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治疗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2月接收的行LC中转开腹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导致LC中转开腹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39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为主动中转开腹手术治疗,其中胆囊萎缩、胆囊及其周围组织粘连严重以及胆囊壁增厚为主要原因,且均导致胆囊三角区解剖结构不清晰或瘢痕化;其他14例患者均为被动中转开腹手术治疗,肝胆管与胆囊管解剖变异、术中失血过多以及气腹构建失败为主要原因。结论胆囊三角区解剖变异为LC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术前应对适应证、手术风险等进行合理评估,同时要严格操作技术与规范,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转开腹 原因
  • 简介:摘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越来越普遍,各基层医院已能开展,本文分析其所致胆道损伤的原因,提出预防性措施,减少或避免术中损伤,同时掌握好腹腔镜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不要为追求腹腔镜手术的完成而手术,从而更好地保证病人的安全。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损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管损伤的原因以及临床诊治措施。方法收集我院LC术中发生胆管损伤的患者18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LC术中发生胆管损伤的原因,并探讨其临床诊治措施。结果18例患者中,8例经胆总管T管引流术的其中1例二次术后再次发现胆总管狭窄转省级医院胆管-空肠Roux-en-Y术。4例采用胆管-空肠Roux-en-Y术。4例LC术中予以可吸收夹夹闭小胆管漏。2例患者行端-端间断缝合胆总管+T管引流。18例出院后随访1~5年,无死亡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病例,生活质量良好。结论明确胆囊三角及胆囊管的解剖结构及解剖关系,加强术前检查,严格手术适应证,熟练掌握并正确应用解剖分离法是预防LC术中胆管损伤的关键。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管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结核分支杆菌耐药菌株与临床敏感株在蛋白种类上的差异,构建不同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指纹图谱,为进一步研究结核杆菌耐药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质谱非标记的方法(LC-MS)鉴定耐药结核分支杆菌蛋白质类型,通过与临床敏感株比对,构建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指纹图谱分析。结果与临床敏感组相比阿米卡星耐药组有856种差异性蛋白被发现,其中显著上调的有332种,明显下调的524种;与临床敏感组相比利福平耐药组有726种差异蛋白,其中有441种明显下调,285种明显上调。阿米卡星耐药组与利福平耐药组相比有141种差异性蛋白被发现,其中下调67种,上调74种。结论耐多药结核杆菌与临床敏感结核分枝菌株在蛋白种类与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 LC-MS 蛋白指纹图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总管胰腺段结石残留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本院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29例LC术后胆总管胰腺段结石残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患者首次手术行LC术前诊断为胆囊结石,无胆总管探查指征。但术后发现有胆总管胰腺段结石,其中,经彩超确诊10例,MRCP确诊19例。处理ERCP+EST取石成功8例,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14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3例,保守治疗好转4例。结论LC术后胆道结石的残留为术前和术中漏诊所致,主要受原有诊断和结石较小、数目较少、位置隐蔽的干扰。术前检查胆囊结石细小结石,尤其是伴有肝酶升高时,最好增加MRCP检查。术中发现胆囊颈管较粗时,最好能行术中胆道造影或胆道镜检查。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结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青年外科医师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技巧与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3例属急性发作,且均由青年医师完成LC。212例常规切除(上级医师台旁指导18例),25例逆行切除(上级医师台旁指导8例),32例顺逆结合切除(上级医师台旁指导4例),4例大部切除(上级医师台旁指导1例),79例放置腹腔引流。本组无胆总管损伤发生,胆漏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增强青年医师自信心是手术完成的前提,严格掌握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指征,规范腹腔镜操作技术,合理放置引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青年医师 急性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 简介:摘要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液质联用系统,葛根素和内标的选择性离子对分别为m/z417/399和m/z463/301。色谱柱为ZORBAXEclipsePlusC18(1.8μm,2.1×50mm);流动相0.01%冰醋酸溶液甲醇=20%80%,流速0.3mL/min。最终线性范围为0.01~1000ng/mL。最低检测限为0.01ng/mL。该法成功用于静脉注射葛根素后,大鼠药动学研究。结论该方法灵命度高,准确度高,可用于葛根素的定量研究。

  • 标签: 葛根素 LC-MS/MS 蛋白沉降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在药物有关物质分析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液相色谱联合质谱具有非常高的分离能力,同时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在药物分析中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主要从串联四级杆质谱仪、四极离子阱质谱仪以及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几个方面对液相色谱联合质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

  • 标签: 液相色谱 质谱 药物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较科学合理的氯霉素搽剂中氯霉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LC—MS/MS)进行测定。结果氯霉素浓度在1~20ug/mL(r=0.9992)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5%(n=6)。结论该法灵敏、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氯霉素的含量测定。

  • 标签: LC&mdash MS/MS 氯霉素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外科治疗的临床选择策略。方法将胆总管结石患者5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25例,ERCP组25例。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RP、IL-6、免疫球蛋白IgG。结果手术总时间,手术住院日,住院总费用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结石残留率,胆瘘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出血、胰腺炎等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病人术后第1天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到术后第5天时,,两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平(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清IL-6、C反应蛋白术后第1天均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至术后第5天,两组患者的IL-6、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均接近术前水平(P>0.05)。结论LCBDE与ERCP+EST对机体全身的免疫功能影响相对较小,有不同的手术适应症,但疗效互补,可以使绝大部分胆管结石免受开腹手术之苦。

  • 标签: 腹腔镜 十二指肠镜 胆总管结石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病发症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83例LC患者临床资料。发生并发症4例。结果其中胆管损伤1例,胆漏1例,戳孔疝1例。结论术前严格检查、规范手术操作可显著减少LC并发症的发生。遇到困难时,应及时中转开腹。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并发症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LC/MS/MS鉴定Caco-2细胞中吴茱萸次碱的代谢产物,推测其代谢途径。方法在Caco-2细胞中加入100μM吴茱萸次碱处理3h、6h、12h,其后收集并纯化样品,LC/MS/MS分析鉴定代谢产物。结果吴茱萸次碱的代谢产物是单羟基化吴茱萸次碱M1。结论LC/MS/MS灵敏、操作简单,可快速鉴定Caco-2细胞中的吴茱萸次碱的代谢产物。

  • 标签: LC/MS/MS Caco-2细胞 吴茱萸次碱 代谢产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管电热损伤致延迟性胆漏的特点、原因、处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至2011年间发生的4例LC胆管热损伤致延迟性胆漏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所有胆管热损伤致延迟性胆漏的病例,均予以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肝总管管壁破损3例,胆总管上段管壁破损1例。3例行胆总管管壁清创修补+T型管引流术,1例行胆肠吻合术。所以病例均留置腹腔引流管。所有病例术后恢复可,无胆漏、胆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合理的术式、正确细致的操作、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预防电热损伤致延迟性胆漏胆管损伤的关键。一旦确诊应根据患者术中所见损伤的部位、程度、范围及时间来选择手术的方式。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 胆管电热损伤 延迟性胆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C和小切口手术在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聊下对比观察。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之间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共100例,按照手术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的手术方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的是小切口手术。根据医疗文件整理患者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临床疗效,包括手术时间,手术过程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预后情况,还有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预后良好,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未见并发症,并且术后对照组发生感染有3例,实验组没有发生感染。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手术上质量更高,且感染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小切口手术 急性胆囊炎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假性动脉瘤(PSA)的诊治方法。方法在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选取5例LC后假性动脉瘤患者,探讨其诊治、预防措施。结果5例患者表现为右上腹疼痛、黄疸、消化道出血等,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选择性血管造影明确,接受栓塞治疗和开腹止血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假性动脉瘤诊断方面,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选择性血管造影诊断价值较高,介入栓塞疗法和开腹止血为常见治疗方法,假性动脉瘤的发生和手术操作密切相关,临床需加强预防,减少LC后假性动脉瘤发生,保障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假性动脉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碘伏和温生理盐水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镜头防模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12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分为碘伏组和温生理盐水组各30例,分别采用碘伏和温生理盐水对腹腔镜镜头进行防模糊处理,比较两组术中擦拭镜头发生率。结果使用碘伏防模糊方法术中擦拭镜头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用温生理盐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碘伏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术中视野清晰,擦试镜头发生率低,提高手术效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碘伏 温生理盐水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镜头 防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施以治疗的过程中,采用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患有急性胆囊炎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其所接受的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34例患者接受院方提供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对照组的26例患者接受院方提供的治疗方法为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期间的相关指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急性胆囊炎的患者施以治疗的过程中,采用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手术情况,同时可以大大的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推荐临床使用。

  • 标签: LC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预后与评价。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6月9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手术不同分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术式,LC+LCBDE组开展LC+LCBDE手术方法。分析结石清除率;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施术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水平;胆漏、肠梗阻、腹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LC+LCBDE组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均100%。但LC+LCBDE组生存质量水平、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胆漏、肠梗阻、腹腔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LC+LCBDE手术方法效果确切。且很多方面优于常规术式。

  • 标签: LC+LCBDE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