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县级公立医院人力资源配置方法。方法以静态动态测算医院人力资源配置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种测算方式均能较好指导人力资源调配,具有一定前瞻性和适用性。结论运用静态动态法预测人力资源配置,具有灵活优化人才结构,实现人力资源高效利用。

  • 标签: 综合医院 人力资源 静态测算 动态测算
  • 简介:【摘要】目的 将国内外慢性病患者感知控制评估工具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工作者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和研发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数据库,对慢性病患者感知控制评估工具进行汇总。结果 查到相关评估工具10个,将其分为普适性和特异性。结论 本研究将慢性病感知控制评估工具进行详细罗列,以便为护理工作者选择针对性的评估工具评估不同慢性病患者的感知控制状况提供借鉴,从而改善患者的健康结局,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病 感知控制 评估工具
  • 简介:第75届美国航空航天医学会于2004年5月2日~6日在美国安克雷奇市举行,全球3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年会交流的679篇学术论文涉及军事航空医学、民用航空医学、临床航空医学、航天医学以及环境医学等领域,现就年会中有关飞行人员健康的论文综述如下。

  • 标签: 人员健康 飞行 航空航天医学会 军事航空医学 民用航空医学 临床航空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基于危机管理观念对眼耳鼻喉科科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586例眼耳鼻喉科患者纳入研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93例。参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念,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危机管理观念。对比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指标高于参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指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眼耳鼻喉科患者采取危机管理观念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明显改善,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提升眼耳鼻喉科护理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危机管理观念 眼耳鼻喉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老年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分析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择我院就诊的 99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收录时间统一在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对所有患者均落实静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诊断,通过对比诊断结果判断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诊断方式相较而言,在心律失常因素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检出效果更优,且比较体现出 P< 0.05的结果,分析产生统计价值。结论:老年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应用动态心电图可有效检出原因,诊断价值显著。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老年 心律失常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理论在百日咳患儿中提高家属感知护理支持度的应用价值;方法:在80例百日咳患儿护理临床中,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对照比较,对循证护理理论在百日咳患儿家属感知护理支持临床中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对比常规家属感知护理支持,循证护理理论不仅能够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还能提高临床家属感知护理支持程度。在百日咳患儿病患护理满意度的现场调查中,实验组97.50%的患者对家属感知护理支持情况表示满意,而对照组仅67.50%的患者对护理情况表示满意;且实验组护理人员在PDCA循证护理素质对比中的表现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讨论:循证护理理论在百日咳患儿临床家属感知护理支持中的提升较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理论 百日咳患儿 应用 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护理学教学在保证学生充分掌握护理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在此当中,护理伦理学等人文类课程就承担着比较重要的作用。目前,人文类课程主要还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法为主,这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护理职业素养起到的作用是比较有限的。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并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和产生情感。

  • 标签: 体验式教学 教学环境 职业认同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关节磨损、半月板损伤、筋膜技术、MNT筋膜平衡疗法、SEP现象;

  • 标签:
  • 简介:原发性高血压病特别是在合并左心室肥厚、冠心病等情况下更易发生各类心律失常.且有预后的严重性。动态心电图(DCG)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对疾病的早期诊断、防治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笔者应用DCG监测79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心律失常,分析如下:

  • 标签: 心律失常 原发性高血压病 动态心电图 预后 DCG监测 DCG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新型病毒肺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健全完善疫情防控机制,群策群力,联防联控,有效遏制了疫情,保障了人民群众健康,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阶段性胜利,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态势不断拓展,为动态清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 策略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及冠脉造影诊断鉴别冠心病临床价值对比分析。方法:选取 2016年 3月 -2018年 3月进入我院进行检查的疑似冠心病患者 124例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彩超以及冠脉造影检查,最终依据冠脉造影的结果为诊断标准。对比通过使用动态心电图以及心脏彩超进行检查的准确率以及敏感性。结果:患者在经过动态心电图、心电彩超以及冠脉造影比较之后,心脏彩超的诊断阳性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动态心电图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使用心电彩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 81.45%)、敏感性( 92.35)以及特异性( 51.25)明显优于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测的准确率( 73.39%)、敏感性( 82.75%)以及特异性( 41.25%)( P< 0.05)。结论:通过使用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以及冠脉造影进行诊断,均可以提供有效的支持, 如 果能够将三种检测进行结合,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诊断效果,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脏彩超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进展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安全护理的管理方法。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天津康复疗养中心神经内科2016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24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评估(2016年6月~2017年5月,实施入院评估),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入院、动态双评估(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开始实施入院、动态双评估)。240例进展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中,男124例,女116例;年龄59~82岁,平均(70.5±5.7)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病例,对照组120例,观察组120例,两组基本情况(卒中性质构成比、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性别比例、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住院原因、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 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4.17%,护患满意率为96.00%;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33%,护患满意率为98.00%。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专项动态评估 进展性脑卒中 护理安全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 2017年 3月 -2019年 4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 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电图应用种类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38例,对照组 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比两组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和阳性检出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对冠心病异常的心率检出率明显较高,阳性检出率也较高,对比差异显著,有意义, P< 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实际临床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应该广泛推荐。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治疗 指导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本中心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疗养员患者30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实验组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实验组检出率更高。结论: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肾动态显像诊断过程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于 2017年 11月 ~2018年 6月我院所接收的 70例肾动态显像诊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对象,根据护理干预的应用措施不同分为综合组和传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 35例。综合组实施综合护理措施,传统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统计综合组和传统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并且进行检测依从性以及显像失败率等指标的对比观察。结果:综合组的检测依从性 33例( 94.29%)显著高于传统组 24例( 68.57%), 综合组的显像失败率1例( 2.86%)显著低于传统组 6例( 17.14%),且对照均存在 P< 0.05则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在肾动态显像诊断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显像失败的几率。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肾动态显像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糖尿病中动态葡萄糖监测的应用以及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均为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经由本院治疗的患者,凭借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尖葡萄糖监测,观察组接受动态葡萄糖监测,并配合安装前宣教护理。对比监测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血糖最高值对比,为观察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最低值对比,为观察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中动态葡萄糖监测的应用能够监测患者全天的葡萄糖变化情况。

  • 标签: 糖尿病 动态葡萄糖监测 指尖葡萄糖监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动态心电图应用于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诊断。方法 对泰州市中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的200名房性早搏患者动态心电图数据进行分析,结合病例信息研究房性早搏患者中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心电特征。结果 研究发现所有患者中发生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比例为53%,且其房性早搏前周期、120s的房性早搏频率明显延长,但早搏联律间期明显缩短。结论 动态心电图可以对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作出更加精准的心电诊断,进一步推广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了因心电诊断不明确而耽误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电诊断 房性早搏 阵发性心房颤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诊断中施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抽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及4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对象,对其均施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并结合是否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病变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自主神经功能病变组(20例)和自主神经功能正常组(20例),对比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1)观察组SDNN、SDANN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2)自主神经功能病变组患者SDNN、SDANN、RMSSD均较自主神经功能正常组更低,P<0.05;结论 在糖尿病自主神经功能病变诊断中施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具有一定效果,对医师评估是否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病变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自主神经功能病变 诊断 动态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