者出现复发现象,无出现全身性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护理干预对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的应用,可预防及减少患者的不适,完成灌注化疗,提高治愈率,控制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确保疗效是关键,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护理干预 膀胱肿瘤 膀胱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