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能级进阶模式下的儿科护士分层次培训管理实践的效果.方法通过调研儿科护士培训需求,制订各级护士培训手册,健全在职教育课程设置,实施临床专业能力评价,完善临床专业能力进阶审核程序.结果培训后护士的技术操作、护理理论和急救技能考核成绩均提高、全院护理质量及患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提高(P<0.01或P<0.05).结论能级进阶模式下的儿科护士分层次培训有助于儿科护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优化.

  • 标签: 能级进阶模式 分层次培训 管理
  • 简介:目的评价实施层级进阶管理模式在护理人员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护理人员层级结构制订不同的培训计划、进阶标准、各层级护理岗位职责、绩效分配和岗位设置比例,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实践能力和满意度。结果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提高(P〈0.05);护理人员的实践能力和护理人员各个维度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O1或P〈0.05),但压力感知与实施前无差异(P〉0.05)。结论实施层级进阶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人员的实践能力和满意度、激发护理人员的潜能、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护理人员 层级进阶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能级进阶培训需求模型的模块化分级培训策略在提升预检分诊护士核心能力中的效果。方法:在2022年6月份至12月份实施基于能级进阶培训需求模型的模块化分级培训策略,对比培训前后护士核心能力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培训后护士核心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培训前,不良事件中患者医生投诉率、预检分诊差错率都低于培训前(P<0.05)。结论:基于能级进阶培训需求模型的模块化分级培训策略可以明显提升预检分诊护士的核心能力。

  • 标签: 模块化分级培训策略 预检分诊 护士核心能力
  • 简介:目的探讨培训培训模式在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护理骨干32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进行培训,选取2016年护理骨干32名为实验组,采用改良的培训培训模式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分别对2015年及2016年的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比较2组培训者和被培训者的操作技能水平。结果实验组操作技能水平好于对照组,2016年低年资护士操作技能水平也好于2015年组。结论通过实施改良的培训培训,使培训者的行为修养、带教师资能力得到提升,被培训的低年资护士护理操作技能得到巩固和提高,达到规范化、同质化,确保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的规范化落实。

  • 标签: 改良 培训者培训 护理操作技能 规范化 同质化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培训培训( TTT)模式在内科伤口治疗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方法 由内科 2名取得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认证的造口治疗师担任教育者,设计 28周的伤口造口培训课程,运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对 29名培训者(内科伤口联络员)进行培训。再由培训者对其所在科室的护士 进行二次培训。结果 对培训前后培训者伤口相关理论知识和培训能力进行评价,抽查内科各层级护士,评价二次培训前后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以上指标在培训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1)。结论 运用 TTT培训模式对内科护士进行伤口造口等知识的培训,为内科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伤口联络员,更好的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护理服务。并且能够提高临床护士对伤口造口知识等专业综合素质能力。

  • 标签: 培训者培训 在职培训 伤口造口护理 内科护士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构建规范化培训护士人文素养培训模式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67名规培护士归入至对照组,将73名规培护士归入至观察组,研究时间为2022年4月-2023年3月,对照组护士应用传统护士人文素养强化培训模式,观察组护士应用多元化护士人文素养培训强化模式,比较两组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结果:观察组护士人文执业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两组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规范化培训 护士人文素养 培训模式 人文执业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急诊科中护理培训模式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在医院急诊科中选择50名就诊的患者,以护理方式为基准将这些患者分到两个小组中,每个小组中均含有25名患者,一组患者是采用普通的护理方式来进行临床护理,另一组患者则是结合护理培训的新模式来完成护理,两组患者被命名为普通组与新模式组。医护人员需要根据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个人情况以及患者身体的恢复情况来判断不同护理方式所产生的效果。结果:新模式组患者的整体情况均优于普通组,且两组患者的结果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对比性。结论:在进行急诊科患者护理的时候,护理培训模式的结合具有较强的价值,可以在后续的临床上继续使用。

  • 标签: 急诊护理 护理培训 护理教育 新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位一体培训模式在护生岗前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以2019年2月-2020年2月行常规培训的50名护士为对照组,以2020年3月-2021年3月习三位一体培训模式的50名护士为观察组,对两个阶段护士岗前培训的教学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以及实践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位一体培训模式在护生岗前培训中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在培训的过程中,护士的基本技能以及理论知识得分更高,培训的效果更好。

  • 标签: 三位一体 培训模式 护生岗前培训
  • 简介:目的探讨多专业协作的主题式培训模式在新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134名新护士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8月-2015年4月133名新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制定多专业协作的主题式培训方案对新护士实施培训。比较2组新护士的考核成绩、综合能力和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和综合能力好于对照组,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多专业协作的主题式培训模式可有效激发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提升其岗位胜任力。

  • 标签: 协作 护理人员 分层无意识 主题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1+2+n”的培训模式在临床护理操作培训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以护理部为中心,分三个有效层级,采用医护合作培训方式,对不同类型护士进行不同操作的培训。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均有明显提升,并通过自制问卷调查培训效果。医生对护理培训能力的提升满意度可达到98%,护士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达到97%。结论:运用“1+2+n”的培训模式在临床护理操作培训中可以提高护士专业知识的掌握率,提高临床操作能力,增加医护配合的紧密度。

  • 标签: 护士培训 医护合作培训 分层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实施眼科专业护士培训的具体方法和实践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作为参照阶段,期间实施常规护士培训教育模式;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作为实验阶段,利用眼科专业护士培训教育模式,两个阶段护理工作者固定为20名,对比分析眼科专业护士工作者不同阶段的考核成绩。结果:实验阶段眼科专业护士工作者的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相较于参照组阶段眼科专业护士工作者的成绩明显较高,组间对比P<0.05,证明差异性存在。结论:通过推行眼科专业护士培训方式,有利于强化眼科专业护士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与实践操作水平,有着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 标签: 眼科专科护士 培训模式 实践效果
  • 简介:国际护士协会(ICN)将护士核心能力定义为“护士为提供安全及合乎伦理准则的护理服务所要求的特别知识、技巧、判断力和个人特质。ICU护士需要有高水平的资格和能力。

  • 标签: ICU护士 核心能力 培训模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痴呆居家照护需求的培训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2020年9-12月本院门诊就诊与医院下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首次诊断为痴呆(符合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医疗护理双路径一体化培训模式联合标准化病人(SP)培训在骨科专科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8名骨科年轻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名,提供同等的培训内容,对照组实行师带徒模式辅以专科理论授课模式,观察组实行医疗护理一体化带教SP情景再现专科培训培训开始前后进行专科实践能力考核。[结果]两组专科辅助检查的解读能力、临床问题的分析、病情预判能力、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及专题报告内容的深度及广度等方面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护士对培训效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护理双路径一体化培训模式联合SP实景培训可提高年轻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效果优于师带徒模式辅以专科理论授课模式

  • 标签: 培训模式 医疗护理双路径 标准化病人 骨科 临床实践能力 护士
  • 简介:目的应用CIPP模式了解并改进现阶段护理实践技能操作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并进行政进。方法采用自行设计《护理操作技能评分表》对2011年4月至6月在某护理学院实训中心进行集中轮回操作训练的280名护生进行考核,同时对教师进行访谈。结果CIPP模式能够发现护理实践技能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结论应用CIPP模式对护理实践技能操作成绩进行评价,为制订教学计划与内容提供建议,有利于护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培养合格护理人员。

  • 标签: CIPP模式 护理实践技能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试图探讨HAL结合TSP实践教学模式在规范化培训护士急救知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护理急救知识培训的36例规范化培训护士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比较分析规范化培训护士在培训前后的急救理论知识得分与实操得分,探究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1)培训前后的急救理论知识得分:培训后规范化培训护士对心肺脑复苏术,海姆立克,除颤技术,心电监护,血气分析等急救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均高于培训前,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2)培训前后急救实操得分:培训后规范化培训护士心肺脑复苏术,海姆立克,除颤技术,心电监护、动脉血气采集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AL结合TSP实践教学模式在规范化培训护士急救知识培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种教学模式能够针对护士的实际需求和特点,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培训内容,有助于提高护士的急救素养和应对急救情况的能力。因此,建议在实施护士急救知识培训时,积极探索和应用HAL结合TSP实践教学模式,以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

  • 标签: HAL结合TSP实践教学模式 规范化培训护士 急救知识培训
  • 简介:为满足护理工作需要,使护士与床位比达到国家规定要求,进入医院的临床新护士逐年增加,但大多法律意识薄弱、主动服务观念不强、与病人沟通能力差、临床经验不足、自我防护意识不足等,与当今对护理工作的高要求相矛盾。为完成从学生到临床护士的角色转变,尽快适应护理工作,保证医疗护理安全[1]。2012年我科采用专科岗前集中培训结合临床带教模式,对新护士的传统带教模式进行了改革,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护士培训 带教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并了解其实践效果,为老年专科护士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参加广东省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班的42名学员,采用分阶段的教学模式,第1阶段为理论学习1个月,临床实习2个月;第2阶段学员选取1个专题或个案回原单位完成临床实践研究,时间9个月,两个阶段学习结束后均进行考核,第1个阶段结束后调查学员对理论课程与实习安排的反馈情况。结果42名学员对理论课程安排满意度为91.6%;实习安排满意度为92.9%。42名学员实习的两个阶段考核成绩均在85分以上。在学习期间,学员获得4项市级科研立项,3项市级专利,发表论文9篇。结论在老年专科护士培训中,采用系统规范的分阶段培训模式,其培训内容和形式得到学员的认可,此模式是可行的和有效的,值得在今后专科护士的培训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专科护士 老年护理 培训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工作坊模式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根据低年资护士的培训需求制订工作坊的内容,采用示范—练习-考核的工作坊模式对19名低年资(毕业后1~3年)护士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及技能水平的差异。结果培训后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及技能水平均得到提高,培训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工作坊模式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有效地提高低年资护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共同参与性,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和技能水平。

  • 标签: 工作坊 低年资护士 护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