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县HIV抗体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5月**县不同人群HIV抗体检测资料450份,对于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阳性检测率1.77,且多数为外地户籍,不同性别之间阳性率并无较大差异;**县HIV抗体阳性中注射吸毒者阳性率最高,依次为其他人员、孕产妇;其中主要发病年龄段为30~50岁,其他年龄段发病几率则较低;待业人员、个体人员以及初中、小学文化程度患者HIV阳性率更高。结论 本县HIV感染情况逐步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今后需加大监控范围,有效控制病情蔓延。

  • 标签: HIV抗体 艾滋病 注射吸毒 孕产妇 文化程度
  • 简介:摘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由于发病后社会歧视和自卑心理,自愿咨询和检查的患者相对较少。为了更有效的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管理,本次研究通过翻阅大量参考资料,总结相关管理方法,查找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不足,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出具有典型意义的管理方法和模式。通过健康教育、随访跟踪、心理支持、人文关怀等一系列管理措施,提高艾滋病患者健康教育程度,增加其健康行为和信念,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减少随访脱失率,从而达到控制艾滋病的目的。

  • 标签: 艾滋病感染 HIV 管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83-01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HIV-1核酸定量检测在HIV-1抗体确证试验不确定和阴性样本中的应用,为艾滋病及时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4例HIV-1抗体确证试验不确定和阴性样本进行核酸定量检测,通过随访分别进行HIV-1抗体确证试验和核酸定量检测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确定其感染状况。结果:204例样本中,抗体不确定样本9I例,核酸定量检测≥5000CPs/ml 53例,低于检测线38例。抗体阴性样本II3例,核酸定量检测≥5000CPs/ml 2例,低于检测线111例。核酸定量检测≥5000CPs/ml 55中随访检测38例,抗体阳转38例占I00%,核酸定量检测≥5000CPs/ml 38例占100%,失访17例。核酸定量检测低于检测线的149例中,未见阳转病例,核酸定量检测低于检测线149例。结论:核酸检测作为补充试验的其中之一,在HIV-1抗体不确定和阴性样本中采用核酸定量检测有助于更快、更早对个体艾滋病感染者进行诊断。

  • 标签: HIV-1抗体确证试验 不确定 阴性 HIV-1核酸定量检测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预后极为严重的传染病,目前我国已进入艾滋病高发流行期[1],而输血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之一.本中心从1995年开始对献血者开展抗-HIV筛查,用ELISA法共筛查献血者标本413896人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艾滋病 AIDS 酶联免疫吸附法 献血者 南京 HIV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HIV合并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分析。方法:纳入本次研究样本的数量为100份,时间范围2022年6月份至2023年6月份,分成两组,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份,参照组的50份血清为不确定和阴性血清,实验组的50份血为阳性血清,分析使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以及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同时检查,分析检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中,提供TPPA检查的阳性数量为9份,占比18.00%;TRUST阳性的数量为7份,占比14.00%;分析患者TPPA阳性与HIV-Ab/P24差异存在,P<0.05,参照组50份血清当中,TPPA阳性的数量为3例,占比6.00%;TRUST阳性的为1例,占比2.00%,分析其差异具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HIV感染的患者,合并感染梅毒的机率较高,而且在梅毒发作期的比例较高。

  • 标签: HIV 梅毒感染 实验诊断 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心理状况,并统计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及主次关系。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抑郁水平,同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对SDS评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SDS评分结果显示无抑郁症状23例(21.7%),轻度抑郁42例(39.6%),中度抑郁29例(27.3%),重度抑郁15例(11.4%)。平均SDS分数为(60.75±10.34)分。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锻炼情况、婚姻状况、接受心理治疗、睡眠状况可影响SDS分数。其中SDS评分与年龄、性别(男)因素呈正相关(P〈0.05),与心理治疗、睡眠、锻炼、婚姻状况因素呈负相关(P〈0.05)。结论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普遍伴发抑郁症状,在治疗中应特别重视大龄、男性、无配偶患者抑郁症状的防治,医务工作者应督促患者加强锻炼,接受心理疏导,改善睡眠以促进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长期不进展 抑郁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子生物学在艾滋病病毒(HIV)检测传染源中能起到早发现和早诊断的作用,而且可对HIV感染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能对HIV感染者进行耐药性监测,降低艾滋病对人体和社会的危害。本文对分子生物学在HIV中的检测进展和HIV-1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综述。

  • 标签: 艾滋病 分子生物学 检测进展 HIV-1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艾滋病(AIDS)疫情在我国的蔓延,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医护人员作为护理AIDS患者的工作人员,其接触AIDS患者的机会日益增加,职业暴露发生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如何通过有效地接触前预防和接触后处理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作者通过对国内医护人员在职业暴露认知的现状调查,结合仁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几年的优秀做法,对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防护对策做简要分析,以期在职业暴露防护方面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HIV患者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HIV/AIDS肿瘤患者的出院准备度的现况分析。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患者基本资料问卷、患者出院准备度量表和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对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2016 年 7月至 2018年 6月感染外科出院前当天的 74 例 HIV/AIDS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出院指导质量对 HIV/AIDS肿瘤患者出院准备度具有影响为正相关关系,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HIV/AIDS肿瘤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处于较高水平,提高患者出院指导质量,能更好地提高 HIV/AIDS肿瘤患者的出院准备度。

  • 标签: HIV/AIDS 肿瘤 出院准备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HIV合并肺结核病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HIV合并肺结核病患者4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①观察组心理状态(51.3±2.7)分、社会功能(53.7±3.9)分、健康状况(54.3±2.8)分、生活能力(60.1±4.5)分,对照组心理状态(35.2±1.7)分、社会功能(43.2±1.9)分、健康状况(40.1±2.5)分、生活能力(50.1±3.4)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23例,满意16例,较满意6例,不满意1例,总体满意率95.7%,对照组23例,满意5例,较满意13例,不满意5例,总体满意率78.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合并肺结核病优质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HIV 肺结核病 综合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腾冲市2020 年HIV/AIDS流行情况,为全面巩固我市艾滋病防治3个90%成果、第五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终结艾滋病流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网络直报腾冲市现住址HIV/AIDS疫情数据,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20年新报告腾冲现住址HIV/AIDS 88例,其中HIV占62.50%,AIDS病人占37.50%;年龄以25-49 岁青壮年为主,占72.73%;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97.73%;样本来源以医疗机构检测为主,占75.00%。结论 腾冲市HIV/AIDS疫情稳中有降,防控形势出现新挑战,需要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遏制我市艾滋病蔓延。

  • 标签: HIV/AIDS 疫情分析,腾冲市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配合艾灸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112例HIV/AIDS患者(2020.09-2022.05),随机分为配合组(56例)和配合组(56例)。非中医组实施一线抗艾滋病治疗方案,配合组在非中医组基础上增加中药配合艾灸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免疫指标变化,并监测用药安全性。结果 配合组总有效率(96.43%,54/56)显著高于非中医组(76.79%,43/56)(P

  • 标签: 中药 艾灸 配合治疗 HIV/AIDS 效果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在研究不同HIV-1病毒载量检测方法之间的量化转换关系。方法:我们使用了Bland-Altman法和线性回归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Taqman法的同源性达100%,国内方法测定结果的符合率达90%。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我们发现EasyQ、bDNA、M2000和国内试剂的测定值均能与Taqman值进行对应的转换(P<0.01)。结论:采用多种方法对国内HIV-1感染患者进行检测是可行的。此外,我们还可以将各种方法的结果相互转换,以便对疗效进行分析和评价。

  • 标签: 现代血清HIV检测技术 发展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