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心脏机械瓣膜置换9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9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电话随访和上门访视的等。对照组出院后不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抗凝治疗相关知识知晓度、抗凝并发症和再次入院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机械膜置换患者延续护理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的定时查血、INR目标值、华法林影响、效果因素、立即就医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延续护理观察组出院后抗凝相关并发症及再次入院情况、总国际比值治疗范围率、总体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比较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抗凝治疗相关知识知晓度,减少术后抗凝治疗相关并发症和再次入院,值得在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开展推广运用。

  • 标签: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 生存质量 护理 抗凝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瓣膜心脏病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瓣膜心脏病术后腹胀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治疗3次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能提高瓣膜心脏病术后腹胀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术后肠胀气 针灸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诊治的83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前后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测,由本院同一个医生记录主动脉瓣环内径和钙化斑块情况等,将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瓣膜和心功能情况行比较。结果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二维、三维的主动脉瓣环内径、钙化检出率和手术病理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3例患者主动脉平均跨瓣压差术前显著高于术后(P<0.01),术前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术后(P<0.01),术前有效瓣口面积指数显著低于术后(P<0.01);中5例主动脉瓣环径变大,采用大号人工瓣膜手术;3例钙化瓣分裂,采用人工瓣膜固定,83例患者术后复查瓣膜开启正常。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中的临床价值高,可有效提升其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上采用。

  • 标签: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干预对机械瓣膜置换后出院患者抗凝治疗、并发症预防的效果。方法建立微信团队,由专业医护人员通过微信对出院患者抗凝治疗进行干预指导,对干预前后的抗凝知晓率、依从性、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对抗凝的知晓率、依从性、并发症发病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干预提高了机械瓣膜置换后出院患者抗凝药物的服用依从性,并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病率。

  • 标签: 机械瓣膜置换术 微信干预 抗凝药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全髋关节置换,对照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对比两组中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1年后的Harris评分及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都能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需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治疗,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疗效对比 老年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狭窄瓣膜置换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55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治疗的麻醉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5例患者拔管时间为28.8±14.2h,ICU停留时间为2.5±1.5天,术后住院时间为30±5.5天,其中53例治愈出院,死亡2例。结论临床麻醉维持患者的心脏瓣膜置换适度应激状态,降低炎性反应,术后早期恢复并拔管。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40例人工全髋置换中护理配合方法进行全面性回顾分析,包括术前访视、物品准备、手术中的配合、手术后的搬运及术后护送。结果本组4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均顺利安返病房,对手术中护理的满意度为100%。结论积极的手术中护理的配合、严格遵循八查十对、严格无菌观念是有效的防止中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至关之键。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关节病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云南中德骨科医院等多家医院收治的需行手术治疗的关节病损患者657例,均对其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在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有手术指征的关节病损患者实施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疗效显著,能有效解除患者的疼痛,迅速重建关节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人工关节置换术 关节病损 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中髌骨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实施的全膝关节置换的4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髌骨置换治疗,对照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髌骨成形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显著比对照组(7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中髌骨置换的临床效果显著,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更高。

  • 标签: 老年 人全膝关节置换术 髌骨 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中手术室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58例患者进行的手术室护理状况进行观察。结果5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经过手术室护理之后恢复情况良好,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感染等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开展手术室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治愈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积极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有助于患者提升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室护理 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髋置换的麻醉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抽选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45例,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硬膜外用药剂量明显更少,阻滞完善时间及麻醉起效时间更短,麻醉优良率更高,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全髋置换术 麻醉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体位性损伤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64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手术体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优良率、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优良率93.75%与对照组75.0%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0%与对照组78.13%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压疮发生率3.13%与对照组28.13%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给予手术体位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手术体位性损伤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体位性损伤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对髋关节置换的效果及对麻醉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6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予以全麻。观察两组心率、血压、麻醉结局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率、血压的稳定性优于对照组(P<0.05);麻醉药剂量,麻醉起效、完全阻滞及术后清醒时间均明显减少或短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安全性较高(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治疗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具有良好麻醉结局,有推广应用意义。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全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的68例患者,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将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用药剂量、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以及麻醉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临床效果较好,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可减少药物用量,缩短起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感,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全麻 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给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手术方法进行分组,其中60例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命名为A组;另外的60例患者应用半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命名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B组长,和住院时间均比B组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与B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手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应用,疗效相当,在临床中根据患者的状况合理选择。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进行过人工膝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的康复护理,指导其进行自我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6年2月本社区医院143例,在上级医院进行了老年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分为观察组71例,对照组7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肌肉、关节康复指导和护理,进行心理护理,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膝关节功能、患者满意率、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屈伸度(20.8±1.4)、肌力(9.4±0.5)、活动度(18.9±0.7)明显优于对照组(13.1±1.7)(6.2±0.4)(12.2±1.1);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90.14%,显著大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率68.06%;对照组的并发症率16.67%,明显高于观察组5.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过人工膝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和日常生活指导,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率,不仅促进了老年人膝关节功能恢复,也改善了医患关系。

  • 标签: 社区康复护理 功能恢复 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及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2例)和观察组(n=5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输血量、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负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的输血量、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统计结果显示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负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内固定治疗,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可有效缩短患者的负重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老年髋部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通过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高龄患者120例按照手术方法的区别命名为观察组(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对照组(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数据显示,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首次负重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康复所需要的时间明显较少(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66%、5.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通过人工股骨头置换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龄患者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