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疾病是危及人类健康的大敌,而心血管疾病则是近几年造成人类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1994年,世界药房药品销售统计,心血管类药物

  • 标签: 循环系统 药品消耗 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4例接受冠脉搭桥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2例。A组为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组,B组为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T0)、手术结束(T1)、术后2h(T2)和术后24h(T3)时间点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的改变。结果体外循环冠脉搭桥组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m-Alb/Cr)、尿N-乙酸-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浓度组内各点相比,T1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组尿m-Alb/Cr和NAG在T1时间点较体外循环冠脉搭桥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可引起可逆性的肾功能早期损害。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较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肾功能损害明显减轻。

  • 标签: 冠脉搭桥术 体外循环 尿微量白蛋白 尿N-乙酸-β-D氨基葡萄糖苷 肾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肾组织微循环变化在IgA肾病(IgAN)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55例IgAN肾穿标本的PASM-Masson染色片,用图像分析仪分别测定其中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毛细血管内血浆平均吸光度,红细胞面积密度,以及毛细血管床面积密度。结果在IgAN病变各期,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毛细血管内血浆吸光度和红细胞面积密度均显著升高,毛细血管床面积密度均明显降低。结论肾单位毛细血管内血浆蛋白和红细胞淤积,毛细血管床减少等病变存在于IgAN的整个过程,是IgAN持续进展的重要因素。

  • 标签: IGA肾病 微循环 图像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的诊断方法,治疗时机的选择,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处理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检查手段、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预后。结果在56例患者61个动脉瘤中,直接手术夹闭57个,行载瘤动脉孤立术2例(均为眼动脉瘤),行动脉瘤包裹术2例(眼动脉瘤1例,前交通动脉瘤1例)。本组治愈40例(71.4%),轻残6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7.1%)。结论三维DSA使动脉瘤的诊断更加准确;动脉瘤确诊后应尽早手术,翼点入路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术后脑水肿和脑血管痉挛是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 简介:药品是中国重要的卫生资源.尽管上市前药品研究已受到相当重视,但对上市后药品的实际问题关注较少.合理使用和分配上市后药品资源是中国的决策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经济学评价作为优化分配和使用药品的有效工具现已得到公认.本文介绍了上市后药物的经济学评价方法与原则.上市后药物的经济学评价根据证据的有效性和数量分为三种情况,并相应地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但上市后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应采取标准路径.此外,本文还介绍了建立经济学评价框架和评价经济学证据的方法,特别是针对同类药物的评价方法.

  • 标签: 经济学评价 成本-效果 药物评价 循证医学
  • 简介:目的观察高频部分液体气(highfrequencypartialliquidventilation,HFPLV)对吸入性损伤犬肺力学,氧合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16条犬经吸入蒸气,造成重度吸入性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动物致伤后均行高频喷射通气(highfrequencyjetventilati-ot,HFJV),治疗组同时经气管导管缓慢注入氟碳液体(3ml/kg体重),行HFPLV治疗,于通气后30,60和90min时测定两组动物血气,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治疗组PaO2呈进行性上升,在各时相点与致伤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对照组各时相点与致伤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PaCO2也逐渐增高,于60,90min显著高于致伤后水平(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各时相点的PaO2稍有升高(P>0.05),PaCO2于90min显著增高(P<0.05)。而两组动/静态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FPLV与单纯HFJV相比,更有利于吸入性损伤的动脉氧合,对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不利影响。

  • 标签: 高频部分液体通气 吸入性损伤 肺力学 氧合 血流动力学
  • 简介:在从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工作中,发生2例停机后高血钾致心脏停跳10min以上复苏成功,未留后遗症,报告如下.病例1,男,6岁,先心室缺.麻醉诱导、维持及心内操作均顺利,心脏自动复跳.停机后即输机血,250ml+10%氯化钾10ml,尿流速度远大于输血的速度,停机半小时后血压偏低,加快输血速度,血压上升不明显,即加压输血20ml左右,心脏突然停跳,心肌处于松弛状态.即行心脏按压,电击除颤,应用利多卡因、肾上腺素、碳酸氢钠等,查血钾为8.3mmol/L,应用10%氯化钙10ml+10%葡萄糖10ml,缓慢静注,50%葡萄糖60ml+10u普通胰岛素静滴,14min后心脏复跳,30min后查血钾为3.5mnol/L.第2天清醒拔管,无后遗症.

  • 标签: 体外循环 高血钾 心跳骤停 并发症 原因
  • 简介: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的优点及疗效。方法对2002年2月~2005年6月所行33例OP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患者术前心功能Ⅱ~Ⅲ级,左室射血分数34%-68%,均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状态下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手术患者无一例死亡,术后心绞痛症状均消失,心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OPCABG是一种安全可行、效果良好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

  • 标签: 冠心病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 简介:本文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出口域全流场浓度测量问题,使用空间分辨率为7.4μm/像素,最大时间分辨率为10000帧/s的CCD高速摄像系统获取流场图像,采用周长阈值、面积阈值以及“亮点”法确定像点中心坐标等颗粒像点识别技术,对上述流场浓度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其测量值与采用其它方法的实测值基本相同。

  • 标签: 浓度 测量 图像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
  • 简介:为适应国家卫生体制改革和加入WTO后医疗市场的巨大变化,本文提出根据经济规律对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进行变革,构建有别于传统模式的“经济型医院”。“经济型医院”概念的提出是医疗卫生改革、新形势下医院生存与发展和医院管理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其内涵在于视医院为一个经济主体、强调成本意识和资源优化配置,在构建“经济型医院”时,应注意医院市场定位、职业化管理人才、严格管理体系、良好医院文化和健全激励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 标签: 经济型医院 经济管理 医院管理 资源优化配置 成本意识
  • 简介:目的探讨巴曲酶对大鼠烫伤早期创面淤滞带微循环血流变化及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烫伤对照组及巴曲酶治疗组,在各组动物背部均造成4cm×4cm大小深Ⅱ度烫伤。分别于伤前、伤后0.5、2、4、6、12、24、72h测定创面局部皮肤血流量;于伤后立即、伤后14、18d测定烫伤面积及残留创面面积;于伤后30d将大鼠处死取材行组织学观察及毛囊计数。结果大鼠伤后2~72h皮肤血流量进行性减少;与对照组相比,给予巴曲酶后皮肤血流量得到明显改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加快,愈合后皮肤附件明显增多。结论巴曲酶能逆转烧伤后创面淤滞带循环,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和提高皮肤愈合质量。

  • 标签: 巴曲酶 深Ⅱ度烫伤 创面 微循环 愈合 血流变化
  • 简介: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普及,我们发现许多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的患者其梗死相关血管并未出现再通。有效的侧支循环形成是造成梗死后溶栓再通假象的原因之一。而血管成形术可显著改善梗死心肌的血液供应,提高末梢冠状动脉的组织灌注,改善患者预后。现将我院2003年8月~2004年2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侧支循环 血管成形术 溶栓疗法 冠脉造影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几种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方法,探讨改善创面微循环对创面愈合的意义.方法(1)对于笔者单位烧伤患者的深Ⅱ度创面,应用削痂疗法治疗614例、磨痂疗法治疗32例、清创后异体皮覆盖86例、外用磺胺嘧啶银后创面暴露1836例、外用中药京万红烫伤膏包扎治疗408例.统计、分析各种疗法的治疗效果.(2)制作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伤后5min内分别由其尾静脉注入等渗盐水(对照组,10只)、巴曲酶(治疗组,10只),创面均外用磺胺嘧啶银.测定两组大鼠伤前及伤后0.5-72.0h的创面皮肤血流灌注单位,计算其伤后14、18d的创面愈合率、收缩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两组大鼠创面愈合后的皮肤毛囊数.结果(1)削痂疗法:术后2-3周创面愈合,其中烧伤总面积50%~79%TBSA的患者治愈率94.8%,总面积80%~98%TBSA者治愈率93.4%.磨痂疗法:磨痂+异体皮覆盖术后(13.8±2.1)d创面愈合,无瘢痕形成.清创后异体皮覆盖:其中82例患者术后(18.0±2.3)d创面愈合.外用磺胺嘧啶银后暴露:其中1658例患者用药后(26.0±3.2)d痂下愈合.外用京万红烫伤膏后包扎:患者多有细菌感染,其中下肢创面愈合时间为(26.0±2.8)d.(2)治疗组大鼠伤后2.0-72.0h创面局部血流灌注单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伤后14、18d,治疗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创面收缩率接近(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伤后30d,对照组大鼠真皮层中残存少量毛囊,数量明显少于治疗组(P<0.01).结论深Ⅱ度烧伤后早期采用削痂、磨痂或清创后覆盖异体皮的方法处理创面,可减轻感染、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和愈合质量.使用巴曲酶可改善深Ⅱ度烧伤创面微循环,加快愈合速度.

  • 标签: 创面愈合 深Ⅱ度烧伤 对照组 治疗组 疗法 异体皮
  • 简介:目的执业药师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与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方面的重要性与特殊性。结论执业药师是合理用药,重要主要的药学技术力量。

  • 标签: 执业药师 安全 有效 经济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总结低温停循环胸膜腔外布加氏综合征根治性手术的临床治疗体会,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27例应用本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具体介绍手术步骤和治疗结果。结果26例治愈,随访11个月-7年。均健在,无并发症,无复发。1例术后2周因肝脏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死亡。结论低温停循环胸膜腔外布加氏综合征根治性手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根治肝静脉阻塞型布加氏综合征的手术方法,符合解剖和生理特点。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低温 胸膜腔外 手术方式 布加氏综合征 体外循环 肝静脉阻塞
  • 简介:1964年8月~1993年8月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7760例.术后上消化道大出血29例,发生率为0.26%,多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替换术后病人。手术治疗4例均痊愈,保守治疗16例中死亡1例,全组病死率为5%。处理的主要经验;有效的胃肠减压,严密观察监测。止血药和制酸剂首次剂量宜大,立求止血成功。保守治疗无效、大出血休克和胃肠穿孔时.应立即手术治疗。

  • 标签: 体外循环 心内直视手术 上消化道大出血 处理 先天性心脏病 瓣膜替换术
  • 简介:目的:报告一组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应用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治疗复杂先心病15例,其中单心室9例,三尖瓣闭锁4例,大动脉转位2例.利用上腔静脉右心房旁路(12例)或双侧上腔静脉互为旁路(3例)完成上腔静脉与肺动脉吻合术.结果:全组病人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短,不用额外输血,术后恢复平稳,气管插管时间5.8±1.9(4~8)h,胸液量150±40(100~240)ml,SO2由术前70.1±5.02%上升到92.5±1.51%,于术后10~14天出院,所有病人静息无明显紫绀,活动量明显改善.结论: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向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治疗复杂先心病,方法简便易行,减少了术后心脏及肺部并发症,术后恢复平稳,效果满意.

  • 标签: 常温 非体外循环 双向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 手术方法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目的研究婴幼儿心脏手术CPB前后丙二醛(MDA)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30例室间隔缺损(VSD)患儿,按有无肺动脉高压(pH)分为无pH组(A组)15例,pH组(B组)15例。于CPB前和CPB结束后0,1,3,24h分别抽取桡动脉血3ml,测定血清MDA和cTnI的浓度变化。结果两组患儿血清MDA和cTnI浓度均于CPB后明显升高(P〈0.01);在CPB后,B组血清MDA和cTnI浓度高于A组(P〈O.01);B组血清cTnI和MDA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氏0.01)。结论先心伴pH患儿CPB后血清MDA和cTnI浓度明显高于先心不伴pH的患儿。氧自由基在CPB后心肌缺廓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丙二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