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上判断甲状腺恶性结节超声表现有一定困难,新制定的TI-RADS分级可用于判断甲状腺恶性结节超声表现,对其使用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2014年7月我院超声工作室人员经过多年临床经验根据ACR的乳腺超声图像制定了TI-RADS系统,准备投入到临床应用中。选取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经统计发现结节病灶共140个,对患者同一病灶进行超声检查和TI-RADS系统检查。超声检查得到的声像结果称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对同一病灶进行TI-RADS系统检查,所得声像图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结果进行统计,把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标准,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的准确率和恶性结节超声表现判断的误诊率,分析TI-RADS分级系统对判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超声表现的临床作用。结果声像结果图显示,观察组超声声像图准确率(95.71%)与对照组准确率(70.00%)相比明显较高;观察组恶性结节超声表现判断的误诊率(2.50%)小于对照组误诊率(28.5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超声表现有一定的难度,新制定的TI-RADS系统对于判断恶性结节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声像图诊断的准确率,提示患者临床治疗,减少漏诊率和误诊率,避免诊断不当延误病情。

  • 标签: TI-RADS分级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超声表现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恶性结节诊断的重要性。方法对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在观察结节的二维图像、内部周边的血流特征以及血流动力学的特点,将这些观察分析结果与具体的病理诊断进行对照。结果恶性结节中的发生率明显的高于良性结节,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研究意义(P<0.001)。对于恶性结节中边界、形态、回声现象以及钙化方面都与良性结节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研究意义(P<0.05)。在彩色的多普勒血流显像中恶性结节中有70%左右的结节血流为Alder2级或者是3级,而良性结节中只占了40%左右。在血流显像中,良性和恶性结节具有统计学的研究意义,具体表现在(P<0.001)。最后对于恶性血流与良性血流的平均PSV和RI进行对照。恶性结节血流要高于良性结节,二者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在频谱的形态中也有明显的区别。结论超声对于甲状腺恶性结节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依据,并且结合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的特点能够提高医学诊断的精确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结节 良性 恶性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从2008年11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11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都经过手术病理证实。对所有患者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的11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出良性结节的患者有73例,诊断出甲状腺癌的患者有37例,超声诊断准确的患者为90例,准确率为81.82%,出现误诊的病例为20例。结论对于甲状腺结节采用超声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对于恶性结节并存的鉴别和微小癌的诊断有不足。

  • 标签: 良恶性甲状腺结节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检出呈上升趋势。超声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上有重要价值。各种新的超声诊断技术层出不穷.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技术能分别描述甲状腺结节血流灌注和硬度情况,是二维超声的有效补充。超声引导下粗针及细针穿刺活检技术能进一步明确组织的病理学特征,明显提高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当前最新发展起来的超微血管和萤火虫成像,可无创检测结节微小血流信号及更好的显示结节内的微钙化,为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 标签: 多模态超声 甲状腺结节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恶性结节中超声评分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乳腺结节共68例纳入研究,按患者就诊日期的单双号差异分组。单号就诊者入对照组,实施常规超声,有32例;双号就诊者入实验组,实施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有34例。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相对更高,91.18%>81.25%,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恶性结节超声评分临床价值较大,诊断更准确,临床可推广使用。

  • 标签: 乳腺结节 良性 恶性 超声评分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后恶性肿块超声造影灌注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腹膜后肿块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良性和恶性将其分成两组各23例,对两组患者实施超声诊断和超声造影检查了解两种肿块性质的特征差异。结果恶性肿块造影诊断时其中央型增强占据的比例为69.57%(16例),良性肿块的信号周边性增强为主,比例为73.91%(17例),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管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超声造影诊断技术能够准确的诊断恶性肿块的特性,有利于患者的诊断和鉴别。

  • 标签: 腹膜后良恶性肿块 超声造影灌注诊断 特征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恶性肿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6例乳腺肿块进行二维超声检查,了解其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等,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进行频谱测量分析,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大多数恶性肿块形态欠规整,边界不清,边缘似伪足状,内部回声不均匀,多见微小钙化灶,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较丰富,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及检出率较高。而大多数良性肿块形态规整,边界清楚,边缘光滑,内部回声均匀,颗粒状或弧形钙化灶,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峰值流速、阻力指数及检出率较低。两组间PSV、RI及检出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乳腺肿块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恶性鉴别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肿块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恶性肿瘤的超声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在2005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超声科就诊的患者。其中意外发现肿块的有33例,体验发现肿块的有15例,自觉乳腺胀痛有45例,乳头溢液有7例。以上患者在手术前都行二维超声、近红外乳腺诊断热像仪检查、CDFI检查。结果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患者中,有93例肿块。经手术证实诊断,呈良性病变的49例其中腺瘤样增生有17例、增生伴囊肿形成7例、纤维腺瘤1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3例。恶性病变44例大汗腺样癌13例,粘液癌11例、交界性分叶肿瘤9例,导管内乳头状癌11例,其中原位癌34例、不典型增生2例、浸润性导管癌8例。在良性肿瘤中伴有钙化的有5例,恶性肿瘤伴有钙化的有4例。结论利用超声鉴别乳腺恶性肿瘤效果显著。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鉴别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恶性肿瘤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特征性改变,提高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二维超声图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CDFI)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乳腺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呈毛刺状、肿块后方回声衰减、腋窝淋巴结肿大、病灶内微小钙化点与穿支血管等所出现的比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结论超声检查对乳腺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如肿块中探查到微小钙化点/穿支血管,常提示乳腺癌。

  • 标签: 乳腺肿瘤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钼靶X线钙化特征,总结诊断经验,评价诊断效用。方法2015年1月—2017年6月,筛选符合条件的乳腺病变133例,对比良性病灶、恶性病灶,钙化特征指标。结果133例对象,其中诊断为恶性50例,良性83例。恶性者与良性者钙化分布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者触诊阴性者低于良性者,恶性者与良性者形态、分布差异显著,恶性者形态粗大不均、簇状分布率高于良性者,恶性者多形性、散在率低于良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粗大不均、簇状、X线综合诊断灵敏度与阴性预测值均在90%以上,综合、多形性诊断特异性在80%~90%,X线综合阳性预测值81.7%,X线综合诊断符合率91.0%。结论乳腺恶性钙化的钼靶X线影像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其通过分析钙化特征,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标签: 乳腺结节 乳腺癌 钼靶X线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采取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鉴别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方法以及应用价值,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资料95例,对95例患者的超声弹性成像以及常规超声特征进行分析,将手术组织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常规超声以及超声弹性成像在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结果95例患者中包括甲状腺结节100个,其中良性结节80个,通过弹性成像技术进行评级结果显示1级50个,2级22个,3级6个,4级2个;恶性结节20个,通过弹性成像技术进行评级结果显示3级2个,4级8个,5级10个;将弹性成像技术评级大于等于4级作为界值,超声弹性成像在对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敏感性、准确性以及特异性显著高于常规超声诊断,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将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用于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能够显著提高其诊断准确性,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弹性成像 诊断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超诊断乳腺肿块恶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43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彩超诊断,在手术后将彩超结果与手术病理切片诊断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彩超结果出现误诊3例,诊断准确率为93.02%。结论彩超诊断乳腺肿块恶性中,能够从肿块边界、形态、内部回声等多角度出发,对肿块全面评估,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彩超诊断 乳腺肿块良恶性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类组织激肽释放酶家族-11在恶性胸腔积液鉴别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未经治疗的胸腔积液患者120例,其中良性胸腔积液60例,恶性胸腔积液组6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良性和恶性胸腔积液中KLK-11浓度。结果恶性胸腔积液中KLK11水平为(64.4±16.3)μg/L,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的(24.6±18.9)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42.3μg/L为临界值,KLK11测定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灵敏度为92.0%、特异度为86.5%、准确度93.8%。结论胸腔积液中KLK-11水平测定可作为鉴别恶性胸腔积液的指标。

  • 标签: 胸腔积液 恶性/良性 人类组织激肽释放酶家族-1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在恶性足部骨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97例足部骨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急性回顾性分析,分析MR动态增强对恶性足部骨肿瘤鉴别诊断的作用。结果97例足部骨肿瘤患者中,89例(91.75%)为良性肿瘤,8例(8.25%)为恶性肿瘤。良性骨肿瘤与恶性骨肿瘤可出现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征象。结论足部骨肿瘤种类较多,影像学表现各异,通过MR检查有助于提高鉴别诊断效率。

  • 标签: MR动态增强 良恶性足部骨肿瘤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US)对甲状腺多发结节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6例行US检查的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结果测量US及其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结果测得B超检查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67.74%、86.21%、82.95%。结论超声能提高对甲状腺恶性结节诊断的准确率,应作为甲状腺多发结节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对恶性肝脏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71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确诊前所有患者均接受UE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评价UE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良性肿瘤的超声弹性评分为(2.21±0.65)分,显著低于恶性肿瘤的(4.16±0.54)分(P<0.05)。UE对恶性肝脏肿瘤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1.67%、91.11%、92.31%。结论UE鉴别诊断恶性肝脏肿瘤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肝脏肿瘤 超声弹性成像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种超声检查技术在甲状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5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接受甲状腺超声检查,并与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结果进行比较,统计超声检查鉴别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准确率及对病理分型判断准确性。结果55例疑似患者经病理证实32例恶性病变,良性病变共23例,超声明确诊断甲状腺恶性病变28例(87.50%),超声检查的敏感性87.50%(28/32),特异性为86.96%(20/23),准确性为87.27%(48/55);并且超声对甲状腺癌病理分型判断评估准确率与病理证实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检中多种超声新技术的联合应用可有效诊断及鉴别甲状腺恶性结节,并且可初步评估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病理分型,可为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疾病患者的筛查及治疗提供具有价值的指导。

  • 标签: 弹性成像 多普勒超声 超声造影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鉴别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在甲状腺结节恶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检查出甲状腺结节104例,111个结节,先进行无创超声,而后进行超声造影增强扫描,对比不同技术诊断效用,恶性病灶的超声造影指标。结果55个诊断为甲状腺癌,超声造影辅助诊断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无创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不均匀增强率、RT、TTP、MMT时间低于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辅助诊断,可提高诊断的效用。

  • 标签: 甲状腺癌 定性诊断 超声造影增强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弥散张量成像(DTI)在恶性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颅内肿瘤患者,按恶性分成两组,恶性肿瘤组17例,良性肿瘤组2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影像学检查,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病灶常规磁共振成像(MRI)T1WI、T2WI序列信号强度及DTI序列信号强度及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两组患者病灶T1WI、T2WI序列上信号强度相比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两组患者病灶DTI序列上信号强度相比存在明显差异(χ2=14.74,P<0.05),统计学有意义。良性肿瘤以低信号、等信号为主,恶性肿瘤以高低混杂信号多见。良性肿瘤组患者的ADC值明显大于恶性肿瘤组(t=3.54,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恶性肿瘤在常规MRI检查时强度无明显差异,缺乏特异性,但DTI检查时恶性肿瘤高低混杂信号增多,ADC值小于良性肿瘤诊断界限,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弥散张量成像(DTI) 磁共振成像(MRI) 弥散加权成像(DWI)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在浅表淋巴结病变中,超声对良性、恶性的诊断要点与进展。方法利用超声观察浅表淋巴结的血流与结构分布,分析其血流动力学,并介绍灰阶超声与多普勒超声的诊断要点及进展。结果多普勒超声比灰阶超声的诊断观察更清晰,更能准确诊断出浅表淋巴结的恶性。结论超声是淋巴结病变首选的影像检查法,能极早发现及诊断出疾病类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 良恶性 淋巴结 病变 诊断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