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ICU应用中的效果,以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通过设置风险管理岗位、进行风险知识培训、执行风险控制制度及操作规范、应用风险评估表、持续风险监控及考核等方法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管理前后ICU病区护理高危风险控制及护理质量情况。结果ICU风险管理后压疮、VAP、CRBSI、CAUTI、错误吸入发生率均较管理前有明显下降趋势,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管理后较管理前也明显减少;护理质量考核也显著较管理前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强ICU风险管理,可以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是保障患者安全及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重症监护 风险控制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普外科特定时段内的100例患者作为基线资料,依据护理管理模式的差异按奇偶顺序将其以11比例分为2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的是对照组,观察组则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比护理差错、医疗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差错明显少于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为0.0%,护理满意度为98.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普外科 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护理风险管理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胃肠外科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胃肠外科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人性化护理及常规护理在脑外科护理中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86例脑外科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35%,与对照组69.77%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2.33%,与对照组11.63%相比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外科患者的过程中,实行人性化护理效果良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常规护理 脑外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护理引入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进入我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132例患者纳入课题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n(观察组)/n(对照组)=66例。对照组患者安排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安排人性化护理干预,记录比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VAS疼痛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普外科护理引入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且有效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普外科护理 效果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舒适护理措施对骨外科术后疼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70例骨外科术后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加舒适护理措施,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VAS评分为(4.23±0.12)分,与对照组患者的(6.41±0.32)分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14%)与对照组患者(8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骨外科术后疼痛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措施效果较好。

  • 标签: 舒适护理 骨外科 术后疼痛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收治的274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有137例患者就医时还未应用风险管理,该组患者为对照组,另外137例患者就医时已经应用了风险管理,该组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患纠纷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之后,就风险事件发生方面而言,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几率比对照组低8.76%,护理纠纷发生几率比对照组低8.03%,满意率比对照组高11.68%,经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均具有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有效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避免护患之间产生纠纷,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因此,风险管理模式值得被大力推广并应用于普外科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当中。

  • 标签: 风险管理 普外科 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PDCA循环应用于泌尿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价值进行研讨。方法随机将进行住院医治的5种病种的68例泌尿外科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PDCA循环护理风险管理,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对泌尿外科患者护理效果更好,在临床护理中起显著作用。

  • 标签: PDCA循环护理风险管理 泌尿外科患者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用于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40名泌尿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患者入院后,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比较分析两组的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满意度(94.26%)高于对照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升外尿外科手术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备较理想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泌尿外科手术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外科手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例2015年4月-2016年4月入我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简单的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依据个人的特殊情况采取相对应的的护理措施,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数据经过相关的统计学软件分析发现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后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效果。结果以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为指标,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实验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发现两组护理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验对比分析发现,心理护理应用与外科护理中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的程度,增强患者的信心,提高其积极性,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可以为外科患者手术后临床护理提供有效的借鉴。

  • 标签: 心理护理 外科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未实施风险管理前妇产科收治的住院患者40例作为参照组,另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实施风险管理后的住院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管理效果、工作质量。结果实验组总满意度97.5%高于参照组75%,实验组总投诉率2.5%低于参照组27.5%,实验组纠纷率5%低于参照组35%,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工作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后的妇产科护理,其护理工作质量具有明显提升,护患纠纷发生率也相对较低。

  • 标签: 护理管理 妇产科 风险管理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标识联合在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260例普外科护理人员及患者(对照组),建立护理标识后,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普外科护理人员及患者(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54%,对照组为4.62%,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控平分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护患纠纷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中应用护理标识与风险管理,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普外科 护理标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用于脑血栓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且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7.28%,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1.08%,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脑血栓患者的预后质量,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脑血栓 优质护理 满意度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中低体温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017年1月—2017年12月进入我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2例患者进行分析,以数字表随机法作为分组依据,n(观察组)/n(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安排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安排预见性护理干预,记录比对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情况、肛温变化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中和术后1h的肛温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外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状态,使术中发生低体温的现象明显降低,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低体温 外科 手术中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肝胆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肝胆外科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外科优质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对提升医院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肝胆外科 优质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外科手术后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和方法,为医疗同仁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方法将148例口腔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4例,对其手术治疗、护理情况及患者口腔清洁满意度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患者减少愈合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在预防口腔内部感染和口腔内部清洁满意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口腔冲洗方法,配以过氧化氢溶液对患者的患处进行冲洗,边冲边吸,可有效加快伤口的愈合速度,降低感染率,提高口腔内部清洁的满意度。

  • 标签: 口腔外科 术后护理 措施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5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157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风险管控措施,观察组则给予护理标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差错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质量核查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护理差错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都更低,而护理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更低,而护理质量核查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标识管理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护理标识 手术室 风险管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在肝胆外科护理中应用全程护理,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肝胆外科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此基础上,采取全程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96.67%VS76.67%)、肝胆疾病知识掌握率(90%VS66.67%)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护理中应用全程护理,能够提高患者肝胆疾病知识掌握率以及护理总满意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全程护理 肝胆外科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舒适护理在肛肠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本次6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进行肛肠外科手术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则接受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在社会评分、心理评分、生理评分以及环境评分方面,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肛肠外科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不仅能够使患者腹痛、便血等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同时也可以促进生命质量的提高,在临床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 标签: 肛肠外科 舒适护理 常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