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出院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6例行心脏瓣膜置换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抗凝治疗依从性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抗凝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明显提升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治疗的认知度,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心脏瓣膜置换术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且接受瓣膜置换治疗的患者临床护理而言,患者在术后接受康复护理对于其生存质量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一整年间收治的46例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都接受瓣膜置换治疗,根据患者术后护理的方法差异将其均匀分成常规组与康复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基本护理,康复组患者则需要接受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生存质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康复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患有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瓣膜置换后护理当中,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病 康复护理 瓣膜置换术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瓣膜置换后疼痛及不舒适原因分析与护理方法。方法本次研究我们对60例瓣膜置换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患者手术后疼痛及不舒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后的疼痛和手术后造成的不舒适和手术的的天数有很重要的观赏,手术当天和手术2天后患者对疼痛的忍耐程度,女性明显优于男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文化素质也对手术后的不舒适造成一些影响。结论所以我们根据结论分析,我们要对换了人员进行手语的培训、手术后相应的护理培训以及让患者能够自我控制病痛缓解术后不舒适的方法。

  • 标签: 护理方法 瓣膜置换术后疼痛 不舒适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均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各具优缺点,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时、合理选择治疗方法,以尽快缓解患者疼痛,减少股骨颈骨折严重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76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B组,分别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A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B组,患者平均中出血量及手术、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B组(P<0.05);A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均各具优势,在临床治疗中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方式。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中采椎管内麻醉方法与管理。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40例椎管内麻醉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出血量325±160ml,中补液量1280±400ml,手术时间85.5±30min,舒适度1.5±0.6,术后谵妄3例,术后疼痛VAS疼痛评分2.1±0.8分,恢复期不良应2例。结论采用椎管内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低剂量进行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治疗中麻醉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椎管内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膝关节置换中的价值。方法选择52例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膝关节置换患者做研究,随机分2组/2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优质护理,相比疼痛评分、膝关节屈伸活动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疼痛分值较低,其中术后2h为(3.45±0.41)分,且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较对照组大,相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价值非常显著。

  • 标签: 优质护理 膝关节置换 应用 价值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髋关节置换患者按人院奇偶编号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疾病管理技能培训、术前术后无缝隙护理、院外康复指导等延续护理服务,评价两组患者疾病自我护理能力及髋关节置换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自护能力及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不仅在出院时及出院6月自护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而且出院6月实验组髋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延续护理用于髋关节患者,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髋关节手术 护理延续 自护能力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的护理难点与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80例髋关节置换的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归纳手术中的护理难点,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护理措施。结果8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安返病房。手术时间1.5h~2.0h,中出血量300ml~500ml,无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肢体功能恢复良好,达到术前预期效果。结论全面、细致、周到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 标签: 高龄 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难点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进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的患者手术进行配合护理效果。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的患者60例,分为两组进行常规护理与配合手术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0.0%,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HSS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进行配合手术的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广泛采用,

  • 标签: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手术配合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实施腰椎手术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宣教。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实施腰椎手术的患者30例为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病人出院时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差错、健康教育知晓率、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差错、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而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路径在膝关节置换患者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健康教育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对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长骨科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纳入课题研究,按随机数字表发分为优质护理组(60例)和常规护理组(6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骨科常规护理服务,优质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拆线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提高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疗效、依从性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人工关节置换术 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提供优质护理。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治愈率、护理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满意度、治愈率,降低死残率,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围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拟行手术患者102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围期情绪状态。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DS与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负性情绪。

  • 标签: 心理护理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价值。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共纳入病例数为58例。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腰-硬联合麻醉,n=29)与对照组(硬膜外麻醉,n=29)。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感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情况、硬膜外用药量、麻黄碱用量对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麻醉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过程中,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能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全麻要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实施髋关节置换的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选择全麻的对照组(41例),与选择腰硬联合麻醉的观察组(42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药物使用量、麻醉时间、清醒时间等,再比较血流动力学中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评价临床效果。结果选择腰硬联合麻醉的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药物使用量、麻醉时间、清醒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中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也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4.39%,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全麻,可缩减患者的清醒时间、醉醉时间,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降低不良反应,效果显著,值得在髋关节置换中的临床应用。

  • 标签: 全麻 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通过对92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经验总结,认为工作人员高度重视,详细的术前评估及宣教、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机械预防、药物预防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等措施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关键,为手术的成功及疾病的康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 标签: 人工膝关节置换方案 预防护理 功能锻炼 下肢深静脉血栓 药物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不如采取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结论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得到降低,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患者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照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术后1、3年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39.21±15.21)min,长于对照组的(82.03±15.56)min(P<0.05);观察组中出血量为(518.73±11.26)ml,多于对照组的(370.78±12.02)ml(P<0.05)。手术后3年观察组优良率(70.59%)高于对照组(47.06%)(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各有优劣,但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效果更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高龄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期间予以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实施髋关节置换治疗的80例高龄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两组,每组40例。予以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予以研究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观察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下肢Bromage评分和感觉起效时间、麻醉用量和阻滞完善时间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关于两组患者的术后早期意识障碍和肺部并发症等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中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能使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降低,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 标签: 高龄患者 髋关节置换术 腰硬联合麻醉 重比重 单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