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期
  • 机构:由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办,上海生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有多组学实验及数据分析系列小型研习会将在2015月1月15日-16举办首场“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研习会。本次学习内容由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主讲,内容分为两块:1)蛋白质组学:常用实验方法介绍、样本处理注意事项、数据分析方法;2)代谢组学:实验设计及样本处理、代谢组学数据处理。本次研习会适合需要用到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进行研究的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将帮助与会人员了解当前蛋白质组学和代谢学组的研究方法,开拓实验设计的思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物基因是一门研究遗传变异对药物效能和毒性的影响的科学,基因多态性是其基础和重要的研究内容。药学基因的应用范围包括开辟药物研究的领域,促进合理用药的发展,加快临床前及临床药理的研究,以及对药物经济的影响。

  • 标签: 药物基因组学 应用 研究
  • 简介:摘要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是参与脂肪分解的关键酶,能够特异性水解甘油三酯(TG)第一酯键,在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介导的解反应与肥胖、二型糖尿病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ATGL 脂解 二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随着人类基因计划的进行,蛋白质逐步建立并且更加完备起来,目前它已深入到生命科学及医药学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疾病研究、治疗和新药的开发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疾病研究 新药开发
  • 简介:摘要代谢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学科,通过对生物样品的代谢谱图分析,揭示机体的生理状态,探讨疾病致病机制和发展进程。本文主要是对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研究的文献综述,并对其发展作一个展望。

  • 标签: 代谢组学 自身免疫性疾病 生物标记物
  • 简介:摘要目的期望寻找出膜性肾病的生物标记物。方法本实验采用HPLC-ESI-MS/MS技术研究原发膜性肾病的尿液蛋白质谱特点,并与健康人尿蛋白谱进行比较,筛选出膜性肾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与正常人的比较,找出8种差异蛋白。结论血浆铜蓝蛋白、富含亮氨酸的α2糖蛋白、α-1B糖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钙结合蛋白39有可能成为膜性肾病的生物标记物。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原发性膜性肾病 尿蛋白 生物标记物
  • 简介:摘要利用MALDl-TOF技术进行蛋白质研究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研究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工作量小、时间少等优点。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技术这几年的发展和应用。

  • 标签: MALDl-TOF 蛋白质组学 质谱 肿瘤
  • 简介:摘要蛋白质技术的出现为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本文简介了蛋白质在心血管疾病研究领域的具体应用。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蛋白质技术筛选不同中医证型胃癌相关蛋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32例,依据不同中医证型分为实证17例与虚证15例,分别对两患者血清进行蛋白提取与分离,采用蛋白技术筛选其相关蛋白,并分析蛋白技术在中医证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血清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表现具有明显差异,虚证患者的血清电泳检测出(1408±14)个蛋白位点,实证患者血清电泳检测出(1407±12)个蛋白位点,且焦磷酸酶1、犯醌蛋白1、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热休克蛋白90β在虚证患者中的表达显著强于实证患者。结论采用蛋白质技术对胃癌患者其中医辨证分型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对临床中医治疗具有确切价值。

  • 标签: 胃癌 中医证型 蛋白质组学技术
  • 简介:摘要目前,蛋白质研究技术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同时也在输血医学领域得到不断推动应用,其内容涉及到血液成分研究、血液制品研究、输血反应及免疫调节、输血性疾病等各方面,。本文据此予以综述。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输血医学 红细胞 血小板 血浆
  • 简介:摘要急性肾损伤是表现为肾功能急剧下降的成人心脏外科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代谢是通过对生物体液或组织中所有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进行高通量检测,分析代谢物与机体病理生理关系的一门学科。近年来,将代谢技术应用于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研究,对明确其发病机制、寻找简单无创的预后标志物等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拟对代谢在心脏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的预警作用做简要综述。

  • 标签: 心脏外科 急性肾损伤 代谢组学
  • 简介:摘要MicroRNAs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调节质代谢的因子。最近发现的microRNA-33aandb(miR-33a/b)在体内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动态平衡中起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些microRNA嵌入在固醇响应元件结合蛋白基因(SREBF2和SREBF1)中,通过抑制参与到胆固醇输出和脂肪酸氧化的基因,比如ABCA1,CROT,CPT1,HADHB和PRKAA1,转录后调节胆固醇和脂肪酸代谢。miR-33a/b促进细胞内脂质沉积。在新近的动物实验研究中表明抑制这些小干扰RNA对脂蛋白代谢的调节有很显著的影响,包括增加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和减少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甘油三酯的代谢。这些新的发现支持了microRNA拮抗剂在治疗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相关代谢疾病中的潜在作用。

  • 标签: 小RNA 脂肪代谢 高密度脂蛋白 甘油三酯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蛋白质技术的出现为乳腺癌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思路。本文综述了蛋白质在乳腺癌诊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乳腺癌
  • 简介:摘要中药具有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作用。由于其多成分产生的多靶点效应,使其有效性、安全性难以评价。代谢技术能整体和系统地分析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情况,符合中医药理论的整体观,有助于揭示中药作用的分子机制。本文主要阐述了代谢在中药有效性和毒性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其在中药研究中的优势和不足。

  • 标签: 中药 代谢组学 有效性 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32例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组织及免疫化的分析,总结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化特点。方法对32例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及免疫化结果,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食管小细胞癌分为单纯小细胞型、混合细胞型两种类型,镜下多为单纯小细胞型。免疫化示肿瘤细胞表达NSE(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Syn(突触素)、CgA(嗜铬蛋白A),阳性表达率NSE为91.3%,Syn为94.3%,CgA为80.1%。结论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化特点,确诊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及免疫化检查。

  • 标签: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 病理组织学 免疫组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膳食纤维(dietaryfiber,DF)对代谢紊乱小鼠的作用。方法48只雄性C57BL/6J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阴性对照、模型对照、燕麦DF和全小麦DF,以相应饲料连续喂养24周,测定各组小鼠体重、摄食量、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以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等指标,同时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对照比较,燕麦DF和全小麦DF降低了代谢紊乱小鼠的体重、血清TC、FFAs和TNFα水平以及肝匀浆TG水平,燕麦DF降低了血糖水平。两干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结论DF对高高胆固醇饲料诱导的代谢紊乱小鼠的血脂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燕麦DF对总胆固醇和血糖的作用优与全小麦DF,全小麦DF对甘油三酯的作用优于燕麦DF。

  • 标签: 膳食纤维 脂代谢紊乱 血脂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评价通过开放式和完桥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上鼓室胆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总结分析了2006.3-2011.3间手术、随访至少12月的45例上鼓室胆瘤者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和12例完成完桥式鼓室成形术的病例,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病例随访不少于12个月,干耳时间4~6周。移植鼓膜一期愈合54例。2例植入的PORP脱出,改为植入钛合金听骨。1例施行完桥式手术者于面神经隐窝处复发,改行开放式手术。术后纯音测听气骨导间距≤10dB者占42.1%,11~20dB者占24.6%,21~30dB者占22.8%,≥31dB者占10.5%。结论术前颞骨高分辨率CT的检查结果和术中病变范围的确定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于病变范围较广泛的选择开放式手术,而对于范围相对局限的病例选择完桥式鼓室成形术,在根除病灶的基础上保存或提高听力,是较佳的优化治疗选择。

  • 标签: 胆脂瘤 中耳 鼓室成形术 听骨链重建术
  • 简介:摘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低饮食可缓解妇女乳腺增生引起的周期性乳房胀痛。这是因为膳食和营养对乳腺疾病起着特殊的催化作用。本文就低饮食缓解女性乳腺增生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低脂饮食 乳腺增生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MP-2/4、BMP-7、BMPR-IA在不同时期HS及NS中的表达的差异。方法对增生期和成熟期的HS各20例、NS10例进行免疫化染色(S-P法),在光镜下观察其阳性表达的分布与强度并进行比较。结果上述因子在不同时期的HS的表皮、真皮(成纤维细胞、基质、毛囊)中均可见阳性表达,但BMP-2/4在增生期HS较成熟期HS中成纤维细胞的阳性细胞多;在NS的表皮、真皮(基质、毛囊)可见阳性表达,但在成纤维细胞中无阳性表达。结论BMP-2/4、BMP-7、BMPR-IA在各时期HS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均较NS明显增高。

  • 标签: BMP-2/4 BMP-7 BMPR-IA 增生性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