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民航飞行人员心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近年的演变趋势,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1996-2000年全民航60岁以下飞行人员各年度心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检出构成比作出总体及年度间变化趋势比较;列出其在相应年度疾病检出率前20位中的排序;对2000年部分高血脂作统计分类;统计学采用χ^2趋势(P值)检验。结果:近年来,高血脂(2000年高甘油三酯血症占70.28%),吸烟,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心电异常,心电次极量运动试验(TET)阳性的检出率均呈逐年升高趋势(P值均<0.01),冠心病(CHD)2000年比1998年和1996年患病明显增多(P<0.01);糖尿病和急性脑血管病的总体患病率无明显变化(P>0.05);高血脂,吸烟,超重,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和心电异常的检出率排序在2-12位,TET阳性检出率排序2000年升至第18位。结论:近年来民航飞行人员心脑血管病总体患病率不高,但其危险因素问题突出,如不予以重视,后果不容乐观。

  • 标签: 心脑血管病 危险因素 民航飞行人民
  • 简介:目的:探讨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危险因素暴露与心率变异性(HRV)及压力反射敏感(BRS)之间的联系。方法在参加年度大体检的450名血压正常的民航飞行人员中,根据有无危险因素暴露将其分为年龄≥40岁组、体重超重组、血脂异常组、吸烟组、饮酒组及相应对照组。采用常规自回归谱分析方法对各组飞行人员的短时程HRV信号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序贯法计算其BRS。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年龄≥40岁的飞行人员HRV明显降低,表现为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及归一化高频成分(HFn)显著降低(P<0.01),而归一化低频成分(LFn)与LF/HF则显著增加(P<0.05);其BRS亦显著降低(P<0.01)。其他危险因素暴露时,HRV的TP、LF及HF均显著降低(P<0.05),而LFn、HFn、HFn及LF/HF则无明显变化,BRS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的暴露与HRV及BRS的降低密切联系;提示在高血压病发病之前,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即已发生异常。在对飞行人员进行高血压病的早期危险性预报时应重视对其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评价。

  • 标签: 民航飞行人员 高血压 危险因素 心率变异性 压力反射敏感度 HRV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分析小儿内科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了进一步控制医院感染的情况,提供更严谨的数据和实验依据。研究方法主要是以回顾性分析,近几年医院小儿内科363例患儿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相结合的回顾性分析法,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本篇文章研究结果表明,小儿内科363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有167例感染率在23.3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小儿内科患儿住院时间大于两周,并伴随有一定的静脉插管,白血病,肺炎以及恶性肿瘤等感染病,分别占比超过50%以上,与医院感染发生存在密切联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小儿内科 患儿 感染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分析小儿内科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了进一步控制医院感染的情况,提供更严谨的数据和实验依据。研究方法主要是以回顾性分析,近几年医院小儿内科363例患儿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相结合的回顾性分析法,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本篇文章研究结果表明,小儿内科363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有167例感染率在23.3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小儿内科患儿住院时间大于两周,并伴随有一定的静脉插管,白血病,肺炎以及恶性肿瘤等感染病,分别占比超过50%以上,与医院感染发生存在密切联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小儿内科 患儿 感染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 :随着顾客满意理论的不断发展,患者满意作为衡量现代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金标准”,逐渐引入医疗卫生系统。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患者满意测评的基本现状和进展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内在患者满意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国内关于患者满意测评的研究提供参考,从而使患者满意测评更好地发挥作用。

  • 标签: 公立医院 患者 满意度测评
  • 简介:【摘要】目的 运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界定学习准备的概念。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 Pubmed、CINAL、PsycINFO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最终纳入了36篇文献从概念的起源及演变、定义性特征、先决条件、影响因素、结局、同义词与近义词、测评指标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 学习准备包括三个定义性特征:自我导向性、学习独立性、时间管理性。其先决条件和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年级、教师的支持、职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结局关注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兴趣及效率、自我控制能力。结论 学习准备逐渐成为护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学习准备在护理教育学学习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增加,但对学习准备的概念界定及其影响因素还不够全面、系统和深入,明确学习准备概念有助于学生自我准备性学习,编制有效评价学习准备的测评工具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 标签: 学习准备度 自主学习
  • 简介:【摘要】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改变了饮食习惯和结构,同时也增加了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由于高尿酸血症经常会并发多脏器疾病,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由于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和嘌呤饮食以及饮酒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对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实施饮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危险因素 饮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在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607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 31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照组, 297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甲级愈合率明显升高。结论 :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可减少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改善切口愈合情况。

  • 标签: 手术 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伟哥(中国商品名:万艾可),学名slidenafilcitrate(柠檬酸西地那非),于1998年3月被美国联邦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为处方药,在国内外已有成千上万的男性阴茎勃起障碍(ED)患者使用其治疗,反映良好。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医学专家提醒说,航空人员中,

  • 标签: 民航飞行员 伟哥 柠檬酸西地那非 食品药品管理局 阴茎勃起障碍 1998年
  • 简介:摘要:目的:骨科患者手术治疗后容易出现感染,对感染因素分析,并且提出解决措施。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骨科手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随机抽选40例感染者编入感染组,随机抽选100例未感染者编入未感染组,分析两组治疗资料,获得感染因素。结果:两组资料对比中,骨科患者出现感染和年龄、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有关系,(P<0.05),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骨科产生感染因素多样化,需根据不同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此来保证患者治疗的安全。

  • 标签: 感染 相关因素 骨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无痛胃镜检查中护理相关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期间在我院行无痛胃镜检查并发生了护理不良事件的患者总共 3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治资料,总结分析无痛胃镜检查中护理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本组 34例患者中,因护理人员操作不熟练而引起护理不良事件者共有 7例,占比 20.59%;因护理人员粗心大意而引起护理不良事件者共有 12例,占比 35.29%;因患者自身不够配合而引起护理不良事件者共有 15例,占比 44.12%。结论:护理人员操作不熟练、护理人员粗心大意以及患者自身不够配合是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若想有效避免相关危险因素、保证检查成功及患者安全,临床应当要加强防范、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

  • 标签: 无痛胃镜检查 护理相关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前言动脉硬度异常是动脉损伤的制造者,也是心血管危险的标志。本研究假设动脉硬度异常与血压、血糖、血脂和个体特异性有关系。方法2006年3月至6月对334名空勤人员完成了问卷调查,并应用示波器在臂弯部记录脉律来检测血管的硬度,参照受检者的年龄将其分成三组:正常血管硬度组、轻度异常组和中度异常组。结果334名空勤人员的平均年龄是41.8岁。42%的人员有轻到中度的动脉硬度异常。

  • 标签: 动脉硬度 危险因子 工作人员 航空公司 心血管危险 空勤人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透析患者跌倒坠床事件进行分析,评估透析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以及防护措施中存在的问题。方法:收集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我院透析患者跌倒共 20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透析患者的跌倒坠床事件不仅与其年龄有关,也与脱水过多、服用药物等有关。对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明确高危人群和重点对象,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在管理上,制定安全风险预案,分析薄弱环节,落实改进措施。结论:实施意外风险防范后有效预防患者在血透期间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确保透析时的安全。

  • 标签: 血透患者 跌倒坠床 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接受开颅手术的患者 63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可能引起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作统计分析比较,同时为避免问题的严重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感染问题的预防工作。结果:年龄因素、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是导致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而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在生活质量方面,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89.87±3.34)分显著高于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 80.42±2.96)分,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并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年龄因素、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是导致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只有对患者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工作,才能有效做好患者颅内感染问题的预防工作,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开颅手术 颅内感染 危险因素 针对性护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