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血吸虫的免疫学检验方法。方法选取我站收治的血吸虫患者6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30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检验方法,观察组应用环卵沉淀试验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检出28例,检出率为93.33%(28/30),常规组检出21例,检出率为70.0%(21/30),观察组显著高于常规组,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吸虫的免疫检验方法中,环卵沉淀试验方法比常规检验方法的检出效率更高,且能对血吸虫进行准确的诊断,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血吸虫病 免疫学检验 环卵沉淀试验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巨脾型晚期血吸虫患者健康教育路径对其健康知识掌握度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站就诊的巨脾型晚期血吸虫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路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高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1%,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3%,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巨脾型晚期血吸虫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的健康宣教效果较好,可促进康复,增加健康知识掌握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 健康知识掌握度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站收治的100例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钠恢复正常时间及腹水消退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血吸虫 肝硬化 并发症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缺血性心肌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运用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4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缺血性心肌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结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结合谷维素治疗,对两组患者心脏各项指标以及运动耐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脏各指标与运动耐量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SD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LVEDD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LVEF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运动耐量情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缺血性心肌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心脏各项指标以及运动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曲美他嗪 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52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肺心病治疗基础上应用硝酸脂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后,研究组的心悸、心绞痛、呼吸困难、心梗、缺血性ST-T改变、电轴左偏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肺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应在单纯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应用硝酸脂类药物实现综合性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临床实践意义深远。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糖尿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糖尿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对比分析,所选患者全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产生并发症的几率,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凝血、低血压、体温升高、高血压以及失衡综合征并发症的出现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糖尿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其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期间,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几率,保证治疗方式的安全和有效,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慢性病防控人员对慢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参与慢性疾病防控的人员进行统计,通过调查表方式对65例防控人员慢性知识的知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所有防控人员的健康知识认知人数为48人,知晓率为73.85%;高血压知识认知人数为58人,认知率为89.23%;糖尿知识认知人数为49人,认知率为75.38%。不同的机构、专业、学历、职称和工作时间之间对健康知识、糖尿和高血压知识认知率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防控人员对慢性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不够理想,可通过开设专业训练和各部门相互合作的方式来改善该现象,从而增强基层慢性疾病的预防效果。

  • 标签: 基层慢性病 防控人员 知识 知晓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脏(CKD)病人钙磷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74例非透析治疗的慢性肾病病患者,按照K/DORI指南将之分期,对不同分析患者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素进行测定,同时检测患者心功能。结果不同分期的CKD患者血钙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随着分期升高,患者血磷、甲状旁腺素水平、收缩功能异常、舒张功能异常、心肌肥厚发生率、IVST、LVPWT、LVDd均逐渐升高,经相关性分析,血磷、甲状旁腺素和心脏结构为正相关。结论慢性肾脏(CKD)病人血磷水平、甲状旁腺素和心脏结构有一定相关性,可根据两指标预测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钙磷代谢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旁腺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肾脏继发性甲旁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行甲状旁腺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慢性肾脏继发性甲旁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治疗、随访情况,并对比手术前后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钙及磷水平。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共消融增生甲状旁腺腺体57枚,平均每枚消融(5.13±2.74)min,术后无严重、明显并发症发生,其中出现声音嘶哑3例,体温升高5例,经对症处理后均显著好转,随访3个月,无病情复发病例;本组患者手术后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钙水平、磷水平较手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旁腺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肾脏继发性甲旁亢的疗效显著,创伤性较小、安全性较高,有效降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缓解钙、磷代谢紊乱,对于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继发性甲旁亢 甲状旁腺射频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7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按接受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6例。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45%,常规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6.11%,结果显示实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的临床疗效显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化了患者心功能,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的一种理想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中西医结合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SA接入治疗晚期肿瘤病人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晚期肿瘤病人40例,对其进行DSA介入治疗,包括24例肝癌患者,有22例使用多种不同化疗药物治疗。总结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有24例肝癌病人,10例胃癌病人,6例直肠癌病人,治疗总有效率为90%,本次治疗中有2例弥漫性肝癌病人和2例胃癌病人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对于无法手术的晚期肿瘤病人使用就DSA介入治疗能够明显控制肿瘤生长,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对于手术后的晚期肿瘤病人进行DSA辅助治疗,能够在减少化疗药物副反应的情况下,提高治疗效果,因此,DSA治疗晚期肿瘤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DSA介入治疗 晚期肿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分层应用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的意义及价值。方法接受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的晚期肺腺癌患者140例,根据患者是否行EGFR基因检测分为基因检测组70例(均为EGFR突变患者)和非基因检测组70例,口服吉非替尼250mg,每日1次,或厄洛替尼15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性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比较2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基因检测组组mPFS为13.0个月,非基因检测组mPFS为5.0个月,两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检测组CR2例,PR36例,SD26例,PD6例,ORR54.29%,DCR91.43%。非基因检测组CR1例,PR10例,SD11例,PD48例,ORR15.71%,DCR31.43%。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在一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使用是安全的,但只有选择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治疗的临床获益才能提高。

  • 标签: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厄洛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晚期乳腺癌患者动态观察治疗及护理体会,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更好的做好护理工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诸多要点进行分析,探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要点。结果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在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均顺利完成了化疗。未出现严重的睡眠障碍、情绪障碍、肩关节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尽早尽快对晚期乳腺癌患者实施有效治疗,给予精心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周期,降低死亡率。

  • 标签: 晚期乳腺癌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目的研究分析疤痕子宫孕妇晚期妊娠阴道分娩临床结局。方法本次研究对我科室在2014年——2016年收治的疤痕子宫晚期妊娠阴道分娩的患者12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详细记录孕妇分娩结局以及生产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等情况。结果126例产妇中,其中45例进行阴道试产,占35.71%;81例进行选择性剖宫产,占64.29%。阴道试产成功组与选择性剖宫产组产妇年龄、孕周、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阴道试产成功组产妇分娩出血量明显低于选择性剖宫产组,分娩时间较选择性剖宫产组较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疤痕子宫的患者晚期妊娠可以实施阴道分娩,但是应严格检查产妇的各项指征,首先尊重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自愿且符合阴道分娩指征的,在医院抢救设施充足的情况下可进行阴道试产。

  • 标签: 疤痕子宫 阴道分娩 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晚期肝癌。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优质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为7.69%低于常规组15.38%(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总满意率方面,研究组98.28%高于常规组81.03%(P<0.05)。结论对晚期肝癌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能对病痛、睡眠质量和焦虑等情绪的问题进行良好的解决,并且可以根据心理问题进行正面的疏导和安慰,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让其感知到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生活质量 晚期肝癌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碳酸锉锂合用抗精神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治疗作用。方法对我院17例有攻击行为的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有抗精神药的基础上加用碳酸锂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在开始治疗前及治疗第6w末用BPRS,MOAS进行评定。结果(1)治疗前后BPRS各因子分比较,无显著差异。(2)治疗后MOAS评分降低,治疗前后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碳酸锂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攻击行为安全有效。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碳酸锂 抗精神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替曲塞在晚期结肠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常规组。常规组(35例)接受常规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LV)和奥沙利铂化疗,研究组(35例)接受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所有患者同时均接受放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分布与常规组数据经秩和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有效率远高于后者(P<0.05);研究组心脏损伤和毒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方案,且有效率高,毒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雷替曲塞 晚期结肠癌 临床效果 毒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超声诊断妊娠晚期产科性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晚期产科出血产妇中选取100例,所有研究对象采取仰卧位,应用GELOGIOE9、PHILIPSHD1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检查,频率保持在3.0-5.0MHz。检查时,应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而后重点检查胎盘情况,最后对研究对象的多个切面进行检查。根据检查情况,探究造成产科性出血的主要原因,并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经产后证实,在所有研究对象中,由于轻型胎盘早剥导致妊娠晚期出血的患者共有23例(超声漏诊2例),由于重型胎盘早剥导致出血的患者共有10例(超声漏诊1例),由于边缘性前置胎盘导致出血的患者共有28例(超声漏诊3例),由于部分前置性胎盘导致出血的患者共有27例(超声漏诊2例),由于中央性前置胎盘导致出血的患者共有12例(超声漏诊2例)。超声检查的漏诊率为10.0%。结论通过采取超声检查可以使妊娠晚期产科性出血患者明确判明发病原因,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妊娠晚期 产科性出血 出血原因 超声检查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防治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择连续分娩的268例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其中123例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的晚期早产儿纳入研究组,145例非高胆红素血症的晚期早产儿纳入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筛选出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对两组患儿中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脐血总胆红素≥35μmol/L、胎膜早破、母子血型不合、开奶时间、孕母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出生窒息史为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53-1.965,P<0.05);脐血总胆红素≥35μmol/L、母子血型不合、胎膜早破为晚期早产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46-1.822,P<0.05)。结论早期对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进行有效监测与随访,及时进行合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标签: 晚期早产儿 高胆红素血症 危险因素