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切患儿照护者的培训模式培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的60例气切患儿照护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培训模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规范组,每组均为3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宣教模式,规范组采取气切专项护理规范化培训模式,对比两组照护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操作情况以及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规范组照护者培训后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得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规范组照护者培训后护理操作的错误率为26.7%,规范组为10.0%,规范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气切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规范组为6.7%,规范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气切专项护理规范化培训模式在气切患儿照护者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照护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照护能力,有助于降低气切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气切 患儿 照护者 培训模式
  • 简介:由于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医学教育模式也由“学校教育一次性教育”模式转变为“学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终身教育模式。对于住院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大部分医院没有得到有效重视。实施住院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检验医学人才,提高临床医疗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完善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

  • 标签: 住院检验医师 规范化 培训模式 医学教育 临床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合理的ECMO护理规范化培训质量管理模式,以提高ECMO护理水平,理论框架为Donabedian模型,评价模式为结构—过程—结果。在此基础上构架出护理培训规范化培训质量评价管理方案,将该方案应用于ECMO护理的规范化培训中。通过对ECMO护理规范化培训前期的结构评估、中期的过程管理及后期的结果评价,提升ECMO护理质量。ECMO护理规范化培训成功率(当年培训成功的批数/当年所有开展培训活动的总数)由2015年的22.22%(4/18)升至2016年95%(19/20),尤其是ECMO患者因为护理产生的并发症率由2015年的67%降至2016年23.5%。结论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评价模式是提升ecmo护理培训质量以及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

  • 标签: ECMO 护理培训 质量控制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急诊科中实施规范化护理培训的方法和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对急诊护理人员构架进行调整,制定培训计划,成立组长负责制的分层培训模式,完善考核方案,记录培训人员在实施规范化护理培训之前以及之后的工作能力。结果通过为期6个月的培训,护理人员参与抢救的准备时间从以往的5分钟减少到1分钟,急诊专科理论知识、整体合作综合抢救能力以及单向急救操作技能和进行规范化护理培训之前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诊科实施规范化护理培训能够显著提升急诊护理人员各方面综合能力,应该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科 规范化护理培训 操作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护士的培训模式改进效果进行评析。方法以我院神经外科ICU室的30名护士作为观察对象,均接受改进专科护士培训,对比分析培训模式改进前后科室护士的理论和实操考试成绩、ICU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培训模式改进前理论、实操考试成绩分别是(80.1±2.4)分、(81.4±3.1),改进后分别为(95.5±3.6)分、(97.1±2.2)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改进后ICU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提升,优于改进前(P<0.05)。结论对既有神经外科ICU护士培训模式进行有效改进,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护士培训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模式培训非糖尿病专科护士中的应用方法建立糖尿病护理小组,进行糖尿病基础知识、糖尿病护理知识理论授课、血糖仪的使用、胰岛素笔的使用现场示范和录制视频教学。结果经过专科培训后的糖尿病基础知识、护理知识有了显著提高P<0.05,血糖仪的使用、胰岛素笔的使用较前规范P<0.05,47名护士所在科室健康教育质量培训后1个月后教育质量较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糖尿病护理小组培训对非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糖尿病基础知识、糖尿病护理知识、教育水平、胰岛素笔的使用和血糖仪的使用规范性均显著提高,为提高非糖尿病专科糖尿病护理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 标签: 糖尿病护理小组 培训 非糖尿病专科护士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三维模式在院前急救护士业务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3月参与常规培训急救中心护士18例为对照组,并于2017年4月~6月以三维模式培训进行再次培训,设为实验组,对比培训前后护士对此次培训的满意度和认知情况。结果三维模式培训后,护士的现场评估、评估与管理、颈托使用、脊柱板、初始检查、快速创伤检查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p<0.05;18名护士均对此次培训表示满意。结论三维模式培训对院前急救护士理论知识、操作水平的加强具有显著作用,有利于提高急救护士的思维判断能力和综合性反应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三维模式 院前急救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BL结合SP教学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共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30名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我院实际和住院医生情况制定了针对性的规范化培训方案,采用PBL结合SP教学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进行应用,不断提高住院医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诊疗水平。结果住院医师经过PBL结合SP教学模式培训后,对口腔颌面外科基本操作和技能能够熟练掌握,针对常见的各种疾病能够做出相对准确的诊断方案,培训合格率100%,有效应用率92%。结论PBL结合SP教学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升住院医生的实操水平和诊疗能力,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 标签: PBL结合SP教学模式 口腔颌面外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培训效果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两种带教模式在急诊科新护士临床综合能力培训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3月之间本院所接收的急诊科新护士3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传统组与实验组,两组的急诊科新护士数均为15例,给予传统组急诊科新护士的带教模式为多带一,给予实验组急诊科新护士的带教模式为一带一,比较两组急诊科新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评分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传统组急诊科新护士的护理满意率为66.7%,实验组急诊科新护士的护理满意率为93.3%,传统组急诊科新护士的护理满意率明显低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急诊科新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实验组急诊科新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评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带一带教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急诊科新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带教模式 急诊科新护士 临床综合能力 培训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慕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大规模的在线教育模式,不用有规定的时间上课,不受时间限制,不受人数限制,不用再规定的时间等老师来上课,可以随时随地去在线听讲,随时随地去学习。本文主要探讨慕课能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基础课合理的应用,以及是否能够发挥其优点,结合现状提出建议,让慕课能够更好的应用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课中。

  • 标签: 慕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公共基础可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场景式模拟培训在ICU专科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ICU病房45名专科护理人员为观察对象,对比开展场景式模拟培训前后本组护理人员工作胜任能力评分、医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护士长满意度评分、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场景式模拟培训前相比,本组人员培训后胜任能力评分、医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护士长满意度评分、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均有显著改善,组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场景式模拟培训可增强ICU培训实效性,护理人员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切实提高职业综合素养,对提升ICU护理工作质量有积极意义。

  • 标签: ICU护理 场景式模拟培训 职业胜任能力 护理满意度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内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在社区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自愿参与急救培训的居民中抽取90名作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急救知识和技能培,并就其培训前、培训后的急救知识掌握率以及技能实践能力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①本组社区居民培训前的急救知识掌握率是28.89%,与培训后的急救知识掌握率97.78%相比较低(P<0.05);②本组社区居民培训前的急救知识掌握率是13.33%,与培训后的急救知识掌握率92.22%相比较低(P<0.05)。结论社区内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效果肯定,可有效提升社区居民对于急救知识的掌握率,并增强其急救技能实践能力,值得借鉴。

  • 标签: 社区 急救知识 技能培训
  • 作者: 李铁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18-12-22
  • 出处:《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8年第14期
  • 机构:新护士是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为使新入职护士能够尽快适应护士角色及服务性强的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满意的优质护理报务。因此,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至关重要[1]。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是指完成医学院校基础教育后,进入医疗机构接受规范的护理专业化培训,能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是护理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环节[2]。2016年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的通知[3],提出“各医疗机构要规范开展新入职护士的培训工作,建立新入职护士培训制度,要切实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和临床护理服务能力”。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已成为我国医院护理管理者的工作重点,探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方法,本文对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现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做好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提供理论支持,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模拟演练,提高急诊科低年资护士抢救综合能力的方法。方法2015年5月-2017年12月,针对15名低年资护士采用模拟演练教学法,培训护士的急诊急救及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结果低年资护士通过演练能够灵活掌握急救处理程序,熟练掌握抢救药品及仪器的使用方法,对危重症病情评估能力、抢救配合能力及自我防护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急救模拟演练有利于提高急诊科低年资护士急救综合能力。

  • 标签: 急诊急救 模拟演练 低年资护士 培训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护理人员分层培训的现状和进展,具体为培训的内容和对临床的意义,之后对我国分层培训对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 标签: 分层培训 护士 岗位胜任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在护士层级培训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名规范化培训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层级培训方法,观察组是在层级培训基础上实施目标管理,比较两组的培训成绩差异。结果接受实施目标管理的层级培训后的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成绩比接受常规层级培训方法的护士高,两组护士的培训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护士层级培训之中运用目标管理,可以产生一定的导向作用,将护士学习的参与性及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使护士分层级培训工作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提高了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水平。

  • 标签: 目标管理 护士 层级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士科内业务学习培训中微信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在职的86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设为实验组,应用微信平台开展护士科内业务学习培训,另选取我院2015年在职的86名护士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开展护士科内业务学习培训,对比两种培训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护士的考核成绩,实验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与操作考核成绩都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护士的培训满意度是80.2%,实验组护士的培训满意度是95.3%,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士科内业务学习培训中微信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与操作考核成绩及其对培训模式的满意度评价,值得推行与应用。

  • 标签: 护士 科内业务学习 培训 微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在正畸科轮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正畸科轮科的护士26名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将轮科护士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轮科护士在第1周由护士长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按轮科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实施培训。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通过两组轮科护士的培训效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护士病情观察认真满意度得分、专业操作技能熟练得分、沟通技巧应用适当得分、应急协调得当得分、配合默契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在正畸科轮科护士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轮科护士的各方面能力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正畸科 轮科护士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预防重症脑卒中患者误吸的集束化干预护理培训效果。方法选择ICU护理人员(40名),纳入时间2016年7月-2017年7月,同期选择重症脑卒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ICU护理人员针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误吸高危因素进行集束化干预护理培训。分析护理人员培训前后的护理理论水平得分、患者误吸发生率。结果护理人员培训之后的护理理论水平得分比培训前得分更高,P<0.05,差异显著;护理人员培训之后患者的误吸发生率比培训之前更低,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ICU护理人员针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误吸高危因素进行集束化干预护理培训,能够降低患者误吸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

  • 标签: 重症脑卒中 误吸 集束化干预 护理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柯氏模型来评价规范化培训对新护士的理论知识、行为态度上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入职的138名新护士进行跟踪调查,基于柯氏模型,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4个层面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与影响研究。结果新护士在满意度上评分均分为4,比较满意;培训后理论成绩为76.11±7.48分,与未培训成绩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行为层的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评分高于刚参加培训者,部分能力评分高于传统培训的新护士,评分间有显著差异(p<0.05);培训参与者对规培的认可度在85%以上。结果层不良事件发生率减低43%。表扬信数量增35%,优秀事件数量增长。结论规范化培训能全面提高新护士的岗位胜任力,有利于整体护理、优质护理目标的实现。

  • 标签: 规范化培训 柯氏模型 岗位胜任力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