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静脉曲张剥脱术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科对 51例大静脉曲张患者行剥脱术,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回顾性分析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 51例患者均顺利康复,无并发症。结论:对大静脉曲张剥脱术进行精心护理,可有效避免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大隐静脉曲张 剥脱术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改良的大静脉曲张手术与传统手术在治疗大静脉曲张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探讨改良大静脉曲张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3年6月至2017年1月期间120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改良组和对照组各60)。改良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改良大静脉曲张手术和传统大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结果改良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9.45±1.21)ml、(43.33±5.24)分钟和(5.12±1.11)天,较对照组的(51.73±2.34)ml、(63.42±4.32)分钟和(9.32±2.01)天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症状均改善,改良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8.33%,对照组为16.67%,两组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而术后肢体肿胀、皮下血肿、创口渗血、皮肤感觉障碍和术后伤口感染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的大静脉曲张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手术 静脉曲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大静脉曲张术后加强针对深静脉血栓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60位大静脉曲张术住院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组内比例、情绪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总发生率为20%,观察组仅为3.33%。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为83.33%,观察组达到96.67%。观察组患者住院3天时焦虑及抑郁程度明显更低。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在大静脉曲张术后加强对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的干预,预防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以及下肢肿痛情况,具有应用意义。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大隐静脉曲张术 预见性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光联合大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4月收治的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8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大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状静脉剥脱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大静脉高位结扎并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病情控制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病情控制效果95.5%,高于对照组总效率79.5%;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5%低于对照组2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激光联合大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老年患者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显著,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激光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 老年下肢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新型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方法。方法22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大静脉高位结扎术+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并施以综合护理措施。结果经积极治疗和护理,22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住院3d,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大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安全、有效、微创、操作简便、几乎不留疤痕、美观、不易复发等优点,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 泡沫硬化剂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术治疗大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大静脉曲张患者中抽选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62例,采用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观察组62例,采用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腔内激光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明显更少,住院时间明显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年后复发率明显更低,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静脉曲张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高位结扎 腔内激光术 大隐静脉曲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大静脉曲张在护理中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方法本文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到医院接受大静脉曲张手术治疗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采取的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接受快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来看,无论是从输液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恢复饮食时间情况来看,观察组的患者都有好于对照组;从护理满意度上来看,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接受大静脉曲张手术后,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式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能增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大隐静脉曲张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新型球菌型脑膜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取的15例新型球菌型脑膜炎患者,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措施,对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结果本次研究中15例患者中,6例患者经过相关治疗后治愈出院40.00%(6/15),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好转出院33.33%(5/16),3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无缓解20.00%(3/15),另外1例患者因突发脑疝死亡6.67%(1/15)。结论治疗期间对患者的做好颅内压的预防和护理,药物护理,脑穿刺引流护理,以及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新型 隐球菌型 脑膜炎 护理 观察
  • 简介:静脉受压综合征(iliacveincompressionsyndrome,IVCS)又称为May—Thurner综合征、Cockett综合征,是指髂静脉被从其前面跨过的右髂动脉压迫,导致静脉管腔内粘连、管腔狭窄或闭塞等改变,引起髂静脉血流受阻、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障碍,进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1]。

  • 标签: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 静脉长度 COCKETT综合征 支架 静脉回流障碍 动脉压迫
  • 简介:患者,女性,67岁。因"左下肢沉重、酸胀5年,加重15天"于2016年4月4日入院。5年前因左下肢沉重、肿胀在外院诊断为"左下肢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fistula,AVF)",给予"髂动脉支架植入+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症状好转。2年前出现症状加重,再次给予栓塞治疗后症状缓解。15天前患者下肢沉重、肿胀再次加重,收治于我院。既往8年前因"左侧股骨颈骨折"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出现左下肢肿胀,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具体病情及治疗不详。

  • 标签: 动静脉瘘 髂动脉支架植入 左侧股骨颈 术后症状 深静脉血栓形成 髂静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静脉穿刺技术,是衡量一个护士业务素质的最基本的要素。穿刺一针见血,不仅可以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而且在整体护理的过程中,最能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减轻病人的痛苦,使病人从内心对护士产生信任感与安全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本文从心理因素开始分析,结合病理、生理特点,对穿刺部位、穿刺针、穿刺技巧等进行了综述。

  • 标签: 静脉穿刺 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护理措施预防可达龙静脉用药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100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输注前后用10ml生理盐水冲洗,用药期间局部热敷,土豆片外敷,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发生静脉炎37例(74%),实验组静脉炎发生19例(38%)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取护理措施对可达龙静脉用药所致的静脉炎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 标签: 可达龙 静脉用药 静脉炎 护理措施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当前静脉通路的搭建技术中PICC技术由于对于患者静脉损伤较小,操作难度小,便于维护,不影响日常生活等诸多优点,在临床使用中成为了较为热门的技术之一。关于PICC导管的体外固定方式,历来存在一些争议,本文对PICC体外固定方式进行了归纳研究,并对其优劣进行了概述,对于医护人员和患者选择PICC导管固定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口腔裂牙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为口腔裂牙的患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方法 选取我院 2014 年 2月到 2016年 3月患有口腔裂牙的患者 100例,其中在一次治疗就完成根管的预备和填充的有 50例,另外 50例患者是两次完成根管的预备和填充的。将一次完成填充的为实验组,两次完成填充的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数据,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临床症状改善等的情况。 结果 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对比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在术后 6个月、 1年、 2年的治愈率情况,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临床上,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与两次根管治疗,两者的治疗并无明显差异,但是一次性根管治疗可减少患者的复诊次数,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比较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具有临床可行性。

  • 标签: 口腔隐裂牙 一次性根管治疗 临床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和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的癌栓与血栓的MSCT影像特点及病变解剖部位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6年5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和2013年8月-2014年8月广东省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经临床诊断的18例肝硬化合并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癌栓组)和12例肝硬化合并门静脉血栓患者(血栓组)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MSCT平扫,以及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3期增强扫描,并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和5mm厚度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技术对门静脉行3D重建。观察门静脉癌栓和血栓的影像特征、分布情况及侧支循环血管形成情况,比较癌栓和血栓在平扫和增强扫描各时相的密度差异。结果癌栓组中,CT平扫12例呈低密度并血管增粗,6例呈等密度;CT增强扫描显示动脉期癌栓均呈不均匀强化、15例可见滋养血管影,门静脉期4例呈稍高密度、5例呈等密度、9例呈低密度,延迟期均呈低密度;18例门静脉癌栓均累及门静脉左或/和右支,仅6例累及门静脉主干。血栓组中,CT平扫3例呈等密度,3例呈低密度,6例呈稍高密度;CT增强扫描血栓均无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血栓部位无对比剂充盈;12例中,11例门静脉血栓累及门静脉主干,6例血栓延伸至左叶或/和右叶门静脉分支。门静脉癌栓和血栓在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延迟期密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增强扫描的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癌栓密度明显高于血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癌栓累及门静脉左或/和右支的概率明显高于血栓,而血栓累及门静脉主干的概率明显高于癌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结合MSCT平扫及3D重建技术,能客观显示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癌栓与门静脉血栓的影像特点及其累及范围,�

  • 标签: 门静脉 门静脉癌栓 门静脉血栓 诊断 肝硬化 肝癌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治疗疾病的一个主要措施就是输液,输液质量的好坏也影响着病患的康复情况。而输液中的不溶性的微粒污染是较为严重的,同时对病患的身体健康有严重的影响,为了减少在静脉输液中的微粒产生,作者以我院的静脉药物的配置中心为研究地点对输液中的微粒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研究。

  • 标签: 配置中心 输液微粒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对老年病人在进行穿刺的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后对成果探究。方法 文章选取的数据来源为,时间节点在 2016年 1月到 12月间,入院医治的 300名老年 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依照老年病人的静脉特征对穿刺的部位和方式进行有效的选取。结果 穿刺的总数为 3927次,其中有 3903次一次穿刺成功, 24次为穿刺失败的次数,降低了液体外渗和并发症出现的机率。结论 在对老年病人进行静脉穿刺的期间,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其疼痛感。有效的实施穿刺工作,可以将病人的痛苦进行降低,还对静脉具有保护性租用,让输液的技术想快捷和精准以及安全性的方面推进。

  • 标签: 老年患者 静脉输液 穿刺技巧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