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位剖宫产产妇术中出现胎高浮情况时使用改良式托取胎法(简称IMHFH)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1月-2022年8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106例产妇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作手入组与改良组,每组各有53例,对手入组中产妇行手入宫腔取胎法,对改良组中产妇则行IMHFH,记录两组产妇的子宫切口撕裂情况、术中出血量以及胎娩出时间,统计后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改良组中产妇的子宫切口撕裂情况较手入组更少,术中出血量及胎娩出时间均少于手入组,组间比较结果存在差异(P<0.05)。结论:位剖宫产产妇术中出现胎高浮情况时使用IMHFH能够有效减少产妇子宫切口撕裂的情况及术中出血量,同时还能够缩短胎娩出所需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式托取胎头法 头位剖宫产 胎头高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护理用于位难产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效果。方法:以76例产妇为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助产护理),各38例,比较不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更高,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宫内窘迫率更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助产护理可有效提升自然分娩率,减少新生儿窒息及宫内窘迫发生,有效改善分娩结局,值得推广。

  • 标签: 头位难产 产妇分娩 助产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析位难产产妇行产程护理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于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开展研究,共计纳入74例位难产产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37例,常规护理)、乙组(37例,产程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乙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甲组(29例、78.38%>21例、56.76%),对比差异显著(X2=3.947,P<0.05);乙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X2=4.163,P<0.05)。结论 位难产产妇行产程护理可以减轻产妇的紧张焦虑情绪,促进产妇自然分娩,降低新生儿发生率,有着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头位难产 产妇 产程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吸引助产术的临产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分娩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胎吸引阴道助产分娩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胎头吸引助产术 临产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针治疗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76例脑瘫伴构音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针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康复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构音障碍临床表现和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基线特征上无显著性差异。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构音障碍症状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的构音清晰度、口腔运动协调性和语音流畅性均显著改善(P

  • 标签: 头针 小儿脑瘫 构音障碍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难产助产中体位改变联合徒手旋转胎术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选取179例位难产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9,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90,体位改变联合徒手旋转胎术护理),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位难产产妇中实施体位改变+徒手旋转胎术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并发症,可推广。

  • 标签: 体位改变 徒手旋转胎头术 难产助产 分娩方式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踝背屈位振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小腿三肌痉挛的影响。方法 将56例存在小腿三肌痉挛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训练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训练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踝背屈位振动疗法。两组患者于训练前,训练4周,训练8周后应用改良Ashworth量表进行小腿三肌肌张力评定。结果 经治疗4周,8周后发现训练组小腿三肌肌张力较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显著改善(P<0.05)。结论 踝背屈位振动疗法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的小腿三肌肌张力。

  • 标签: 脑卒中 振动疗法 小腿三头肌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徒手旋转在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从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位难产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位难产孕妇划分为对照组,另外40例位难产孕妇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接受徒手旋转助产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结果: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50.00%,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80.00%,数据差异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中,对照组的新生儿体温不升、肺肠道异常、呼吸暂停等并发症上的发生数量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 05。结论: 徒手旋转助产能够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对自然分娩率具有明显提高的效果,对产妇的产程加快具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评价体位改变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60例位难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体位改变)与对照组(30例,常规助产),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呼吸困难发生率、宫内窘迫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值=6.405,(P=0.011<0.05),差异显著。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值=7.925,(P=0.005<0.05),差异显著。结论:对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实行体位改变,能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头位难产产妇 助产护理 体位改变 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 要   目的 了解奥运辖区2016年-2019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本辖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报告的本辖区 2016—2019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 奥运辖区4年共报告手足口病例 236例 ,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6-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占全年报告总数62.29%; 发病人群男性高于女性 (1.41:1);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 ,占总病例数的66.53%;发病职业以托幼儿童居多,占总病例数的38.56%;其次为散居儿童,占发病总数的34.32%;社区普遍多发,但主要集中于年轻型社区为主;所有手足口病例中无重症及死亡病例。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年龄和性别差异,5岁以下的托幼机构儿童和散居儿童是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对象。促使我们要不断加强托幼机构场所手足口病例的监测与病例的严格管理,社区手足口病知识的宣传宣教 ,重点加强环境消杀及个人手卫生健康宣教 ,普及手足口病健康知识,减少手足口聚集性发病。

  • 标签: 手足 口病 流行特征   奥运村辖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重点探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在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诊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头下型患者,共3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不同时间Harris 髋关节评分情况。结果:手术后,随访3个月,评价患者关节恢复情况,其中优27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4.29%;术后一个月,评价患者Harris 髋关节评分为(89.11±7.42)分,术后三个月,患者Harris 髋关节评分为(95.17±8.45)分。说明,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来说,采用人工全髋置换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促使患者髋关节功能尽快康复,提高治疗的优良率,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股骨颈骨折头下型 人工全髋置换术 优良率 髋关节功能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自闭症干预难度较大,在常规康复训练上结合穴针刺,探究该项方式优势。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患儿60例,均为儿童自闭症患者,就诊时间为(2021年03月-2022年09月),以抽签法为分组方法将所有对象拆分为2组,将采用康复训练的30位患儿设为对比组、采用康复训练+穴针刺的30位患儿设为实验组,对比差异。结果:实验组的CARS、ABC、疗效指标更优(P

  • 标签: 头穴针刺 自闭 优势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自闭症干预难度较大,在常规康复训练上结合穴针刺,探究该项方式优势。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患儿60例,均为儿童自闭症患者,就诊时间为(2021年03月-2022年09月),以抽签法为分组方法将所有对象拆分为2组,将采用康复训练的30位患儿设为对比组、采用康复训练+穴针刺的30位患儿设为实验组,对比差异。结果:实验组的CARS、ABC、疗效指标更优(P

  • 标签: 头穴针刺 自闭 优势 康复训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标是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股四肌关节源性肌肉抑制的状况,并探讨早期干预在改善此现象方面的效果。方法:我们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为接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了早期的股四肌康复训练,其中实验组在训练后进行了30分钟的冰敷治疗。我们在术后的第1个月、第3个月和半年时对受试者进行了测试,包括大腿周长、股四肌等速收缩峰值力矩以及肌电图信号。结果:实验组在所有测试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在术后的第一个月,实验组的大腿周长为50±5cm,等速收缩峰值力矩为60±10N·m,表面肌电信号为30±5μV;到了半年时,这些指标分别提高到54±3cm,80±8N·m和40±4μV。而对照组在这些指标上的改善则较为有限。结论:早期冰敷治疗有助于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股四肌关节源性肌肉抑制现象。我们的研究结果为临床提供了实证依据,支持在康复训练中加入冰敷环节,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股四头肌,关节源性肌肉抑制,早期干预,冰敷治疗
  • 简介:摘 要:本文分析C型臂X线机引导下局部注射医用臭氧与醋酸曲安奈德+盐酸利多卡因混合镇痛液治疗肩肱二肌肌腱炎的疗效,探索肩肱二肌肌腱炎的有效治疗方法。经临床实践,得出结果如下: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穿刺更准确,局部注射医用臭氧与醋酸曲安奈德+盐酸利多卡因混合镇痛液治疗疗效更好,恢复更快、更安全有效。

  • 标签: 肱二头肌肌腱炎 C型臂X线机 医用臭氧 镇痛液 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