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足跟血采集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 160例足跟血采集的新生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80例,其中对照组的新生儿在采血时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的新生儿在采血时实施细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新生儿在护理后的采血指标(血斑直径、采血时间)、采血成功率以及足跟红肿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采血指标(血斑直径、采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足跟红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儿足跟血采集实施细节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采血的成功率,且采血的效果非常好,足跟红肿的发生率低,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组跟血 采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集血液检验标本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对策。方法2017年1月~2月,采用观察法,分别对儿科、普外科、门急诊、体检中心、内科等科室,进行血液标本采集过程观察,判断采集过程质量,分析存在问题,共观察采血500次。调取医院同期各科室的采血质量报告。结果4例采血工具选择失误,42例采血部位与血管选择失误,消毒处理不合格12例,按压方法失当62例,抽血手法错误8例,拔针手法差错17例,采集后预处理不当6例。各科室重复采血率,从高到低前3位分别为儿内科4.42%、门诊3.96%、内分泌科3.88%。溶血占重复采血的34.6%。结论采集血液标本的问题较多,从采集器械的选择到血液标本预处理都可能出现差错,这可能是科室重复采血主要原因。需要加强采血各个环节的质控,规范采血部位、途径选择策略,加强采血技术流程管理。

  • 标签: 标本 血液标本 血液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血液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本中心于 2015-2016年间所有体检疗养员中抽取 150例血液检验标本,并将其分为输液同侧(研究组)与对侧采血组(对照组)、溶血标本(研究组)与未溶血标本组(对照组)、有凝块标本(研究组)与重抽血无凝块标本组(对照组)。记录各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血液检验结果,将结果差异进行统计学的比较分析。结果:血液标本在采集时所产生的差异对检验质量有显著影响。对不同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检验结果分析表示: AST、 CK-MB、 ALT、 APTT、 NA项目之间( P<0.01),血液检验比对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血液标本采集时,标准的控制对检验质量有着直接的关联。在临床医学中,应多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不合格血液标本对检验结果带来的影响,提高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标本采集 血液检验质量 影响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检验受到标本采集的影响和干预措施。 方法: 选取我院 118 例需进行血液检验患者。常规组:对患者实施采血护理。研究组:对患者实施针对性采血护理。 结果 :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96.61% 高于常规组的 74.58% ,两组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之间有一定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标本采集需要医务人员之间密切的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在血液检验过程中实施针对性采血护理,可确保检测结果的安全性,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标本采集 血液检验 影响和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医院,现代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对病例信息的管理与应用,对患者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化的医院要求临床数据以及运营数据均能够得到科学的管理与分析,并且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为此,医院必须要建立良好的数据中心。笔者就当前医院实施大数据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就实施的重点加以论述,希望能够为我国医院在大数据背景下建立医院数据中心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大数据 医院 数据中心 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各家医院信息系统基础上,建设转诊病人信息平台,实现医院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方法系统采用WebService接口技术实现。结果平台可以实现双向转诊、病历资料、检查检验查询等功能。结论该平台可以将病人的在院或者门诊资料信息共享,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 标签: 分级转诊信息平台 网络专线 Web Service 数据共享
  • 简介:摘要21世纪是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将新的科技成果与技术运用到医院患者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中,能够为患者提供一种方便、高效的医疗服务模式,有利于改善医院服务质量,提升医院品牌和竞争,为医院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详细分析了当前我国医院患者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随后,对医院患者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我国医疗服务的综合化平台建设提供参考价值。

  • 标签: 综合平台 医院患者 医疗服务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并探讨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5 年 1 月至 2016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27 例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复位 + 自体骨植骨 + 双钢板固定的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这 27 例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 27 例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患者实施 3 个月 ~2 年的随访,结果发现,切口一期愈合 27 例,其中出现切口红肿 2 例,切口皮缘坏死 1 例,经换药后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 18 例、良 7 例、可 2 例、差 0 例,治疗优良率为 92.59% ;对患膝、健膝的胫骨平台最大横径、关节面塌陷程度、胫骨平台后倾角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双钢板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护理配合对血液成分采集的效果。方法,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选取我院病患进行选取,选取的总数量为 47人,选取的时间为 2016年 2月 -2017年 3月。对这 47名病患展开精细的护理,在采集前,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引导,评估其各项状况;在采集中,细致观察病患的病情,做好各项辅助工作,对血管通路进行良好的保护。结果:全体 47名病患均达到满意效果,护理认可度极高。结论:在病患进行血细胞分离采集的期间,对其进行良好的护理能够使采集的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应予以推广。

  • 标签: 细胞分离机 血液成分采集 护理
  • 简介:【摘要】 随着医院建设的快速发展,医学科研活动也越来越多,随之产生的科研文件资料也日益增多,如何管理好这些科研资料,让这些科研资料为临床所利用,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科研档案数据库的建立以及数据平台建设的研究,创建共享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确保档案信息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 标签: 医院 科研档案 共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检验标本在采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检验科 2016年 1-12月发生的检验分析误差 72例作为对象实施回顾性分析,对这些误差样本在采集前、采集中、采集后误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72例检验分析误差样本中采集前最多,有 40例,而采集中与采集后相当,分别为 17例、 15例,经统计学分析可知,采集前检验分析误差率显著高于采集中与采集后( P<0.05)。 结论:临床检验分析误差影响因素较多,涉及采集前、采集中、采集后等阶段,其中以采集前最为常见,为此要积极做好各个阶段的预防与控制,确保样本采集质量,提高检验准确性。

  • 标签: 临床检验 标本 采集过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标本采集法对细菌临床检验准确性的影响,以期提高临床检验的有效性。方法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行临床细菌检验的120例患者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检验差异均分为两组,即参照组(行常规血标本采集法)与研究组(行改良血标本采集法)。对两组检验的阳性率与准确性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影响检验准确性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①研究组病原菌分离阳性率均较参照组高,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②研究组污染率低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标本采集法可对细菌临床检验准确性造成影响,在实际采集血标本中需严格依照有关标准进行,防止违规操作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 标签: 血液标本 准确性 细菌学检验 采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标本不同采集时间对尿沉渣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5年 12月至 2016年 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6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 30例,对照组采集下午尿,实验组采集晨尿,对两组患者尿液进行尿沉渣检验,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以及管型个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以及管型个数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尿液标本采集时间对尿沉渣检验结果影响较大,晨尿标本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可谓临床治疗提供有力证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尿液标本 不同采集时间 尿沉渣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采血过程中采集量和存放温度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广州血液中心的健康体检者1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99)和对照组(n=99)。采血量分别为2.1ml、1.8ml、1.5ml,观察组采血后立即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对照组为1.8ml样本检测结果。两组均存放于室温、4℃、-21℃,于24h后均再次上机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结果随着采血量的下降,PT、APTT、FIB检测结果出现一定程度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和4℃存放24h后PT、APTT结果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检测结果出现明显下降(P<0.05)。结论医护人员在采集凝血标本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采血量(1.8ml±10%),枸橼酸钠0.2ml,同时标本如不能立即检测,应将样本离心后存放-4℃,切勿在过低温度中保存样本,更要避免反复冻融。

  • 标签: 采血量 存放温度 凝血功能
  • 简介:《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微信公众平台(公众号)于2015年1月正式开通上线,主要内容包括:当期全文、过刊浏览、论文检索、栏目浏览、关注我们等,与官网(www.cjac.com.cn)和纸质杂志同时发布,免费阅读及下载全文。采用XML技术制作期刊全文,更方便手持终端用户的阅读,还可发表您的评论。

  • 标签: 杂志 临床 解剖 中华 XML技术 期刊全文
  • 简介:《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微信公众平台(公众号)于2015年1月正式开通上线,主要内容包括:当期全文、过刊浏览、论文检索、栏目浏览、关注我们等,与官网(www.cjac.com.cn)和纸质杂志同时发布,免费阅读及下载全文。采用XML技术制作期刊全文,更方便手持终端用户的阅读,还可发表您的评论。

  • 标签: 杂志 临床 解剖 中华 XML技术 期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