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麻醉前患者体能评估在围麻醉期心血预测中的应用。方法从最大氧耗、代谢当量、其他评估指标上分析体能评估在围麻醉期心血预测中的应用方式,得出具体的结论。结果在心血疾病患者的围麻醉期,运动承受能力是一个独立性预测因素,目前,临床中常常根据患者自述运动频度和强度来评估患者的体能,该种方式简单易行,可以与其他相关因素一起评估患者手术安危情况,这可以采用代谢当量水平评估法与Duke活动状态指数评估法。结论对心血疾病患者开展体能评估已经在临床麻醉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已经在周围心血疾病、指导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与预后评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临床麻醉中寻求简便、优质的评估方式是近年来术前体内评估的发展趋势,体能评估简单、便捷,值得在临床麻醉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麻醉 体能评估 围麻醉期 心血管事件 预测 应用
  • 简介:摘要通过对不同高血压病证型的原发性高血压高危病人靶器官损害差异性、心血危险因素的初步探究,并且运用有关检验对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以及心血病危险因素和中医证型构成比几者之间的关系开展分析统计,得到以下结论,在所有参与调查的病例中,阴虚阳亢证的比例最高,其余证型的饮酒量,吸烟量明显低于肝火亢盛证的病人,痰湿雍盛证病人合并脑血管病比例最好,阴阳两虚证病人合并冠心病的比例最高,肝火亢盛证病人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比例最好。以上实例证实,高血压心、肾、脑、大血管等靶器官损害事件,尤其是高血压心脏损害,可以通过中医证型来进行预测。

  • 标签: 中医证型 高血压病 靶器官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心胸外科术后并发上呼吸道感染近期心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心胸外科术后并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3个月内是否并发心血的结局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近期未发生心血,研究组近期发生过心血,分析可能影响患者近期发生心血的危险因素。结果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焦虑、血糖、血压及血清CRP和LDL-C水平,均与患者近期发生心血密切相关(P<0.05)。结论针对心胸外科术后并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均是患者近期心血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其近期心血发生率,应加强高龄患者的护理,控制患者血糖、血压及血清CRP和LDL-C水平,预防感染的加重。

  • 标签: 心胸外科术 上呼吸道感染 心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单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以及心血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常规管理模式)与实验组(39例全科医学管理模式)。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4周后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过程中心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血压控制能力,减少心血发生率。

  • 标签: 全科医学管理模式 老年高血压 血压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药物治疗心血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科室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98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9例,给予常规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心血疾病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对降低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的发生情况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心绞痛 治疗效果 阿司匹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叶酸干预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主要心血的影响效果作分析总结。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用常规方法+叶酸治疗。结果观察组Hcy水平低,主要心血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在接受常规方法治疗的同时以叶酸干预的效果更佳,可显著降低其Hcy水平及主要心血发生率。

  • 标签: 叶酸 H型高血压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主要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实施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患者炎症、心功能及心血的影响。方法对本科室120例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实施研究,实施随机数表分组低剂量组(n=60,阿托伐他汀剂量为20mg/d)、高剂量组(n=60,阿托伐他汀剂量为40mg/d),总结两种用药剂量的疗效差异性。结果高剂量组治疗6个月后hs-CRP、IL-6、LVEF明显高于低剂量组,LVEDD、6个月内心血发生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实施40mg/d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改善炎症、心功能及心血发生状况。

  • 标签: 老年 血脂正常 冠心病 剂量 阿托伐他汀 炎症 心功能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心血疾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就诊于我院心内科的108例心血病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2组,每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展开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及不良事件等。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31.05±5.21)分、SDS评分(30.24±4.11)分均比对照组低(P<0.0)。观察组护理后Fugl-Meyer及ADL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便秘3.70%、失眠5.56%、褥疮3.70%、下肢静脉血栓9.26%均比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P<0.05)。结论老年心血疾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后,负面情绪得以缓解,且有效改善肢体运动状态,提高生活能力,降低不良事件几率,效果良好。

  • 标签: 心血管病 康复护理 心理状态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奥美拉唑与抗血小板治疗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消化道出血和心血的效果。方法本文抽选本院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占3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水平以及消化道出血与心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消化道出血发生概率和心血发生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抗血小板治疗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疗效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奥美拉唑 抗血小板 心血管事件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针对临床心血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他汀类联合心血药物疗法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探究;方法自我院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接诊的心血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100例,并分别给予常规心血药物治疗与他烃类联合心血药物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心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4.0%,对照组仅为76.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心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和4.0%,对照组相应数据分别为8.0%和17.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血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他汀类联合心血药物治疗与单纯心血药物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其还能有效降低心血及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心血管疾病 联合疗法 并发症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心血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已经构成成了严重的威胁。心血疾病的患病率也在不断的增加,甚至对大家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理应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医学发展和科技进步,心血疾病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于心血患者的护理也更加完善化,护理模式和方法也发生了转变,本篇论文就针对心血患者的一些护理方法进行介绍。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患者护理
  • 简介:摘要心血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我国是老年人口大国,随着老年人的机体各个器官的衰老,其会发生各种慢性的非传染性疾病。近年来,老年人心血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旨在提高对老年人心血疾病护理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心理护理、生活护理、观察病情、健康指导四个方面,提高护理质量,使老年心血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良好护理。

  • 标签: 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老年心血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的100例老年心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病人进行优质护理服务,从护理依从性和护理结束后满意度两个方面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的依从性评分为(6.51±0.85)。健康生活方式符合率为(4.10±0.87)。门诊随访依从性评分为(5.26±0.89),患者满意率为100%。结论老年心血病患者在接受优质护理后,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服药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因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临床护理 病人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疾病的临床用药的治疗方法。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疾病患者80例,根据患者情况给予不同的检测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分析。结果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疾病进行对症治疗后,80例患者通过检验治疗,显效60例,有效15例,无效4例,1例患者死亡,其死亡原因为心肌梗死。对心脏病患者进行治疗后,治疗效果均明显。结论老年人心血疾病一般都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应针对患者的表现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通过针对性的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患者 心血管疾病 临床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分布宽度与急诊冠状动脉介入后心血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4例,其中,血小板宽度超过15%为A组,血小板宽度低于15%为B组,每组均为22例。结果2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明显差异(P>0.05),A组低密度脂蛋白高于B组,与B组相比,A组高密度脂蛋白较低,A组心源性死亡、2次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心血不良事件发生率(63.64%)明显高于B组(31.82%),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小板宽度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血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密切关系,可作为预测因子于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小板分布宽度 急诊 冠状动脉介入 心血管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的血糖水平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8月-2018年6月,研究对象随机选择130例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65例),对照组(65例),研究组二甲双胍+西格列汀治疗,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分析两组血糖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血糖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12.31%vs24.61%)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西格列汀 二甲双胍 血糖水平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疾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出本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病患,都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按照用药的差异把病患分成治疗组A与治疗组B各42例,对比两组病患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A的总有效率是76.2%,治疗组B是92.9%,治疗组B比治疗组A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B病患的平均血小板聚集率及平均血小板反应指数降低幅度均比治疗组A低,对比差异显著义(P<0.05);治疗组A的不良反应诱发率是9.5%,治疗组B是2.4%,治疗组B比治疗组A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血疾病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理想,可明显降低平均血小板聚集率及平均血小板反应指数,且不良反应诱发率低,具有临床可行性。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抗血小板药物 氯吡格雷 普拉格雷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对心血内科的护理风险进行相应评估。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运用护理风险的评估,提高风险管理,实施有效防范措施,降低护理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护理结束后,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后,护理效果优良率为96.3%;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后,优良率为84.3%。观察组护理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升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质量。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重症病人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心血急症患者的急救措施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心血急症患者选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8月,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总结患者急救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有效76例,占有比率为95.00%;无效3例,占有比率为3.75%;死亡1例,占有比率为1.25%。结论在临床中,应根据心血急症类型予以合理救治,以此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心血管急症 急救措施 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心血内科的护理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因素、患者的因素以及管理制度因素等,严重影响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本文从心内科护理特点出发,分析了心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风险因素,并从安全防范措施上展开论述。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风险 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