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4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对80例冠心病患者行经冠状动脉治疗中,为预防和减少介入治疗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对其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结果80例患者术后病情平稳,随访1-6个月均无并发症,提示健康教育是手术成功、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出院后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冠心病PCI患者,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远比对照组的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出院后冠心病PCI患者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在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过程中采用抗血栓泵,分析临床作用。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所收治的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选取200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4年1月-2017年4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200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100例患者。对于参照组患者来说,在预防过程中应用常规治疗,对于研究组患者来说,在预防过程中应用常规治疗+抗血栓泵。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概率显著性更低,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利用抗血栓泵有利于显著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概率。

  • 标签: 老年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CAG)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2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每处病变处均行FFR测定,在FFR≤0.80冠状动脉病变处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应用药物洗脱支架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置入支架数、对比剂用量,住院费用,术后12个月内再发心绞痛及因心脏原因再入院、再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置入支架数、对比剂用量,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内再发心绞痛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行CAG联合FFR测定可减少术中植入支架的数量和造影剂的用量、降低住院费用,且不增加术后12个月内不增加心绞痛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血流储备分数 冠心病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方法,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予正确的健康指导。方法通过查阅相关中国期刊文献,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和概括。结果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正确的指导患者并做好动脉冠脉造影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加强术前的心理护理及充分准备,术中预防桡动脉痉挛,术后加强穿刺口及术侧肢体的观察与护理,对于减少肢体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桡动脉 冠脉造影 护理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给予桡动脉入路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医院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老年冠心病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中抽取100例作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抽签方式分组,治疗组(n=50)应用桡动脉入路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对照组(n=50)则动脉入路进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就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4.0%,其复发率是2.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6.0%,其复发率是14.0%;2组指标有统计学比较差异(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给予桡动脉入路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且不易复发,值得借鉴。

  • 标签: 老年 冠心病 慢性左心衰竭 桡动脉入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为了观察在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天琪旋压式桡动脉止血装置和TR-Band气囊式桡动脉压迫止血装置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的效果分析。方法我院心内科自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桡动脉径路冠脉介入诊疗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登记奇偶数分组,即A组100例和B组100例,其中A组运用天琪旋压式桡动脉止血器,而B组给予TR-Band气囊桡动脉止血器,对两组并发症情况和出血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成功止血,与B组相比,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在冠脉介入术后动脉径路采用天琪旋压式桡动脉止血器优于TR-Band气囊桡动脉止血器。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 桡动脉止血器 止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自护能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92例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6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记录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自护能力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对患者自护能力及心理状态进行评定,后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17%),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9.57%),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自护能力评分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要高,而焦虑、抑郁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要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自护能力及心理状态有重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2016年3月—2018年1月冠心病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观察组行经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比较两组冠心病临床疗效;穿刺的时间和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者sf-36量表评分、心功能;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冠心病临床疗效和对照组相似,P>0.05;观察组穿刺的时间和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sf-36量表评分、心功能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sf-36量表评分、心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行经动脉穿刺介入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加速康复,缩短穿刺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 标签: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 冠心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对本院急诊科从2009年2月-2011年7月收治的,符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50例患者,将其平均分为治疗组及观察组。对25例治疗组患者,将0.36毫米BMW冠状动脉导丝送入到闭塞血管的远端,沿着该导丝置入血栓抽吸导管,在持续负压情况下从血管的近端到血管的远端缓慢地推抽2-3次,造影显示血栓影消失后可以将支架直接置入;而对25例观察组患者行常规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对将两组患者的无复流发生率,血管开通率,住院以及出院期间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及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开通率均为100%,治疗组无一例复流发生,且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PCI应用中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血栓抽吸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2例行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按照治疗途径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组(观察组)和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与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疗效相当,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介入治疗 桡动脉 股动脉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等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中采取围术期护理,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围术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痛中心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胸痛中心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入的70例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术中的护理配合要点及举措。结果70例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后呼吸、心率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护理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所有患者均顺利存活,存活率100%。结论给予胸痛中心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中良好的护理配合能够有效提高其生存率,确保生命体征指标的平稳。

  • 标签: 胸痛中心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焦虑抑郁的干预方法以及干预效果,进而改善患者术后不良心理状态。方法在2014年2月到2015年8月期间,选取我院接收的100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虑抑郁状况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干预治疗护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抑郁状况。结果在治疗后的焦虑、抑郁自评得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焦虑抑郁状况患者,应及时采用药物治疗干预以及护理干预,从而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焦虑抑郁状况 干预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0例急诊行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措施。观察组加综合性康复干预,均干预16周。观察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16周后,两组心理状态SDS和SAS评分下降,生活质量SF-36评分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干预用于PCI术后患者效果确切,能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综合性康复干预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护理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选择我院心血管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顺利完成PCI术,对照组给予PCI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自我管理护理两组术后护理观察周期为3个月。结果护理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心绞痛、冠状动脉再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为16.4%,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冠心病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病人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时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患者60例,对其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造影剂都是一次成功灌入,未发生渗漏。在扫描期间50例病人的的心率控制在50/min~70/min,符合正常的屏气要求,图像质量为1级,7例由于病人的心率突然加快导致图像质量为2级,2例由于造影剂对身体的刺激作用让身体发生了移动,导致图像质量为3级。1例由于未能调整好呼吸,图像不清晰,评定影像为4级。结论老年冠心病病人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时,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操作,对患者进行科学细致的护理,从而保证患者检查成功。

  • 标签: 冠心病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检查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给予质子泵抑制剂的防治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观察(2014年2月—2017年3月),针对105例冠心病患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抽签分成两组后给予A组52例冠心病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给予B组53例冠心病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冠心病患者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上消化道不适发生率明显优于A组冠心病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防治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提高治疗结果,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术后上消化道出血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