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 泌尿外科耻骨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 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筛选我院 泌尿外科经临床检查后符合 耻骨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指征 的 361 例患者,时间为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 ] 。对所有患者均采用 耻骨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 观察和分析 361 例 患者的 手术并发症 的发生情况 。 结果 本组 361 例 SA-LESS 手术 患者 中 共发生 39 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 10.80% 。其中,术中并发症共 18 例,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 4.99% ;术后并发症共 21 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5.82% 。所有并发症 均得到妥善处理,术后随访患者手术并发症均已消失,改善良好 。 结论 采用 耻骨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对治疗 泌尿外科患者具有较好的 应用 效果,未发生较多的 并发症,可广泛推广 。

  • 标签: 耻骨上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 并发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经耻骨膀胱颈部及前列腺内注射药物治疗老年男性高危尿失禁及顽固性尿潴留疗效观察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22年11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京顺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男性顽固性尿失禁及顽固性尿潴留患者。按照随机述职表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因死亡及其他医院退出或终止治疗 21例,观察组8例,对照组13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黄酮哌脂、米拉贝隆缓释片、哈乐、及前列舒通胶囊,输液抗炎治疗等,治疗组采取经耻骨膀胱颈部及前列腺内注射药物治疗每周3次。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7%(89/92)治愈76例,显著高于对照组59.8%(52/87)治愈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小于0.05)。结论 经耻骨膀胱颈部及前列腺内注射药物治疗老年高危尿失禁及顽固性尿潴留具有效果显著、见效快、安全性、副作用少等显著优势。

  • 标签: [] 老年 高危 顽固性尿失禁 顽固性尿潴留过度活动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行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治疗的尿道结石实施护理干预的措施及效果。方法:纳入11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正常进食、下床活动及住院各康复时间指标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45%较对照组20.00%低(P<0.05)。结论:临床实施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治疗的尿道结石患者,强化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 上尿道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干预方法,以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减少膀胱癌术后膀胱内灌注的副作用。方法对60例膀胱癌术后行膀胱内药物灌注患者采取一系列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并跟踪调查记录。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59例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比较乐观的态度,1例因为经济和年龄问题放弃治疗,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无一例复发。结论应用适当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降低膀胱癌术后膀胱内灌注的副作用,从而有效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和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膀胱癌 膀胱灌注 护理干预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不同速率冲洗方法对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对6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选用35-37℃0.9%氯化钠注射液为冲洗液4-5,采用三种冲洗方式冲洗膀胱A组快速冲洗组(120-150滴/min);B组匀速冲洗组(80-100滴/分钟);C组分时段快速冲洗组(每天3次,以120-150滴/min冲洗30分钟),观察三组在冲洗过程中出现膀胱痉挛患者的例数、痉挛发生频率、引流管堵塞次数。结果C组膀胱痉挛发生例数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C组发生引流管堵塞的次数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膀胱痉挛发生频率,AC两组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分时段快速冲洗可有效预防膀胱痉挛的发生、降低膀胱痉挛发生的频率,减少引流管堵塞次数,从而缩短术后冲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

  • 标签: 膀胱痉挛 膀胱冲洗 前列腺电切术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究 30 例膀胱癌患者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的护理实践 。 方法: 纳入研究 30例膀胱癌患者均选自 2016.02~2020.02区间,依据随机信封法分为 2组。观察组 15 例, 对照组 15 例 。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选用临床 护理干预。 参考 SAS、 SDS量表评价患者焦虑、抑郁状态, 同时 参考 QOL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 结果: 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 90.02±2.51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给予膀胱癌患者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患者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心理状态,使患者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疾病治疗及康复护理,可借鉴。

  • 标签: 膀胱癌患者 膀胱切除 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 护理实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膀胱癌合并膀胱结石的 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9.2-2020.2 月内收治的 60 例 膀胱癌合并膀胱结石 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 治疗 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30 例,采用 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和观察组( 30 例, 采用微创手术治疗 )。对两组患者在 治疗 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 。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具有一定效果,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 ( P < 0.05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膀胱癌合并膀胱结石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后能够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临床效果,所以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创手术 膀胱癌 膀胱结石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医学上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已经成为尿流改道的首选术式。主要由于患者在行膀胱全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后,腹壁形成永久性尿路造口,需要终身佩戴造口袋,改变了传统的排尿习惯和生活方式,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造成巨大的冲击。很多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就会出院,但由于伤口还未完全愈合,造口护理还未完全掌握,所以很容易出现并发症。传统的护理模式在患者离开医院之后,便结束护理工作,出院后家庭缺乏医院的护理设施以及资源,阻碍患者的恢复[1-2]。而延续性护理举措,可以将护理工作延伸到患者的家庭生活中,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重新回归社会,更能够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

  • 标签: 膀胱全切除术 回肠代膀胱术 造口 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超声观察,研究推拿手法结合电刺激治疗女性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23年1月至6月在黑龙江省医院就诊并诊断为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的60例患者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骨盆矫正带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推拿手法结合电刺激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耻骨联合间隙值变化情况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值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耻骨联合间隙值与VAS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耻骨联合间隙值与VAS评分较对照前相比,其差异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测能够准确、清晰的观察到人体耻骨联合周围的结构,并为临床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的治疗效果评定提供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耻骨联合分离症 推拿整复 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不同速率冲洗方法对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对6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选用35-37℃0.9%氯化钠注射液为冲洗液4-5,采用三种冲洗方式冲洗膀胱A组快速冲洗组(120-150滴/min);B组匀速冲洗组(80-100滴/分钟);C组分时段快速冲洗组(每天3次,以120-150滴/min冲洗30分钟),观察三组在冲洗过程中出现膀胱痉挛患者的例数、痉挛发生频率、引流管堵塞次数。结果C组膀胱痉挛发生例数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C组发生引流管堵塞的次数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膀胱痉挛发生频率,AC两组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分时段快速冲洗可有效预防膀胱痉挛的发生、降低膀胱痉挛发生的频率,减少引流管堵塞次数,从而缩短术后冲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

  • 标签: 膀胱痉挛 膀胱冲洗 前列腺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功能训练对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共入选2017年1-12月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患者8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划分成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给予间歇导尿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结合膀胱功能训练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72.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RUV、Pdet、FS、MFR等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均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以上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训练能够提高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其尿流动力学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 标签: 膀胱功能训练 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 尿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膀胱肿瘤手术后膀胱灌注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1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膀胱肿瘤手术患者38例临床资料,对术后膀胱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膀胱灌注并发症发生灌注并发症率为5.26%(2/38)。结论:临床上应该重视对膀胱肿瘤手术后膀胱灌注并发症的重视,针对发病原因及机制制定防治措施从而降低发病率,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质量。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灌注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膀胱癌合并糖尿病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了2019年1月~2021年3月在我院进行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的膀胱癌合并糖尿病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总概率较对照组相比更低(P

  • 标签: 膀胱癌 糖尿病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2019年4月-2021年2月本科接诊浸润性膀胱癌腹腔镜手术病患92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围术期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PSQI评分等指标。结果:针对PSQI评分,干预前:研究组(14.62±2.31)分,对照组(14.97±2.56)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t=0.2459,P>0.05;干预后:研究组(6.51±1.34)分,对照组(9.54±1.07)分,研究组比对照组低。结论:于浸润性膀胱癌腹腔镜术后疼痛护理中用围术期护理,利于睡眠质量的改善,疼痛感的减轻,及住院时间的缩短。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浸润性膀胱癌 围术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