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分级综合治疗突发耳聋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66例听力损失程度不同、病程长短不同的突发耳聋患者采用以凯时注射液为主药,以扩血管、神经营养药为辅药分级综合治疗突发耳聋,治疗前后行听力学检查对照。结果:病程2周以内的轻中重度耳聋患者其有效率达97.67%(42/43);病程2周-3个月的有效率为9153%(12/13);病程>3个月的有效率为50.00(5/10),总有效率89.39%(59/66)。结论:根据突发耳聋的病程长短和听力损失的程度调节用药的剂量及联合用药方法治疗突发耳聋,具有临床意义,它不但对病程短的突发耳聋有效,而且对病程长的突发耳聋亦有效。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分级 联合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索突发灾害事件时,医院药品应急保障管理方法.方法根据突发灾害事件特点和对医院药物供应的需求,及其医院任务和药物供应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明确了医院对突发灾害事件医院药品应急保障的工作思路.结论建立突发灾害事件药物保障应急预案是必要的.

  • 标签: 突发灾害事件 医院 应急保障 药品供应 药品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大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肝癌破裂大出血的手术,临床资料。结果10例均行手术切除出血的肝肿瘤,清除积血,清洗腹腔,腹腔内放置化疗药物,无术中死亡病例。结论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大出血复发率高。腹腔种植机会多,预后差,手术切除肿瘤为首选方法,术后应行综合治疗。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自发性破裂大出血 肝癌切除术
  • 简介: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灾害,给我国部分地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上下、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下,广大医疗、疾控工作人员勇挑重担,恪尽职守,为我国赢得抗非典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反思SARS的流行,也暴露了我们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机制上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为使我们今后能够经受住任何复杂事件的考验,

  • 标签: SARS 突发事件 应对策略 流行病学 健康教育
  • 简介:患者,男,74岁。于2005—2—23凌晨3:00因车祸致头部及全身多处外伤,额面部活动性出血。当即昏迷约30分钟,意识清醒后感头部及四肢疼痛、活动受限。无恶心、呕吐.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急送当地医院,行头部伤口清创缝合,检查颅脑CT示:“颅骨骨折”;检查X片示:“全身多处骨折”。随即转送我院。查体:体温36.8℃,脉搏98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76/52mmHg。

  • 标签: 多发性创伤 多发性骨折 关节损
  • 简介:目的研究双介入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首先行TACE术,1~3周后在B超或CT引导下行PEIT治疗,每周行(1~2)次,连续(3~5)次.结果全组共行TACE61人次,PEIT96人次.全组CR3例,PR12例,有效率(CR+PR)48.4%(15/31),NC10例,PD6例.全组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82.8%、61.0%、48.8%、40.7%.结论双介入疗法对部分不能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双介入疗法 PEIT TACE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评价原发性阑尾肿瘤的CT表现.方法对2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阑尾肿瘤病人的腹部CT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阑尾直径、阑尾壁厚度、阑尾腔内改变及阑尾浆膜面改变等,并注意盲肠、末段回肠、阑尾周围脂肪改变和腹腔淋巴结肿大等.结果24例原发性阑尾肿瘤为黏液性腺瘤(n=11)、黏液性腺癌(n=5)、结肠型腺癌(n=4)和类癌(n=4).阑尾最大直径为12mm~52mm,19例(79%)最大直径超过15mm;阑尾壁最大厚度3mm~16mm,13例(58%)在5mm以上;10例(42%)可见阑尾腔内肿块阑尾内壁不规则隆起,1例(4%)可见阑尾表面外突性肿块.使用阑尾肿块/囊状扩张/直径大于15mm的综合标准诊断率为92%.如附加阑尾壁厚度大于5mm的标准则诊断率为100%.结论CT是发现阑尾肿瘤的有效方法,表现为阑尾肿块、阑尾腔囊状扩张、直径大于15mm和壁厚超过5mm.

  • 标签: 阑尾 肿瘤 断层摄影 X线计算机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66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脑血栓形成史2年.右侧肢体活动不灵.间断给予降压、溶栓治疗.因睡眠中出现昏迷、抽搐、二便失禁,于翌日入院.体检:体温38.5℃,心率110/min,血压8/4kPa(60/30mmHg).深昏迷状,呼吸

  • 标签: 脑出血 多发性 脑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 高血压 病例报告
  • 简介:发性结肠直肠破裂(IRCR)临床上极少见。1990年Pomerantz等检索世界文献报告仅有95例。我院从1970年至今共收治4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1.1例170岁。以发热待查收入院。无便秘史,入院后逐渐出现下腹部疼痛伴恶心,未吐。查体: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轻度肌紧张,肠鸣音减弱。白细胞16.3×10~9/L,中性0.83。腹平片无膈下游离气体。诊断为急性腹膜炎而急诊剖腹探查。术中见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系膜缘对侧1.5cm破口,肠管无明显其它病变。行乙状结肠切除,降结肠造口术。术后病

  • 标签: 结肠直肠 乙状结肠系膜 特发性 肠鸣音 急性腹膜炎 病例报告
  • 简介:我院及原第227医院1984年1月至1999年4月共收治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1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1例中,男6例,女5例;年龄44~78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h~4天。既往有慢性便秘

  • 标签: 乙状结肠自发性 穿孔例 自发性穿孔
  • 简介: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uluplesclerosis,Ms)的临床特点。方法综合分析83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变部位、重要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MS多见于青壮年女性,起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临床症状多样,病程多呈缓解复发,脊髓、视神经受累多见,电生理、免疫学、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根据临床特点,综合神经电生理、脑脊液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能大大提高临床确诊率,其中磁共振成像意义较大,MS病程分类有助于诊治及判断疾病的转归。

  • 标签: 治疗 多发性硬化 病程 转归 影像学检查 诊断
  • 简介:临床资料例1:男,46岁。因酒后突发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4h入院。于4h前饮白酒约300ml后突发左上腹疼痛.疼痛为胀痛,向左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数次。否认既往外伤史,有吸烟、饮酒嗜好。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剑突下压痛,左上腹部深压痛,轻度肌紧张。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血Rt正常。血淀粉酶480u(正常值20~210u),尿淀粉酶350u(正常值400u),肝、胆、脾、胰B超无异常,按“急性胃炎,急性胰腺炎?”收院行常规治疗。入院48h患者面部进行性发黄,神志淡漠,腹部移动性浊音,腹穿抽出不凝固血液10ml,

  • 标签: 迟发性 脾破裂/诊断 误诊 急性胰腺炎/诊断 宫外孕/诊断
  • 简介:根据在SARS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进行精神卫生干预的尝试,指出将精神卫生干预应用于SARS的医疗救助,是SARS救治的成功经验之一:提示精神卫生干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制定国家和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预案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提出加强对精神卫生干预的统一管理和精神卫生干预人才队伍的建设。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精神卫生干预 救治 SARS 应急机制
  • 简介:发性胆囊癌是比较少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胆系恶性肿瘤的首位,其恶性程度高,侵袭力强,易发生转移。由于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就诊时往往已到晚期。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慢性胆结石、胆囊炎所致的胆囊粘膜损伤性改变是引起胆囊癌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胆囊癌早期诊断率低,就诊时大多丧失了根治手术机会。改善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关键在于:做好胆囊癌高危人群的防治工作;提高胆囊癌的早期诊断率;改进手术方法,制定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 标签: 原发性胆囊癌 就诊 早期诊断率 诊断和治疗 侵袭力 根治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复发性耳廓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69例复发性耳廓假性囊肿采用手术切除囊肿外侧壁。结果63例患者均治愈。结论对于采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耳廓假性囊肿,手术切除囊肿外侧壁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耳廓假性囊肿 复发性 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 外侧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